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料:
(1)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是机加工(包括设缶调整作业、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车间管理作业),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组装成为产成品。。该厂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本步骤的50%,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企业不设半成品库,一车间完工半成品直接交由二车间组装。各车间7月份有关产品产量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件
产品 月初在产品 本月完工 月末在产品
一车间-A 300 600 200
一车间-B 200 400 200
二车间-A 100 600 100
二车间-B 150 350 200
(2)该企业目前只在第一车间即机加工试行作业成本法,该车间只生产A和B两种产品。机加工车间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及成本动因:
作业 作业动因
设备调整作业 调整次数
加工作业 机器工时
检验作业 检验次数
车间管理工作 分摊的办法,按照承受能力原则,以各种产品生产所占用面积为分配基础
根据一车间材料分配表,2009年7月一车间A产品领用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72000元,B产品领用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38000元;由于一车间实行的是计时工资,人工成本属于间接成本,并已将人工成本全部分配到各有关作业中,所以没有直接人工成本发生。 根据一车间工薪分配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燃料和动力分配表、材料分配表及其他间接费用的原始凭证等将当期发生的费用登记到“作业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项目 根据有关凭证记录的费用发生额
职工薪酬 折旧 动力费 水电费 机物料消耗 合计
设备调整作业 5000 20000 4500 6400 8000 43900
加工作业 25720 68000 96000 48000 32000 269720
检验作业 6000 24000 5400 7650 9600 52650
车间管理作业 7174 30000 6750 9600 12652 66176
合计 43894 142000 112650 71650 62252 432446
一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的实际耗用作业量如下:
作业动因 A B 合计
调整次数 6 10 16
机器工时 16000 6000 22000
检验次数 56 34 90
经营占用面积 16000 12160 28160
(3)2009年7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表:

单位:元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一车间-A 28000 32017.5 60017.5
一车间-B 102000 25536.5 127536.5

单位:元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余额 A产品 14000 9200 7500
B产品 24500 12590 22410
本月发生额 A产品 35000 64000
B产品 64360 56340
要求:回答以下几问:
1.按预算作业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并采用调整法分配作业成本差异,计算一车间A、B产品应分配的调整后作业成本,并编制调整差异的会计分录,要求写明二级明细科目。预算作业分配率的有关资料如下:
作业 设备调整作业分配率 加工作业分配率 检验作业分配率 车间管理作业分配率
数额 2700 13 600 2


正确答案


单位:元
A分配成本 B分配成本 合计
设备调整作业 2700×6=16200 2700×10=27000 43200
加工作业 13×16000=208000 13×6000=78000 286000
检验作业 600×56=33600 600×34=20400 54000
车间管理作业 2×16000=32000 2×12160=24320 56320
合计 289800 149720 439520
设备调整作业差异分配率=(43900-43200)/43200=700/43200
A分配差异=16200×7/432=262.5(元)
B分配差异=27000×7/432=437.5(元)
加工作业差异分配率=(269720-286000)/286000=-16280/286000
A分配差异=208000×(-16280/286000)=-11840(元)
B分配差异=78000×(-16280/286000)=-4440(元)
检验作业差异分配率=(52650-54000)/54000=-1350/54000
A分配差异=33600×(-1350/54000)=-840(元)
B分配差异=20400×(-1350/54000)=-510(元)
车间管理作业差异分配率=(66176-56320)/56320=9856/56320
A分配差异=32000×(9856/56320)=5600(元)
B分配差异=24320×(9856/56320)=4256(元)
A产品作业成本调整额=262.5-11840-840+5600=-6817.5(元)
B产品作业成本调整额=437.5-4440-510+4256=-256.5(元)
A产品调整后的作业成本=289800-6817.5=282982.5(元)
B产品调整后的作业成本=149720-256.5=149463.5(元)
借:生产成本―A 6817.5
―B 256.5
贷:作业成本―设备调整作业 700
―加工作业 -16280
―检验作业 -1350
―车间管理作业 9856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属于自然利润中心特征的表述有( )。

A.可直接对外销售产品
B.具有设备采购权
C.拥有生产决策权
D.只计算可控成本,不计算不可控成本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可直接对外销售产品,拥有生产决策权和既计算可控成本、也计算不可控成本属于自然利润中心的特征。设备采购权属于投资中心的权力。只计算可控成本,不计算不可控成本属于人为利润中心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豪 华 型 普 通 型
产销量 5000 15000
售价 4000 2000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 2000 800
直接人工小时 25000 75000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间接成本集合 归集的间接成本 成本动因
调整 300万元 调整次数
机器运行 1 625万元 机器小时
包装 75万元 包装单数量
合 计 2 000万元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作 业 豪 华 型 普 通 型 合 计
调整次数 200次 100次 300次
机器小时 55 000h 107 500h 162 500h
包装单数量 5 000个 10 000个 15 000个
假设该企业月末在产品很少,采用月末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划分方法,企业产销平衡。
要求:
(1)采用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成本动因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正确答案

(1)采用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直接人工小时合计=(25 000+75 000)h=100 000h
间接成本分配率=2 000万元/100 000h=0.02万元/h=200元/h
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本=(200×25 000)元=5 000 000元
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 000 000/5 000)元/台=1 000元/台
分配给普通型的间接成本=(200×75 000)元=15 000 000元
单位普通型的间接成本=(15 000 000/15 000)元/台=1 000元/台
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下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作 业 豪 华 型 普 通 型
单位售价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单位工厂间接成本 1000 1000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000 1800
单位产品利润 1000 200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成本动因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作业动因 成 本/元 作业消耗 分 配 率
调整次数 3 000 000 300次 10 000元/次
机器小时 16 250 000 162 500h 100元/h
包装单数量  750 000 15 000个 50元/个
                              
                           
作业动因 作 业 率 作 业 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200 2 000 000 400
机器小时  100 55000 5 500 000 1100
包装单数量  50 5000  250 000  50
合计 1550
                            
作业动因 作 业 率 作 业 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100 1 000 000  66.67
机器小时  100 107500 10 750 000 716.67
包装单数量  50 10000   500 000  33.33
合计  816.67
              
作业 豪 华 型 普 通 型
单位售价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单位工厂间接成本 1550 816.67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550 1616.67
单位产品利润 450 383.33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7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甲 100 2 50 40
乙 200 4 80 30


正确答案

(1)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5+15)=200(元/次)
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10+30)=100(元/份)
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0 000/(200+800)=40(元/小时)
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2 000/(6+4)=200(元/次)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 200(元)
单位作业成本=13 200/100=132(元/件)
单位成本=50+40+132=222(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36 800(元)
单位作业成本=36 800/200=184(元/件)
单位成本=80+30+184=294(元/件)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 000/(200+800)=50(元/小时)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10 000/100二100(元/件)
单位成本=50+40+100=190(元/件)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40 000/200=200(元/件)
单位成本=80+30+200=310(元/件)
(3)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以生产工时或人工成本等单一分配基础进行间接成本分配的做法,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作业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为分配基础。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因果关系原则,划小了成本分析范围,增加了分配率的数量,可以较好地解决成本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提供符合实际的成本信息,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在产销决策与价格决策中的有用性,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以本题为例:甲产品的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22元,而决策者制定的单位售价为200元,如果与传统的单位成本比较,好像是有利可图,结果实际上是在畅销的同时,每销售一件产品,就要亏损22元,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则会避免这个决策失误。对于乙产品而言,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94元,显然320元的定价偏高,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给企业造成损失,而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把单位售价降低一些,则会避免这个损失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相对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

A.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
B.间接成本集合具有同质性
C.会夸大高产量产品成本,缩小低产量产品成本
D.间接成本集合通常缺乏同质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选项C是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缺点。选项D是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时使用的成本计算制度包括( )。

A.实际成本计算制度
B.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C.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D.全部成本计算制度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A、B、D都是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对外报告是适用的成本计算制度;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编制对外报告时,必须将产品成本转换为全部制造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
成本差异账户设置9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4)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5)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月初材料5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25000千克,实际成本55000元(已用支票支付);
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2000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85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
要求:
计算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

正确答案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数-预算数=实际数-标准小时分配率×生产能量=20000-0.8×20000=4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标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0000-4950×4)×0.8=160(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标准小时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0000×0.8-20000×0.8=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3) 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4) 约当产量比例法;(5)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生产成本属于______账户。

A.损益类
B.成本类
C.资产类
D.所有者权益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账户的分类
[解析] 成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账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企业会计核算时,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有( )。

A.进价金额核算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定额比例法
D.售价金额核算法
E.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①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②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③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④约当产量比例法;⑤定额比例法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生产两种品质(商标)的铁丝网用以销售给批发商和大型农场主。以下()类型的成本法系统最适于这种公司使用。

A.EOQ系统
B.订单系统
C.分步系统
D.零售存货系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分步计算成本系统用于公司生产销售给很多不同顾客的标准化产品的情形。生产部门变成了成本中心。选项(a)不正确,因为经济订货量(EOQ)系统是一个成本控制工具,而不是一个成本系统。选项(b)不正确,订单系统用于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产品生产的情形,每个工作(或顾客)成为一个独立的成本中心。选项(d)不正确,因为制造业公司处理成本的特殊方式,零售存货系统不能用于制造性企业。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完全成本加利润型内部结算价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结算
B.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利润额
C.有利于调动各责任中心增加产量的积极性
D.反映了真实的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完全成本加利润型内部结算价格计算的利润不是企业真实实现的利润,在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时,这种利润表现为扩大了产品成本差异,要作为产品成本差异进行调整,就会增大产品成本差异率,使产品成本核算不够真实。所以本题的选项D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时使用的成本计算制度包括( )。

A.实际成本计算制度
B.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C.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D.全部成本计算制度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A、B、D都是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对外报告是适用的成本计算制度;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编制对外报告时,必须将产品成本转换为全部制造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工厂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品产量增加6%,单位产品成本下降6%,那么,生产费用的变化是( )。

A.增加
B.减少
C.不增不减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产量指数为10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为94%,计算生产费用指数为106%×94%=99.64%,所以生产费用减少为基期的99.64%。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机械厂生产某种型号零件需经三道工序制成,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约当产量法”。某月份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完工产品40O件,企业月末账面在产品成本为1000元,其他有关财务资料见表1和表2。(计算按每步骤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 )。

A.100000元
B.111201.63元
C.163636.5元
D.5000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00000+500000)/(400+150)×150=163636(元),关键点:原材料一次性投入。

下一知识点 : 管理会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