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左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右图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所列国家中,1990年,我国石油进口地区中比重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在国内应采取哪些措施?

(3)右图中,乙烯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与华东地区不同,华北地区乙烯生产比重大的因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东南亚

(2)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华东、华北   原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正确答案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4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2分)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此题注意题干的提醒“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图示区域为湖南的湘西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得出:前煤炭时期与煤炭时期的分界线约     年左右。

(2)前煤炭时期又称为“       时代”。

(3)后煤炭时期又称为“       时代”。

(4)从长远看,能源结构将以       能源为主,转向      能源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然                            为主。

正确答案

(1) 1880  

(2)木柴

(3)石油

(4)传统矿物能源  可再生或更新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本题考查自然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关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第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于9月15日20时生成,16日11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17日18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16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9时前后在台湾花莲附近沿海登陆,20日7时在福建漳浦沿海再次登陆(如图)。据中新社漳州9月21日报道,受强台风“凡亚比”登陆的影响,福建漳州两天来持续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辖区内部分房屋倒塌、水产养殖设施被毁、农作物受淹、基础设施损毁,受灾人口52.3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台风为什么多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大洋西部洋面上?(6分)

(2)结合福建省的自然地理特点,简述由台风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有哪些?(6分)

(3)在台风多发季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8分)

正确答案

(1)夏秋季节,太阳直射热带或副热带,海水温度高,蒸发强烈,大气温度高且水汽充足,形成不稳定大气层。在近地面形成强烈低气压,在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强烈深厚的低气压涡旋。而副热带大洋西部有暖流流经,水温更高;同时盛行信风也促使台风向西迁移。(6分)

(2)气象灾害:狂风、暴雨;(2分)水文灾害:风暴潮、洪涝;(2分)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2分)

(3)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高速高效;营造沿海防护林、开展山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抗灾能力;修筑防波堤、排水渠等,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做好台风过境的防灾、减灾准备;对台风中心路经地带的居民进行紧急疏散,尽力减少人员伤亡;积极进行灾后的救援和救助,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8分)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其形成主要从洋面温度、地转偏向力和强烈的大气上升运动等方面分析。(2)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多山地、丘陵;故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形成风暴潮和洪涝灾害,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等。(3)台风的防御措施主要从气象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上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矿产资源属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_国家。

小题2: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城市的钢铁工业受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4:磷矿的消费利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为(   )

小题5: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对资源____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的________问题。

正确答案

小题1:非可再生 有限 发达

小题1:消费增长率高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较快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合理开采,提高利用率 耗竭时间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发达国家消费量占绝大多数。消费增长率高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较快。宝山钢铁是市场型,本地区铁矿石少,受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影响大。磷矿容易带来赤潮。要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开采,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延长资源的耗竭时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低 中 高,强

中 弱,小 中 大,单一 中等 多样化,低

中 高

(2)图示说明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减小,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减小。

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小,利用率低;在科学技术发达的近现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大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小,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频次>30的地区有哪些?(3分)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3分)

(3)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干旱一般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3分)

(2)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不稳定(3分)

(3)北方的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北方多春时)春季(1分),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1分) 南方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南方多伏旱)(1分)。夏季,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加之夏季太阳辐射强,高温少雨,易形成伏旱(1分)

试题分析:(1)直接读图即可。(2)季风区的干旱多发主要从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大角度分析。(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干旱形成可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推移的影响分析。并结合降水量、蒸发量和用水量等因素分析其干旱的形成季节。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规律和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属于常规考点,掌握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分)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12分)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填序号12分)

正确答案

(1)北多南少(2分)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6分)

(2)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12分)

(3) 如图(12分)

C  D

A  B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 。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文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蛳——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白成一派”的地理原因。(6分)

(2)在南岭区域境内旅游一般出行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①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品种多,山区有可供人们享用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②河湖多,高山泉水多,水量大,有水生动植物;③无工业污染,纯天然食材;④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烹饪手法质朴天然自成一派。(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汽车;(2分)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公路建设投资省,建设难度小;(2分)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更强,符合游从速、游从悠的特征。(2分)

试题分析:

(1)联系影响南岭形成独特美食的因素分析原因。从气候分析,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山区生长着可供人们享用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从水源分析,河湖多,高山泉水多,水量大,有水生动植物供食用;从食材质量分析,无工业污染,纯天然食材,深受人们欢迎;从烹饪技术分析,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烹饪手法质朴天然自成一派,新鲜与众不同。

(2)图示区域多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水流速度大,航行条件差,修建铁路造价高,而公路建设投资省,建设难度小,另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更强,这是其它交通方式不具有的,并且旅游资源丰富,公路符合游从速、游从悠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将不断地拓展。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故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

下一知识点 :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