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共11991题
已知向量,
,且
∥
,其中
是
的内角.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
面积
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2)
.
试题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可以将条件中的转化为与A的三角函数有关的方程:
,利用三角恒等变形将其变形为
,即可求得A的大小;
(2)由余弦定理可以得到,再结合基本不等式
,可得
以及
,即可求得△ABC面积的最大值.
(1)由两向量共线知, (2分)
即,可化为
(4分)
故,
,
,
解得
. (6分);
(2)由, (8分)
又,可知
,其中当
时,等号成立 (10分)
因为. (12分).
在△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
,若则
的最大值为 .
正确答案
由正余弦定理得,化简得: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正余弦定理等知识 ,意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函数
.
(I)若,求
的值;
(II)在中,角
的对边分别是
,且满足
,
求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2)
.
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和三角形的求解的综合运用。
(1)因为由得
,因此
的得到结论。
(2)由正弦定理,,即
,然后得到角B的值,然后根据定义域得到三角函数的值域。
解:(1)由题意,.4分
由得
,因此
. 6分
(2)由正弦定理,,即
.
由于,所以
,
. 10分
于是,
,
,从而
. 12分
(满分12分)在锐角△ABC中,已知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tanA-tanB)=1+tanA·tanB.
(1)若a2-ab=c2-b2,求A、B、C的大小;
(2)已知向量=(sinA,cosA),
=(cosB,sinB),求|3
-2
|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A=5π /12 ,B=π /4 . C=π/ 3;(2)1≤|3m-2n|< 7 .
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解三角形中余弦定理的运用,以及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的运用,以及向量的数量积综合运用问题,三角函数的性质等等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
(1)先将已知的正切关系式化简,再利用余弦定理得到角A,B,C的值
(2)因为向量的模的平方就是向量的平方,那么可知,结合角的范围可知得到三角函数的值域。
解:因为 3 (tanA-tanB)=1+tanA•tanB,
所以tan(A-B)=(tanA-tanB) /(1+tanA•tanB) = ,
∴A-B=π/ 6 .…(2分)
(1)因为a2+b2-2abcosC=c2,所以cosC="1/" 2 ,∴C=π/ 3 ,…(4分)
A+B=2π/ 3 ,又A-B=π/ 6 ,
∴A=5π /12 ,B=π /4 .…(6分)
(2)因为向量 m =(sinA,cosA), n =(cosB,sinB),
∴|3 m -2 n |2="13-12" m • n ="13-12sin(A+B)=13-12sin(2A-π" 6 )…(8分) 0<A<π 2 0<B<π/ 2 0<C<π/ 2 ⇒ 0<A<π /2 0<A-π /6 <π /2 0<π-2A+π/ 6 <π/ 2 ⇒π/ 6 <A<π/ 2 .…(10分)
π /6 <2A-π /6 <5π/ 6 ,6<12sina(2A-π /6 )≤12,
1≤|3m-2n|< 7 .…(12分)
已知α,β都是锐角,,
,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由所给条件分别求出,利用角之间的关系知
,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展开后代入求值.
解: 已知α,β都是锐角
, 又
,
,
,那么
在△ABC中,已知tanA=1,tanB=2,则tanC= .
正确答案
3
试题分析:
(本题满分14分)在△ABC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
,△ABC的面积为
,
(Ⅰ)若,求
;
(Ⅱ)若为锐角,
,求
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Ⅰ);(Ⅱ)
(1)由A、B、a可求出边b,C,再利用求面积.
(2)根据正弦定理可知,
这样就找到了S关于B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S的范围确定B的范围.
(Ⅰ),
(Ⅱ)
已知函数图像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等于
。
(1)求的表达式;(要写出推导过程)
(2)若是直角三角形
的内角,求
的值域。
正确答案
解:(1)=
------2分
(每个诱导公式1分)
= ----------3分
----------4分
由条件有 ----------5分
----------6分
----------7分
⑵ 由条件 ----------1分
----------2分
----------3分
----------4分
的值域是
.
略
已知则
_____ _____
正确答案
略
已知,其中
.
(Ⅰ) 求的值;
(Ⅱ) 若,
,求
的值.
正确答案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