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1)从反应原理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______(写编号),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______(写编号).

(2)根据表中所列制氯气的实验原理,从图1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

(3)若用表中的实验原理制备NH3,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制备Cl2需用10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为提高配制的精确度,量取浓盐酸的仪器可选用图2的______(填字母);

②配制过程中,除图1所列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填仪器名称).

(5)请从反应原理、条件及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出发,写出能用图1中C发生装置制备的3种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氨气,利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氯气,所以需要氧化剂的是制备氯气,其中氨气是碱性气体化合物,氧气是中性气体单质,氯气是氧化性气体单质;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制备氨气利用的是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③;②;

(2)依据制备气体的试剂状态,反应条件分析判断,固体+液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选择A;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选择B;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装置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的装置选C;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为D;利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加热制氯气选择A,或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不加热反应制氯气,选择D,故答案为:A或D;

(3)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①为提高配制的精确度,量取浓盐酸的仪器可选用酸式滴定管碱性量取,故答案为:C;

②配制过程中,除上图所列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溶解需要的烧杯,配制溶液用到的100ml的容量瓶,溶解和引流用到的玻璃棒,定容用到的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5)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装置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的装置选C,如CO2,H2,H2S,故答案为:CO2,H2,H2S.

解析

解:(1)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氨气,利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氯气,所以需要氧化剂的是制备氯气,其中氨气是碱性气体化合物,氧气是中性气体单质,氯气是氧化性气体单质;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制备氨气利用的是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③;②;

(2)依据制备气体的试剂状态,反应条件分析判断,固体+液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选择A;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选择B;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装置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的装置选C;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为D;利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加热制氯气选择A,或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不加热反应制氯气,选择D,故答案为:A或D;

(3)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①为提高配制的精确度,量取浓盐酸的仪器可选用酸式滴定管碱性量取,故答案为:C;

②配制过程中,除上图所列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溶解需要的烧杯,配制溶液用到的100ml的容量瓶,溶解和引流用到的玻璃棒,定容用到的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5)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装置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的装置选C,如CO2,H2,H2S,故答案为:CO2,H2,H2S.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CaCl2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硝酸,B为铜,C中盛KI-淀粉溶液,则C中溶液变蓝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MnO2与浓盐酸反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需要加热才会生成Cl2,题干中提供的装置没有加热的仪器,所以没有Cl2生成,所以C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醋酸和碳酸钙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因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C中盛CaCl2溶液不反应,不变浑浊,故B错误;

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具有强氧化性,通入KI-淀粉溶液中,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C正确;

D.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试液变红,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不会使石蕊试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硝酸有强氧化性,自身被还原成氮的化合物,所以得不到氢气,故A错误.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得不到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

C.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二氧化硫,故C正确.

D.大理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2)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可以制取(填反应物状况及发生反应是否需要的条件)______气体.

(3)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6.9%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并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请回答有关问题.已知16.9%稀硝酸的密度为1.10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用若用63%的硝酸配制16.9%稀硝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

(4)当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时,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5)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而A装置中的稀硝酸即使换成浓硝酸,也不能生成+6价的铁的化合物,其原因是______

a.HNO3的氧化性比KNO3弱           

b.反应的温度不够

c.HNO3的热稳定性比KNO3差 

d.FeO42-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6)现有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mol/L KSCN溶液、0.2mol/L酸性KMnO4溶液、0.1mol/L KI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A装置烧杯里完全反应后含铁可能的价态,填写表中实验报告:

正确答案

解:(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该装置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用有孔隔板放置固体,所以反应物必须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而反应生成的;

(3)c=mol/L=mol/L=2.95mol/L; 

配制过程中还需要量筒量取浓硝酸,故答案为:2.95mol/L;量筒;

(4)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出现,二氧化氮有毒,属于酸性气体,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吸收NO2

(5)FeO42-属于弱酸根离子,不能和大量氢离子共存,即FeO42-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故选d;

(6)铁离子能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亚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

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铁离子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就说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就说明含有亚铁离子,否则不含亚铁离子,故答案为: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

解析

解:(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该装置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用有孔隔板放置固体,所以反应物必须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而反应生成的;

(3)c=mol/L=mol/L=2.95mol/L; 

配制过程中还需要量筒量取浓硝酸,故答案为:2.95mol/L;量筒;

(4)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出现,二氧化氮有毒,属于酸性气体,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吸收NO2

(5)FeO42-属于弱酸根离子,不能和大量氢离子共存,即FeO42-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故选d;

(6)铁离子能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亚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

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铁离子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就说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就说明含有亚铁离子,否则不含亚铁离子,故答案为: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1)上述气体中,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应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4)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制取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制取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5)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②实验室提供有如下仪器,为完成配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填序号)______

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100mL烧杯H.100mL容量瓶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并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和刻度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正确答案

解:(1)反应③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反应①③为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反应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的转移,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l2;NH3;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反应①为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故选C;反应②为固固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故选B;反应③为固液加热或不加热制取气体,故选A或C,

故答案为:

(3)实验室用H2O2制备氧气,为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如用制备氧气的装置制备氨气,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开用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吸水放热的特点制备氨气,

故答案为: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等);

(4)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制取时应先通入NH3;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5)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8mol/L×0.1L=V×12mol/L,V=0.0667L=66.7mL,

故答案为:66.7;

②用12mol•L-1的盐酸配制8mol•L-1的盐酸100mL,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

故答案为:ACFGH;

③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则不正确的是BC,

故答案为:BC.

解析

解:(1)反应③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反应①③为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反应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的转移,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l2;NH3;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反应①为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故选C;反应②为固固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故选B;反应③为固液加热或不加热制取气体,故选A或C,

故答案为:

(3)实验室用H2O2制备氧气,为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如用制备氧气的装置制备氨气,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开用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吸水放热的特点制备氨气,

故答案为: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等);

(4)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制取时应先通入NH3;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5)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8mol/L×0.1L=V×12mol/L,V=0.0667L=66.7mL,

故答案为:66.7;

②用12mol•L-1的盐酸配制8mol•L-1的盐酸100mL,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

故答案为:ACFGH;

③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则不正确的是BC,

故答案为: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正确答案

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吸收尾气

解析

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生成的氯气密度比水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B为收集装置,C为防止倒吸的装置,可起到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故答案为: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吸收尾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物质性质的探究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可选择的合适试剂______(选填编号).

a.10%的H2SO4溶液   b.80%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

(2)相应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上图中装置下方编号).

(3)实验室若用装置①来制取H2S气体,可选择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选填编号).

a.Na2S固体      b.NaHS固体       c.FeS固体      d.FeS2固体

(4)如何检验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______

(5)若用装置③来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其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实验室里可用浓硫酸和无水酒精反应制取乙烯,除了题中的仪器外,制取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7)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依次选择了装置①、②、④,其中装置②盛有的试剂是______,装置④盛有的试剂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a.10%的H2SO4溶液,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由于SO2气体是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不能选择10%的H2SO4溶液,故a错误;  

b.80%的H2SO4溶液,由于SO2气体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浓硫酸可以降低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  

c.Na2SO3固体,Na2SO3固体易溶于水,保证反应均匀进行,故C正确;   

d.CaSO3固体,由于CaSO3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固体微溶,容易在CaSO3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溶解性和反应的条件有关;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该制取所需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因Na2SO3固体易溶于水,选①无法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和反应的速率,故选⑥,

故答案为:⑥;

(3)装置①的特点,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固体难溶于水,便于控制反应,a.Na2S固体b.NaHS固体都是易溶于水的固体,故不正确,FeS2颗粒虽难溶于水但与酸发生:FeS2+H2SO4=H2S2+FeSO4,H2S2类似于H2O2,易分解,发生H2S2=H2S↑+S↓,显然不及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副产物少,反应快,因此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4)装置①为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或压强增大看体积变化来进行检验.如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看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说明变化装置漏气,反之不漏气,

故答案为: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差无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5)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利用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和水,该反应为SO2+2H2S═3S↓+2H2O,二氧化硫中+4价的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产物中的0价,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实验现象为瓶壁上有淡黄色粉末为S和无色小液滴H2O,

故答案为:瓶壁上有淡黄色粉末和无色小液滴;

(6)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是CH3CH2OHCH2=CH2↑+H2O,需酒精灯加热,需温度计测反应的温度,故答案为:酒精灯、温度计;

(7)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依次选择了装置①、②、④,选择装置①乙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选择装置②盛有饱和NaHCO3溶液,防止醋酸干扰实验,在气态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除去醋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选择装置④盛有苯酚钠溶液,目的是使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现象是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

解析

解:(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a.10%的H2SO4溶液,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由于SO2气体是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不能选择10%的H2SO4溶液,故a错误;  

b.80%的H2SO4溶液,由于SO2气体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浓硫酸可以降低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  

c.Na2SO3固体,Na2SO3固体易溶于水,保证反应均匀进行,故C正确;   

d.CaSO3固体,由于CaSO3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固体微溶,容易在CaSO3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溶解性和反应的条件有关;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该制取所需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因Na2SO3固体易溶于水,选①无法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和反应的速率,故选⑥,

故答案为:⑥;

(3)装置①的特点,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固体难溶于水,便于控制反应,a.Na2S固体b.NaHS固体都是易溶于水的固体,故不正确,FeS2颗粒虽难溶于水但与酸发生:FeS2+H2SO4=H2S2+FeSO4,H2S2类似于H2O2,易分解,发生H2S2=H2S↑+S↓,显然不及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副产物少,反应快,因此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4)装置①为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或压强增大看体积变化来进行检验.如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看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说明变化装置漏气,反之不漏气,

故答案为: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差无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5)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利用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和水,该反应为SO2+2H2S═3S↓+2H2O,二氧化硫中+4价的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产物中的0价,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实验现象为瓶壁上有淡黄色粉末为S和无色小液滴H2O,

故答案为:瓶壁上有淡黄色粉末和无色小液滴;

(6)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是CH3CH2OHCH2=CH2↑+H2O,需酒精灯加热,需温度计测反应的温度,故答案为:酒精灯、温度计;

(7)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依次选择了装置①、②、④,选择装置①乙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选择装置②盛有饱和NaHCO3溶液,防止醋酸干扰实验,在气态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除去醋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选择装置④盛有苯酚钠溶液,目的是使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现象是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实验室中制取少量干燥纯净的气体A,可用如图装置.

说明:Ⅰ中的漏斗为分液漏斗,转动活塞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①若A可以灭火,则A物质是______,D物质是______,Ⅱ的作用是______,E物质是______,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C物质是淡黄色粉末,则不需要Ⅲ装置,A物质是______,B物质是______.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法  D.分液法  E.渗析法  F.蒸馏法  G.过滤法

______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

______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______分离水和酒精.

正确答案

解:(1)若A可以灭火,则A为CO2,通常使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使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HCl,然后使用浓H2SO4干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O2;饱和NaHCO3溶液;除HCl;浓H2SO4;CaCO3+2H+=Ca2++CO2↑+H2O;

②C物质是淡黄色粉末,则B中分液漏斗中盛放的为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故答案为:O2;H2O;2Na2O2+2H2O=4Na++4OH-+O2↑;

(2)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可以通过蒸发结晶法将二者分离,故答案为:C;

②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通过萃取分液法将溴和水分离,故答案为:A;

③分离水和酒精,水和酒精相互溶解,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故答案为:F.

解析

解:(1)若A可以灭火,则A为CO2,通常使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使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HCl,然后使用浓H2SO4干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O2;饱和NaHCO3溶液;除HCl;浓H2SO4;CaCO3+2H+=Ca2++CO2↑+H2O;

②C物质是淡黄色粉末,则B中分液漏斗中盛放的为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故答案为:O2;H2O;2Na2O2+2H2O=4Na++4OH-+O2↑;

(2)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可以通过蒸发结晶法将二者分离,故答案为:C;

②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通过萃取分液法将溴和水分离,故答案为:A;

③分离水和酒精,水和酒精相互溶解,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故答案为:F.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该装置的使用条件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故A错误;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Zn+H2SO4═ZnSO4+H2↑,氢气难溶于水,符合该装置的使用条件,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需要加热,不符合该装置的使用条件,故C错误;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2H2O+O2↑,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双氧水为液态,该装置无法控制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用浓硫酸,

稀硫酸和稀盐酸相比较,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氢气不纯,应用稀硫酸较好,

纯锌和粗锌相比较,粗锌反应较快,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