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天气分布;表格为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4分)

(2)春季是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试分析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分)(答出任两点给4分)

(2)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表土疏松;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6分)(答出任三点给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18°32ˊN,西经72°20ˊW)以西约16km处,震源深度约10km,太子港沦为一片废墟,遇难人数超过10万。这场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材料二:加勒比海地区图(图8)

图8

(1)试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此次海地大地震的主要原因。(2分)

(2)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2分)

(3)此次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4)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  )    

A、5级以下地震     B、3级以上地震   C、5级以上地震         D、3级至5级地震

(5)要为评估灾情、抗震救灾、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影像资料),优先选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是(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正确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2 分)

(2)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答中其中一点得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的情况给分)

(3)震级大,震源浅,释放能量巨大;(2 分)震中位于人口稠密的首都附近地区;(1分)经济贫困,房屋质量差,抗震能力低;(1 分)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和缺乏得力的救灾措施。(1分)

(4)C(1分)(5)C(1 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0年第3号台风于北京时间2010年7月22日13时45分,在广东吴川登陆。受“灿都”减弱后的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23日晚上到24 日白天,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1)当7月23日8时时,雷州半岛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广东和广西两个省区受灾程度的大小,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北风(偏北风)

(2)广东省受灾程度较大,由于台风是在广东省登陆,随着台风的登陆,风力和降水强度加强,造成的危害加大,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受灾程度较大。

(3)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做好预防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喷发。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材料三: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

(1)默拉皮火山喷发时,火山灰最有可能吹向________方向。

(2)地震除了引发海啸灾害外,还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

(3)试分析印尼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你会从哪些方面做好预防海啸灾害的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东南

(2)滑坡(泥石流)

(3)印尼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该区域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地质活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4)要注意是否有海啸前兆;若在海上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应准备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图为某季节孟加拉湾风暴潮爆发情况图。

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3分)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3分)

(3)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3分)

(4)我们海南沿海也常受风暴潮影响,其风暴潮属            ________         类型,空间分布特点为          ,如何做好风暴潮的防御?(3分)

正确答案

(1)北半球夏季(5—10月)。(1分)此时飓风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2分)

(2)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答出任1点得1分,共3分)

(3)危害:①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②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③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④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答出任1点得1分,共3分)

(4)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1分)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1分)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答出任1点得1分,共3分)

(1)飓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孟加拉湾位于北半球,夏季(5—10月)气流上升较快。孟加拉湾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

(2)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3)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①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②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③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④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

(4)海南位于太平洋海域,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台风的发源地,属于台风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受台风源地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普降特大暴雪,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概括图中自然灾害类型。(2分)

(2)该地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3)任选该地一种自然灾害,说出应采取防灾减灾的措施。(3分)

正确答案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略。

(3)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8和表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1  2010年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和玉树地震对比

地震

发生时间

(当地区时)

震级

(里氏)

震源深度

(km)

死亡人数

(人)

海地地震

1月12时16时53分

7.3

10

约30万

智利地震

2月27日03时34分

8.8

33

约700

玉树地震

4月14日07时49分

7.1

33

约2100

(1)指出三次地震所在的自然灾害带。(2分)

(2)分析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低,但死亡人数多的主要原因。(2分)

(3)简述玉树地震诱发滑坡的机制。(3分)

(4)说出各国政府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对策。(3分)

正确答案

(1)环太平洋在还带;北纬环球灾害带。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源深度浅;人口密度大(抗震设施差)。

(3)位于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震造成岩体破碎,破坏原有山体的平衡。

(4)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救灾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加强减灾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放在、减灾的宣传教育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淮河流域的干支流水系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成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支流众多,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少而短,南北不对称。

(2)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暴雨多;地势低洼,河流排水不畅;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人海,泥沙淤塞河道;淮河人海口少。

(3)技术上,通过卫星监测,及时预报暴雨的发生和水情状况;生物措施上,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工程措施上,修建水库蓄洪,开挖新的人海口泄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1)——(2)题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

    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在地区II内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

    区Ⅳ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不定项选择)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___,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

    排水通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即可)

(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截止12日8时,石家庄市降水量已达92.1毫米,积雪深度约为55厘米,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能表示本次大雪成因的天气系统是

[     ]

    A、A

    B、B

    C、C

    D、D

(2)简述针对本次雪灾北方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评价本次北方大雪天气的利与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加强公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

    化工作;加固临时搭建物,防止被积雪压垮。

(3)利:有效补充灌区冬灌用水,利于冬灌后土壤水分的保存;有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和顺利越冬;提

    高了空气湿度,使森林火险等级降低。弊:因降雪持续时间较长、降雪量大,导致路面湿滑,且气温

    较低、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部分地区出现积雪,毁坏了基础设施;使农作物、

    部分园林花卉及林木遭受冻害;剧烈降温导致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多发等。(利与弊要点不少于2点,

    答5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和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从南至北依次为__________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

(2)从干旱季节分布看,春旱常出现在__________平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伏旱常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________,形成沙尘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珠江;黄淮海(华北)

(2)黄淮海(华北);气温回升快、蒸发快,同时夏季风还没到;受副高控制

(3)受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变化易造成水旱灾害

(4)黄淮海平原;春季气温高,蒸发快,土壤干燥,同时靠近冷高压,风力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

    草

(5)第一: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第二:在黄河中上游(或黄

    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第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水通道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为某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资料图,图乙为该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台风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答对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防灾与减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