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实验走进化学
- 共709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钠、钾能够与水反应,所以钠、钾着火时不可用水灭火,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A错误;
B.面粉厂、加油站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的粉尘或可燃的气体,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要严禁烟火,故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泄漏时可喷洒大量水进行处理,故C正确;
D.烟花爆竹燃放时可能发生危险,所以节日期间不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燃放烟花爆竹,故D错误;
故选C.
(2015春•齐齐哈尔校级期末)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正确;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浓硫酸稀释放热,故应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的水中,而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故D错误.
故选AB.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故A错误;
B.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B错误;
C.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菏泽期中)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故C正确;
D.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及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发液体用蒸发皿,不能用锥形瓶,故A错误;
B.CO的密度和空气的接近,应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应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硅能和强碱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而使瓶塞打不开,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金属Na着火后生成了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燃烧更剧烈,所以不能用水救火,故A错误;
B.盐酸有腐蚀性,会腐蚀皮肤,故B错误;
C.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C错误;
D.在稀释浓硫酸时将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产生危险,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由于混合液体容易发生暴沸,使用加入碎瓷片,以便防止暴沸,故A正确;
B.用KMnO4滴定H2C2O4时,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使用滴定时需要用到两支酸式滴定管,故B正确;
C.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只用1个温度计即可,不需要两个温度计,故C错误;
D.实验室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时,需要记录反应时间,使用需要用到仪器秒表,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对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含硫酸的废液没有经过处理后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会造成污染,故A错误;
B.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燃易爆,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酒精易溶于水,用水不能扑灭,应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对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故A正确;
B.钠着火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放出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无法灭火,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B错误;
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到入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A错误;
B.为防止在试管口冷凝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低于试管底,故B错误;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C正确;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C.
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对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故A错误;
B.选用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取液体量大,且最接近的,所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钠为强碱,有强腐蚀性,且酸碱中和放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用干抹布抹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用来测蒸汽的温度,故B正确;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大部分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会对下水管道造成腐蚀,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试剂瓶是实验室装药品的容器,实验室的药品禁止品尝,防止其它有毒药品污染,所以尽管蔗糖无毒,但不得品尝,故A错误;
B.酒精灯中的酒精是易挥发易燃的液体,用扇子扇燃着的酒精灯,会加快酒精灯中的酒精挥发,引发火灾,故B错误;
C.煤气是易燃的气体,泄漏时,是煤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如果开灯,灯在提供光的同时,会提供热能,易引发火灾,所以,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时,先开窗不能开灯,故C正确;
D.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的密度小,会飞溅出,易发生实验事故,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故A正确;
B.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露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故B正确;
C.稀硫酸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碱溅到皮肤上,为防止腐蚀,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硼酸是弱酸,可以中和残留的碱液,故C错误;
D.醋酸能与氧化钙反应,能除掉氧化钙,故D正确.
故选C.
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有毒且密度大于空气,能对人的呼吸道产生损害,当大量氯气泄漏时,应逆风疏散,故A错误;
B.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加速钠的燃烧,钠和水也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应该用干燥的沙土盖灭,故B正确;
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到入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