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共1391题
某质点由A点沿直线向东运动,5秒后到达40米处的B点,然后向北又运动5秒走了30米到达C点,求质点在整个过程中的:
(1)位移和路程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路程s=40+30=70米;
位移是AC之间的距离,利用几何知识可知:x==50米,东偏北370
(2)平均速率=
=7 m/s,;平均速度
=
=5 m/s,东偏北370
答:(1)位移为50m,50米,东偏北370,路程为70m;
(2)平均速度为5m/s,东偏北370,平均速率为7m/s.
一质点沿直线ox做匀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t+4t2(m),则该质点在t=0到t=3s间的平均速度v=______m/s,质点在t=3s末的瞬时速度v3=______m/s.
正确答案
13
25
解析
解: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t+4t2m,
则t=0s时,坐标x0=0,t=3s时,坐标x2=39m,
质点在t=0到t=3s间的位移△x=x2-x0=39m-0=39m,
平均速度=
=
=13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x=v0t+at2与x=t+4t2对比可得:
v0=1m/s a=8m/s2
根据公式v=v0+at得v3=1+3×8=25m/s
故答案为:13 25
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10米栏,选手在跑完110米的过程中看谁用时短,由于位移110米一定,用时短的平均速度大.在跑完全程的过程中某时刻瞬时速度大不能说明全程平均速度大,同理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也不能说明全程用时少,起跑时的加速度大不能确定跑完全程用时最短,刘翔之所以取得冠军,是因为在110m栏中他第一个冲过终点,即在相同的位移用时最短,也就是平均速度最大.
故选:C.
一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A、B、C三个测量点是按照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的,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B间用时______ s,位移为______ m,AB段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BC段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正确答案
0.04
2.80×10-2
0.70
1.10
解析
解:由电源的频率是50 Hz,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
则A、B间用时t=2T=0.04 s,
位移为x=(1.20+1.60)×10-2 m=2.80×10-2 m.
故答案为:0.04 2.80×10-2 0.70 1.10
Foucx轿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60km/h,指的是______速度,在傍晚下班时段道路拥挤,湖州苕溪路上汽车速度指示器显示值仅为20km/h指的是______速度.(选填“平均”或“瞬时”)
正确答案
瞬时
瞬时
解析
解:Foucx轿车的最高时速对应车的一个状态,故为瞬时速度.
汽车速度指示器显示值是汽车在其位置时的速度,湖州苕溪路上汽车速度指示器显示值仅为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故答案为:瞬时,瞬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