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火星的质量

B“萤火一号”的质量

C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万有引力提供探测器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联立两方程,可求出火星的质量和半径.故A正确.

  B、“萤火一号”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是环绕天体,在计算时被约去,所以无法求出“萤火一号”的质量.故B错误.

  C、因为无法求出“萤火一号”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求出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容易形成双星系统.它们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所得,某双星系统中,两星体中心距离为r,两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

(1)两星体绕共同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为多少?

(2)它们共同的角速度为多少?(引力常量为G)

正确答案

解:(1)两颗恒星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两颗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m1        ①

对m2        ②

故:m1r1=m2r2

r1:r2=m2:m1               ③

(2)由于r1+r2=r,结合③式解得:

r1=                 ④

将④式代入①式,解得:

ω=

答:(1)两星体绕共同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为m2:m1

(2)它们共同的角速度为

解析

解:(1)两颗恒星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两颗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m1        ①

对m2        ②

故:m1r1=m2r2

r1:r2=m2:m1               ③

(2)由于r1+r2=r,结合③式解得:

r1=                 ④

将④式代入①式,解得:

ω=

答:(1)两星体绕共同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为m2:m1

(2)它们共同的角速度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加速度a=随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为90N时,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为______ N,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km.(已知地球半径R=6.4×103 km)

正确答案

10

1.92×104

解析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

解得g′==

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为G′=mg′=10N

根据G=mg得

则卫星此时距地面的高度h=r-R=1.92×104 km

故答案为:10;1.92×104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按照我国月球探测活动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

B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π

C飞船在A点点火变轨的瞬间,动能减小

D飞船在A点的线速度大于在B点的线速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根据得,v=;根据得,v=.故A错误.

B、根据得,T=,根据得,T=2π,故B正确.

C、飞船在A点变轨,做近心运动,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知点火减速,动能减小.故C正确.

D、根据知,v=,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则A点的线速度小于B点的线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太阳系边缘新观测到一个类行星天体,其直径估计在1600公里左右,有可能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太阳的第十大行星,若万有引力常量用G表示,该行星天体的半径用R、质量用m表示,该行星天体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用r表示,太阳的质量用M表示,且把该类行星天体的轨道近似地看作圆,那么该天体运行的公转周期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天体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T=2π

故答案为:2π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常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