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4:1,求:
(1)海王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海:g地=______.
(2)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V海:V地=______.
正确答案
1:1
2:1
解析
解:(1)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mg
g=
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4:1,
所以王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海:g地=1:1
(2)设卫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行星的质量为M,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v=
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4:1,
所以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V海:V地=2:1;
故答案为:1:1; 2:1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 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圆周,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 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假设宇航長在飞船上,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竖直平面内俯冲,在最低点附近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宇航员质量是m,飞船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是v;.求:
(1)月球的质量M是多大?
(2)经过最低点时,座位对宇航员的作用力F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1)万有引力提供嫦娥一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嫦娥一号”的质量是m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1
(R+H),
解得:M=;
(2)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mg,
座位的作用力与宇航员受到的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
解得:F=+m
;
答:(1)月球的质量是.
(2)经过最低点时,座位对宇航员的作用力+m
.
解析
解:(1)万有引力提供嫦娥一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嫦娥一号”的质量是m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1
(R+H),
解得:M=;
(2)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mg,
座位的作用力与宇航员受到的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
解得:F=+m
;
答:(1)月球的质量是.
(2)经过最低点时,座位对宇航员的作用力+m
.
已知某兴趣的质量为1×1023,半径为1×106m,G=6.67×10-11N•m2/kg2,则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6.67m/s2
解析
解: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星球的表面,星球的质量为M.
根据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得
mg=
解得:g==
故答案为:6.67m/s2
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便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
g=
研究卫星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
v= ①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mg
GM=gR2②
由①②得: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v=v0
故选B.
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船到行星表面的距离等于行星的半径R,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密度;
(2)宇宙飞船的周期.
正确答案
解:(1)设飞船质量为m,速度为v,圆轨道的半径为r,r=2R
行星附近有:mg=G
得该行星的质量为: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则该行星的密度为:
(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飞船的半径r=2R
得:
答:(1)该行星的密度.
(2)宇宙飞船的周期为.
解析
解:(1)设飞船质量为m,速度为v,圆轨道的半径为r,r=2R
行星附近有:mg=G
得该行星的质量为: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则该行星的密度为:
(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飞船的半径r=2R
得:
答:(1)该行星的密度.
(2)宇宙飞船的周期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