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B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酸和乙醇的反应较缓慢,用水浴加热,反应速率更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不适合水浴加热,故A错误;

B.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向混合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是重金属盐,它使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B正确;

C.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易烫伤皮肤,可用酒精清洗,故C错误;

D.浓硫酸的稀释中放出热量,促使苯更易挥发,为防止苯挥发,试剂滴加顺序是:用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浓硝酸中,然后将苯倒入混合酸中,如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入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实验台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水,而后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D做实验时不准直接用手接触药品、不准尝试药品、不准直接闻气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故A正确;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B正确;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而不是在量筒中,故C错误;

D.做实验时不准直接用手接触药品、不准尝试药品、不准直接闻气体,符合原则,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加热时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溶液暴沸,先接好冷凝水防止炸裂,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湿布扑灭

D实验室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正确;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正确;

D.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都生成二氧化碳,只能用干燥沙土盖灭,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丽水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应立即用65℃以上的热水清洗防腐蚀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C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因此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D用化学方法检验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应该用酒精洗涤,不能用65℃以上的热水清洗,否则容易烫伤皮肤,故A错误;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应该依次加入稀盐酸和BaCl2溶液,否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但是浓硫酸能够氧化碘化氢,不能用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故C错误;

D.甘油能够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绛蓝色沉淀,而酒精不与氢氧化铜浊液反应,所以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甘油和乙醇,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防止水进入试管发生试管炸裂,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因为硼酸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残余在皮肤上的碱液,减少伤害,故B正确;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造成污染,故C错误;

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效果,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兴宁市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两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

D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A错误;

B.蒸发溶液,不能蒸干,应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故B错误;

C.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则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小烧杯中,故C错误;

D.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学好化学知识,享受健康生活.

(1)走进厨房发现煤气泄漏,应当采取的措施或注意事项是(写2条):______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请你为妈妈准备晚餐.根据所学平衡膳食的知识,编制一张食谱(不多于5种食物):______.食谱中,含有糖类的是______,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

(3)在厨房,某品牌酱油添加了微量元素______,解决了广泛存在的缺铁性贫血问题;橱柜里食盐和小苏打没有标签,现有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物质,可选用______鉴别.

(4)常用的铁制厨具、餐具等采取了防锈措施,请写出一种金属防护方法______.使用刀具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在家庭小药箱里有风油精、速效感冒胶囊、板蓝根冲剂、

创可贴、胃舒平、碘酒等,可用于处理伤口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煤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答案为: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2)食谱:馒头、红烧牛肉、炒油菜;馒头富含糖类,红烧牛肉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馒头、红烧牛肉、炒油菜;馒头;红烧牛肉;

(3)酱油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小苏打遇酸反应生成气体,醋酸显酸性,故答案为:铁;食醋;

(4)覆盖油脂可防止与氧气接触;创可贴可处理小伤口,故答案为:覆盖油脂,创可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水浇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将含硫酸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故A正确;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燃烧,且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不能用水浇灭,故B错误;

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到入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闻气体气味

C

称量30.46g的NaOH固体

D

点燃酒精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否则溶液导致酸液飞溅,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A错误;

B.实验室中,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在集气瓶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故B正确;

C.称量氢氧化钠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不能直接否则纸片上称量,否则容易导致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故C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兰州校级期末)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B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稀释浓硫酸时,由于稀释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顺序不能颠倒,故A错误;

B.钠、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用水无法灭火,可以使用沙子灭火,故B错误;

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故C正确;

D.盐酸有腐蚀性,应用大量水冲洗,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今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直接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③取用金属Na或K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⑤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A全部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将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存在安全隐患,故①选;

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应该先进行预热,防止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存在安全隐患,故②不选;

③钠和钾为贵重药品,且不会对原试剂造成污染,可以放回原瓶,该操作正确,不存在安全隐患,故③不选;

④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遇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存在安全隐患,故④选;

⑤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应回收处理,该处理方法正确,不存在安全隐患,故⑥不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大量沙子扑灭

B大量氨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往高处去

C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点燃甲烷、乙烯前则无需验纯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为防止钠燃烧,则应该用大量沙子隔绝空气来扑灭,故A正确;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当大量氨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往低处去,故B错误;

C.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验纯,否则会产生爆炸,甲烷和乙烯都具有可燃性,所以在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故C错误;

D.浓硫酸和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秋•东营校级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不用进行干燥

④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部位要插入液面下且不接触蒸馏烧瓶壁

⑤可以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少量氨气

⑥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可用稀硫酸清洗除去

(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在通风橱内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③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可将其伸入试管口一下,以防止滴到外面

④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别人,而应朝向自己以便于观察.

正确答案

①③

解析

解:(1)①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构成Cu-Zn-硫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①正确;

②过滤时不能搅拌,以防滤纸破裂,溶液漏出,故②错误;

③溶液配制最后需加水定容,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③正确;

④蒸馏时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部位应位于支管口处,故④错误;

⑤氯化铵受热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很难制得氨气,故⑤错误;

⑥硫酸可以将CaCO3溶解,但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持续进行,一般用稀盐酸除去碳酸钙,故⑥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2)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应在通风橱内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故①正确;

②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故②错误;

③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故③错误;

④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不能在漏斗内搅拌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检验是否漏液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搅拌可能戳坏滤纸,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A错误;

B.可燃性气体若纯度不够,容易发生爆炸,目的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故B正确;

C.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目的是防止实验失败,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C错误;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主要是为了避免污染试剂,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获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走进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