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通过天文观测到某行星的卫星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若把卫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质量为______,密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万有引力做为向心力,因为知道了行星的周期,所以由=m
r,解得:
M=
行星的体积V=πR3
故密度为:
ρ==
故答案为:,
.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
(1)求地球的平均密度ρ;
(2)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假设“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是T,结合题干中所给的已知量,求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离地面的高度h.
正确答案
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M,对于在地面处质量为m的物体有:
mg=G ①
又因为:ρ=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ρ=
(2)设飞船的质量为m′,则:G=m′(
)2(R+h) ③
由①③两式解得:h=-R
答:
(1)地球的平均密度ρ为;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离地面的高度h为-R.
解析
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M,对于在地面处质量为m的物体有:
mg=G ①
又因为:ρ=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ρ=
(2)设飞船的质量为m′,则:G=m′(
)2(R+h) ③
由①③两式解得:h=-R
答:
(1)地球的平均密度ρ为;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离地面的高度h为-R.
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及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设小球平抛初速度为V0,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次平抛:(vt)2+(gt2)2=L2-------①
第二次平抛(2vt)2+(t2)2=(
L)2-------②
联立①和②解:g=----------③
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g---------④
由③④解得:M=;
答:该星球的质量为,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解析
解:设小球平抛初速度为V0,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次平抛:(vt)2+(gt2)2=L2-------①
第二次平抛(2vt)2+(t2)2=(
L)2-------②
联立①和②解:g=----------③
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g---------④
由③④解得:M=;
答:该星球的质量为,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2013年12月14日晚上21点,嫦娥三号探测器稳稳地落在了月球.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0km;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它们的绕地球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于任一绕运行的卫星,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
G=m
=m
=mω2r=ma
则得:v=,T=2π
,ω=
,a=
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越小,而周期越大.
据题知月球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的大,则月球比“天宫一号”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都小,周期比“天宫一号”长.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15秋•如东县期末)位于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P和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v,仅利用以上已知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近地卫星的速度,则有 v=,可知可求出近地卫星的周期.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已知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半径为r,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可以求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周期.
则由公式v=,知可以求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速率.
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周期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由公式a=R,知可以求出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求出万有引力常量;
本题选不能求出的,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