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继“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船入轨运行若干圈后成功实施变轨进入圆轨道运行,经过了近5天的运行后,飞船的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顺利降落在预定地点,两名宇航员安全返回祖国的怀抱。
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
正确答案
(1) -R。 (2)
(1)飞船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 T=。…………1分
设飞船做圆运动距地面的高度为h,飞船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了飞船的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而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mg, …………1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h=-R。…………1分
(2)飞船运动的圆轨道的周长 s=2π(R+h),…………1分
动行的速度 v==
, …………1分
解得 v=。 …………1分
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h=342km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R=6.37×103km,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2。试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的公式(用h、R、g表示),然后计算周期T的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5.4×103s
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速度为v,圆轨道的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地面附近
由已知条件 r=R+h
解以上各式得
代入数值,得 T=5.4×103s
行星的平均密度为,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其运行周期为T,试证明
为一常数。
正确答案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则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
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则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
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则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
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
A。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左方是________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
B。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则这颗人造卫星所需的向心力是由_________提供的,人造卫星的运行周期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A.A;2∶5
B.地球;
A、光滑水平面上大小相同A、B 两球在发生碰撞,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PA=-△PB
由于碰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负值,所以右边不可能是A球的,若是A球则动量的增量应该是正值,
因此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所以碰后B球的动量是增加的,为10kg?m/s.
由于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
那么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2:5
故答案为:A,2:5.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处在轨道的圆心处,其向心力只能是由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由G=m
可得:人造卫星的周期T=
;
故答案为:地球;.
(B类题)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的质量为m,他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引力恒量为G,则宇航员在月球上的“重力”为______;月球的密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列出等式:
T=2π
得:g=
则宇航员在月球上的“重力”为m
根据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 ①
月球的密度为ρ= ②
由①②得:ρ=
故答案为:m,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