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共39811题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Cu(OH)2 ②干冰 ③Cu ④纯碱⑤BaCl2⑥Ca(OH)2 ⑦稀硝酸 ⑧盐酸 ⑨A12(SO4)3 ⑩KHSO4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写序号):
写出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相互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⑤+⑨______
②(过量)通入浑浊的⑥溶液后变澄清______
(3)经测定0.1mol/L⑩的水溶液与0.1mol/L⑧中的氢离子浓度基本相同,往固体①中加入过量的0.1mol/L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③与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当有19.2gCu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正确答案
(1)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的是②,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和溶液中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
纯碱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和CO32-,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
故答案为:
Na2CO3=2Na++CO32-;
(2)⑤+⑨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②(过量)通入浑浊的⑥溶液后变澄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CO2=Ca2++HCO3-+H2O,
故答案为:Ba2++SO42-=BaSO4↓;Ca(OH)2+CO2=Ca2++HCO3-+H2O;
(3)往固体①中加入过量的0.1mol/L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
故答案为:Cu(OH)2+2H+=Cu2++2H2O;
(4)n(Cu)==0.3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2=0.6mol,
由方程式可知:n(NO)=×n(Cu)=0.2mol,
V(NO)=0.2mol×22.4L/mol=4.48L.
(6分)非金属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组成为HnROn+2,该酸的分子量是M,R的原子量是______,该酸中R的化合价是______,在R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是______,该氢化物的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正确答案
M-17n+32; n+4;4-n; RH4-n
R的原子量:M-n-16(n+2)= M-17n+32;由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该酸中R的化合价是:2(n+2)- n= n+4;R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是8-(n+4)=4-n;该氢化物的组成可表示为RH4-n
(15分)(I)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氯化钾;③四氧化三铁;④硫磺;⑤铜;⑥水;⑦新鲜的空气;⑧二氧化碳。用序号填写回答:
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⑵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⑷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可以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填在后面:
(1)NaCl、KCl、KClO3、BaCl2 ;
(2)HClO、KClO3、Cl2、NaClO3 ;
(3)H3PO4、NaOH、H2CO3、H2SO4 ;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 ;
(5)铜、金、汞、钠、铝 。
正确答案
(I)⑴①⑦ ⑵④⑤ ⑶③⑧ ⑷②③⑥⑧ ⑸①⑤
(II) (I)⑴KClO3 ⑵Cl2 ⑶NaOH ⑷空气 ⑸汞
I(1)由不同种物质形成的是混合物,所以答案选①⑦,其余都是纯净物。
(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答案选④⑤。
(3)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答案选③⑧。
(4)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答案选②③⑥⑧。
(5)金属可用导电,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钠导电,因此答案选①⑤。
Ⅱ(1)氯酸钾和其余都是不同的,其余都是氯化物。
(2)氯气是单质,其余都是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是碱,其余都是含氧酸。
(4)空气是混合物,其余都是纯净物。
(5)Hg是液态的,其余都是固态金属。
(12分)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CO2 ②空气 ③Al ④CuO ⑤HCl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CuSO4·5H2O ⑩酒精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正确答案
②⑥; ①④; ⑦; ⑧⑨ ;⑩; ③
考查物质的分类和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如右图所示)
(1)右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
(2)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⑥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Cu与①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⑨常用______和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
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
(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NO3;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如KOH;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如Na2SO3;
故答案为:②HNO3 ④KOH⑥Na2SO3;
(3)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方程式为:2SO2+O22SO3;
故答案为:2SO2+O22SO3;
(4)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其中H2SO4中硫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氧化剂;
(5)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氯化铵、氢氧化钙;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Cu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17.1g⑩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粒子数为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 4HNO3 = Al(NO3)3 + NO↑ + 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
(2)Ba(OH)2+2HNO3=Ba(NO3)2+2H2O
(3)Al2(SO4)3= 2Al3++3SO42-, 9.03×1022, 0.6mol/L。
(4)Ba2++2OH-+CO2=BaCO3↓+H2O。
(5)HNO3,1︰1,0.6mol。 Al+4H++NO3-=Al3++NO↑+2H2O
试题分析:(1)
①②③④⑤⑦⑧在写离子反应式时均不可分、⑥⑩反应有Ba SO4沉淀,所以只有⑥⑨符合题意。
Al2(SO4)3= 2Al3++3SO42- ;17.1g⑩的物质的量为0.05mol,SO42-的粒子数为3×0.05mol×6.02×1023mol-1=9.03×1022;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05mol/250mL×10-3=0.6mol/L.
Ba2++2OH-+CO2=BaCO3↓+H2O。
硝酸中的氮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本身做氧化剂;化学反应Al + 4HNO3 = Al(NO3)3 + NO↑ + 2H2O中还原剂为铝,氧化剂为硝酸,其中1/4硝酸被还原,即1/4硝酸为氧化剂。故氧化剂还原剂为1:1;5.4gAl=0.2molAl,0.2molAl被氧化为Al3+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3=0.6mol;该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4H++NO3-=Al3++NO↑+2H2O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 、 。
正确答案
(1)Na2CO3(2)H++OH-=H2O 2H++CO32-=CO2↑+ H2O
试题分析:碳酸钠因其水溶液显现碱性而俗称纯碱。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盐。酸都电离产生氢离子H+,氢氧化钠电离产生OH-, Na2CO3电离产生CO32-,故发生上述两个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略。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②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盐、铜盐、碱式盐或其他合理答案
(2)Cu2(OH)2CO3+4H+=3H2O+CO2↑+2 Cu2+
(3)①⑤,②③
试题分析:
Cu2(OH)2CO3从组成上分析,属于盐,而且是碱式盐。
②处发生的是“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
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有化合价的变化。①是铜单质变化合物,⑤是化合物变铜单质。②③都是复分解反应,④是分解反应。
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交叉分类法 B. 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3)从上表酸及氧化物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
(3)BaO+H2SO4=BaSO4↓+H2O(或K2O+H2SO4=K2SO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16O2和0.1 mol 18O2中均含有0.8 mol质子
B.K+、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N2O5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新制的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正确答案
C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Na2SO4、BaSO4、蔗糖(C12H22O11)、H2SO4,按照一定的依据,能找出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从而分成两类。请你试试看,一共能找出多少种分法,把分类的依据和结果写在下面(至少填三种)。
正确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其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的类别不同,请在横线上填出名称和原因:
(1)BaO、Al2O3、NaCO3、MgO____________
(2)空气、氧气、氢氧化铁胶体、盐酸____________
(3)食盐、醋酸、氨气、硫酸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CO3,它是盐,其它都是氧化物
(2)H2,它是单质,其它是混合物
(3)氨气,它是非电解质,其它是电解质
(一)现有以下物质:A:Na2O2 B:Al(OH)3 C:纯盐酸 D:CaClO•Cl E:O3 F:HF G:Fe(OH)3胶体 H:液氨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3)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二)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一)(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Na2O2,故答案为:A;
(2)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纯盐酸中氯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所以是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所以属于混合物的为CG,故答案为:CG;
(3)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氢氧化铝是弱碱,所以是弱电解质;HF是弱酸,所以是弱电解质,故答案为:CF;
(4)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液氨,故答案为:H;
(二)(1)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所以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都使品红褪色;
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 2SO2+O22SO3,
故答案为:相同;2SO2+O22SO3;
(2)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所以X中S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
=3:2,所以该离子为S2O3 2-;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意知,该反应中有硫酸根离子生成,所以氯气中氯元素得电子生成氯离子,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Cl2+S2O32-+5H2O=2SO42-+8Cl-+10H+,
故答案为:4Cl2+S2O32-+5H2O=2SO42-+8Cl-+10H+.
我们通常按组成或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将其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 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
(2) 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
(3) H3PO4、H4SiO4、HCl、H2SO4(4)铜、金、磷、钠________
(5)空气、NH3、HCl、CuSO4·5H2O________
正确答案
(l)NaClO
(2)Cl2 (3)HCl
(4)磷
(5)空气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小丽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时,构建了下边知识网络图,图中短线“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我能帮小丽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中分别选取一种物质,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写在下图圆圈中,并符合以上要求。
正确答案
。
本题应在熟练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基础之上,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中分别选取一种物质填圆圈,则首先考虑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不论是什么氧化物只与酸或碱反应,故最上面应是氧化物,中间是酸或碱,则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时金属单质与酸或盐的反应,故中间最好是碱,则最上面是酸性氧化物,最下面一边是酸,另一边是盐,下面中间是金属单质。依据常见的物质可得出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