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实验室使用电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B实验结束后,应关好水龙头、排气扇及切断电源

C未经老师允许,可以带食物进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吃东西

D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准带出实验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水能导电,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以防触电,故A正确;

B、实验结束后,应关水、断电,还应关闭一切使用的电器,故B正确;

C、在实验室中严禁吃东西,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故C错误;

D、酒精属于化学实验药品,且属于易燃液体,不能带出实验室,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Na着火,可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里着火了,可关掉火源并用锅盖盖灭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向贮氯罐周围空中喷洒稀NaOH溶液

D闻氯气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助燃气体氧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子盖灭,故A错误;

B.炒菜时油锅里着火了,首先关掉火源,减少可燃物,然后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从而可灭火,故B正确;

C.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氯气泄漏,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C正确;

D.氯气有毒,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安庆校级期末)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电线短路失火时,用大量的水灭火

C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 NaOH 溶液洗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汽油密度比水小,汽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且随着水四处蔓延而扩大燃烧面积,故A错误;

B.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B错误;

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故C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氢氧化钠同时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涤,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射阳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扑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酸具有腐蚀性,若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同时边洗边眨眼睛,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立即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中和,故B正确;

C.汽油、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汽油、煤油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故C错误;

D.酒精灯着火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中,为防止下列情况发生,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B在用系列实验装置制取和检验的实验中,尾气污染空气,一定要用水吸收尾气

C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得的氧气中常带有紫色,应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D在点燃甲烷气体前,为防止爆炸,应先验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发生危险,故A正确;

B.制取气体时,若是气体有毒,能够污染大气,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但是不一定用水吸收,故B错误;

C.加热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C正确;

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可燃气体在点燃之前先验纯

B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加到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没有经过干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具有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酒精灯内所使用燃料酒精为易燃易爆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灯,故C错误;

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容量瓶中无论干燥与否,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爆沸,应冷却后再加入,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浓硫酸具有较强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不慎洒在衣服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B正确;

C.汽油、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汽油、煤油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故A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呈45℃角,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C错误;

D.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起火 常用液态CO2灭火 一般不用液态四氯化碳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 不可用手揉眼睛

D实验后 剩余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 或浪费 应放回原瓶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四氯化碳在灭火时由于高温的作用,产生有毒光气,属窒息性毒剂,对人畜都有危害,故A正确;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故B正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C正确;

D.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即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液化石油气难溶于水,向室内喷水,不能溶解液化石油气,故A错误;

B.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误;

C.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C正确;

D.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打电话报警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硫粉覆盖撒落在地面的汞

B用二氧化碳扑灭金属钠引起的火灾

C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

D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硫与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生成的硫化汞(HgS)为固体,所以用硫粉覆盖撒落在地面的汞,可防止汞重金属挥发,使人体蛋白质发生变性,造成危害,故A正确;

B.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二氧化碳扑灭金属钠引起的火灾使火灾更大,故B错误;

C.试管内壁的硫用热碱溶液洗,硫可以和热碱溶液发生歧化反应3S+6OH- 2S2-+SO32-+3H2O,生成可溶于水的硫化物,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显碱性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氨气,所以能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肥城市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B制取硝基苯时,采取水浴加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液中

C点燃甲烷、氢气、乙烯、CO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D液溴保存时液面覆盖一层水,装在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用水浴加热,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计测量的是水的温度,将温度计插入水浴液中,故B正确;

C.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可能产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对气体进行验纯试验,故C正确;

D.液溴具有挥发性,会腐蚀橡胶,所以液溴保存时液面覆盖一层水,装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故D错误.

故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失火时可用水灭火

B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低处跑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钠和水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且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都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可用沙土覆盖,故A错误;

B.金属钠易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常保存在密度较小的煤油中,故B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C错误;

D.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显碱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应该用浸湿小苏打或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高处,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人的血糖检测结果为90mg/dL,他的血糖是正常(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mol/L,血糖相对分子质量180)

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C当光束通过有尘埃的空气、氯化铁溶液、墨水等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原因是胶体带电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以“mg/dL”表示的血糖正常值范围为g/dL~g/dL,即为64.98g/dL~109.98g/dL,90mg/dL在人的血糖正常值在64.98g/dL~109.98g/dL之间,故A正确;

B.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因吸附带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获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走进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