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55%

15%

70%

发生了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解析

解:(1)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Aa%=55%+×(60%×)=70%.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30%=35%,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

(1)突变和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55%    15%   70%      发生了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选择使抗药性个体增多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D、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ABD错误;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个体增多,C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常统称为突变

B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地理隔离

D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保持永久的稳定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常统称为突变,A错误;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B正确;

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

D、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保持永久的稳定,D错误.

故选:A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进化,B错误;

C、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

D、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造成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是同一种虎,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种群基因库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种群数量足够大,可以减少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出现较大的差异就会产生生殖隔离,B正确;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使其生存或淘汰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正确;

D、种群数量足够大,可以减少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关于影响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改变

B基因突变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染色体数目变异不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因此环境条件稳定所时,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A错误;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变异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

D、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

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受温度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引起的变异是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C错误;

D、自然选择通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则b的频率为10%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物多样性与共同进化无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A正确;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只有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B正确;

C、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则bb个体占1%,故b的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1%+×18%=10%,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C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通过地理隔离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通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植物能够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三倍体植物可以由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获得,也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正确;

B、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是逐步进化而来,故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B正确;

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AB.

下一知识点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