-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其轨道可近似认为是圆周轨道,但有研究者提出,地球的质量并非远远大于月球质量,故可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地球与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月地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试计算这种双星系统所计算出的周期T1与一般情况所计算出的周期T2之比.(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正确答案
解: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m,其间距为L,在双星系统中地球与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r,则
在双星系统中,对地球:----①
对月球:----②
其中 R+r=L----③
由①②③得:----④
在一般情况下,对月球:----⑤
则----⑥
由④⑥得:
答:这种双星系统所计算出的周期T1与一般情况所计算出的周期T2之比为.
解析
解: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m,其间距为L,在双星系统中地球与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r,则
在双星系统中,对地球:----①
对月球:----②
其中 R+r=L----③
由①②③得:----④
在一般情况下,对月球:----⑤
则----⑥
由④⑥得:
答:这种双星系统所计算出的周期T1与一般情况所计算出的周期T2之比为.
北京时间2005年11月9日11时33分,欧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探测金星的神秘气候,这是近十年来人类探测器首次探访金星.假设探测器绕金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又已知金星的半径为R,体积为πR3,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条件可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2r,解得:M=
,
密度:ρ==
=
,故AC正确;
故选:AC.
(2015秋•云南校级月考)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已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又迈进了一大步.“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球轨道1和椭圆轨道2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开普勒周期定律公式,轨道的半长轴越大,周期越长,故“嫦娥三号”在环月椭圆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将比在圆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长,故A错误;
B、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上P点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故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解出月球的质量,由于不知道月球的半径,无法知道月球的体积,故无法计算月球的密度,故C错误;
D、在P点,嫦娥三号受的万有引力一定,故加速度一定,故a=,故D正确;
故选:BD
宇宙中两颗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双星间的距离L不断缓慢增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F=G,知万有引力减小,故A正确.
B、双星间的距离L变大,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都变大,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1r1ω2,G
=m2r2ω2,可知m1r1=m2r2,知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
双星间的距离变大,则双星的轨道半径都变大,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角速度变小,周期变大,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1v1ω=m2v2ω,L变大,ω变小,则线速度v变小,故D正确.
故选:AD.
(2015春•邢台校级月考)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其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25×103倍.由于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倍(木星轨道和地球轨道都可近似地看成圆),所以木星上的“一年”比地球上的“一年”大得多.问:
(1)太阳对木星引力是对地球引力的多少倍?
(2)木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
(3)木星上的“一年”是地球上的“一年”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
故=50(倍)
(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故(倍)
(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得:倍
答:(1)太阳对木星引力是对地球引力的50倍;
(2)木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1:25;
(3)木星上的“一年”是地球上的“一年”的5倍.
解析
解:(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
故=50(倍)
(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故(倍)
(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得:倍
答:(1)太阳对木星引力是对地球引力的50倍;
(2)木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1:25;
(3)木星上的“一年”是地球上的“一年”的5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