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 共77题
含氮化合物的研发与绿色反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18.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用CH4(g)和H2O(g)反应制得H2(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9.氮的氧化物有着广泛用途,又是环境的污染物。
(i)在150℃时,将0.4mol NO2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
①当反应在150℃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②若最初通入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则N2O4的起始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
(ii)氨氧化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NO和NO2,且n(NO):n(NO2) =1:1,可用尿素溶液除去,其作用原理是:NO2和NO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CO( NH2)2]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若用1mol尿素吸收该尾气,则能吸收氮氧化物___________g。
20.氨气,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尿素,其反应为:2NH3(g)+CO2(g)=CO( NH2)2(s)+H2O(g)右图表示合成塔中氨碳比a与CO2转化率ω的关系。a为[n(NH3)/n(CO2)],b为水碳比[n(H2O)/n(CO2)]。则:
①b应控制在____; A.1.5~1.6 B.1~1.1 C.0.6~0.7
②a应控制在4.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CH4(g)+H2O(g)= CO(g)+3H2(g) △H=+171.1KJ/mol
解析
分别根据图象1、2、3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O(g)+1/2O2(g)=CO2(g)△H=﹣282kJ/mol
②H2(g)+1/2O2 (g) =H2O(g) △H=﹣241.8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g) △H=﹣836.3kJ/mol
将③﹣①﹣②×3可得:CH4(g)+H2O(g)⇌CO(g)+3H2(g)△H=+171.1kJ/mo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别根据图象1、2、3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不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i)①2.8 ②0.10mol/L
(ii)76g
解析
(i)①根据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计量数关系、利用三段式可知,n1=0.3mol,n2=0.07mol,n3=0.24mol,n4=0.24mol,故在60min时反应达平衡,NO2的平衡浓度为0.12mol/L、N2O4的平衡浓度为0.04mol/L,故反应的平衡常数K==
=2.8;
②若最初通人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即与通入0.4molNO2达等效平衡,而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按照等量加料,则达等效平衡,故应加入0.2molN2O4,即0.1mol/L;
(ii)由题目信息可知,NO、NO2二者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反应方程式为NO+NO2+H2O=2HNO2;亚硝酸再与尿素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方程式为CO(NH2)2+2HNO2=CO2+2N2+3H2O.
NO+NO2 ~2HNO2 ~CO(NH2)2
(30+46)g 1mol
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76g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i)①根据方程式可知,n1=0.3mol,n2=0.07mol,n3=0.24mol,n4=0.24mol,根据NO2的平衡浓度为0.12mol/L、N2O4的平衡浓度为0.04mol/L来计算;
②若最初通人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即与通入0.4molNO2达等效平衡,据此分析;
(ii)根据题目信息写出方程式,建立关系式,然后依据关系式进行计算。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不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①C
②a等于4.0, CO2转化率迅速提高到最大值;而a在4.0之后增大,c(NH3)转化率无明显增大
解析
①氨碳比a[n(NH3)/n(CO2)]相同时,水碳比b[n(NH3)/n(CO2)]为0.6~0.7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故选C;
②氨碳比a[n(NH3)/n(CO2)]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n(NH3)/n(CO2)]小于4.0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较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根据氨碳比a[n(NH3)/n(CO2)]相同时,水碳比b[n(H2O)/n(CO2)]为0.6~0.7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
②根据氨碳比a[n(NH3)/n(CO2)]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n(NH3)/n(CO2)]小于4.0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较小。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不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7.常温下,向10ml 0.1 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也证明HR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酸,故A正确。
B.NH4R为弱酸弱碱盐,NH4R的溶液pH=7,说明铵根离子和R-的水解程度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c点时溶液的pH>7,混合液呈碱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H4+)>c(R-),故C正确。
D.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1.0×10-14,由于b-c点溶液的反应温度相同,则水的离子积不变,故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根据图象可知,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加入氨水后生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
B.b点溶液pH=7说明铵根离子和R-的水解程度相等。
C.c点时溶液的pH>7,混合液显示碱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H4+)>c(R-)。
D.b-c点,溶液的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不变.
易错点
图象中各个关键点的含义及坐标系横坐标、纵坐标等三维坐标的理解不清。
知识点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1=-930 kJ·mol-1
2C(s) + O2(g) = 2CO(g) H2=-221 kJ·mol-1
ZnO(s) + CO(g) = Zn(g) + CO2(g) H3=198 kJ·mol-1
32.反应ZnS(s) + C(s) + 2O2(g) = Zn(g) + CO2(g) + SO2(g)的
H4= kJ·mol-1。
反应中生成的CO2与NH3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尿素: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若该反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O2与H2O(g)浓度相等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c.2v(NH3)正 = v(H2O)逆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3.硫酸锌可广泛用作印染媒染剂和木材防腐剂。ZnSO4受热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 写出700℃~98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B的化学式是 。
② 硫酸锌分解生成的SO2经下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和H2SO4。写出循环I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循环II中电解过程阳极反应式是 。
正确答案
-377.5;△H<0;bd
解析
①2ZnS(s)+3O2(g)═2ZnO(s)+2SO2(g)△H1=-930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kJ•mol-1
③ZnO(s)+CO(g)═Zn(g)+CO2(g)△H3=198kJ•mol-1
将方程式+③得ZnS(s)+C(s)+2O2(g)═Zn(g)+CO2(g)+SO2(g),
△H4=+198kJ/mol=-377.5kJ/mol;
当△G=△H-T△S<0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前后△S<0,则焓变应该小于0;a.CO2与H2O(g)浓度相等,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b.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当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c.当v(NH3)正=2v(H2O)逆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当2v(NH3)正=v(H2O)逆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d.反应前后问题密度改变,所以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答案为:-377.5;△H<0;b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2ZnS(s)+3O2(g)═2ZnO(s)+2SO2(g)△H1=-930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kJ•mol-1
③ZnO(s)+CO(g)═Zn(g)+CO2(g)△H3=198kJ•mol-1
将方程式①+②/2+③得ZnS(s)+C(s)+2O2(g)═Zn(g)+CO2(g)+SO2(g),焓变进行相应的改变;
当△G=△H-T△S<0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前后△S<0;
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易错点
化学平衡的应用
正确答案
① SO2
②4ZnFeO3.5+SO24ZnFeO4+S;Mn2+-2e-+2H2O=MnO2+4H+
解析
①700℃~980℃时发生反应时,根据图知,生成ZnO、氧气和B,根据元素守恒知,B中含有S元素,因为生成氧气失电子,则S元素应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应该是SO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为2ZnSO42ZnO+2SO2↑+O2↑,故答案为:2ZnSO4
2ZnO+2SO2↑+O2↑;SO2;
②ZnFeO3.5和S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ZnFeO4、S,反应方程式为4ZnFeO3.5+SO2----4ZnFeO4+S;
电解硫酸锰时,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
故答案为:4ZnFeO3.5+SO24ZnFeO4+S;Mn2+-2e-+2H2O=MnO2+4H+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700℃~980℃时发生反应时,根据图知,生成ZnO、氧气和B,根据元素守恒知,B中含有S元素,因为生成氧气失电子,则S元素应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应该是SO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
②ZnFeO3.5和S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ZnFeO4、S,电解硫酸锰时,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易错点
化学平衡的应用
16.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①工业用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过程为:NH3 NO
HNO3,故正确;
②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工业流程:①NaCl溶液Cl2
漂白粉,故错误;
③工业上制Mg的工业流程:MgC12溶液:MgCl2(aq)MgC12•6H2O
无水MgCl2
Mg,故错误;
④工业制铝流程: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H)3
Al2O3
Al,故正确;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题思路
①工业用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②工业上常以食盐为原料制备氯气,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
③工业上制Mg的过程:将MgC12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MgC12•6H2O,然后MgC1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12,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
④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反应过程 a.溶解:将铝土矿溶于NaOH(aq):Al₂O₃+2NaOH=2NaAlO2+H₂O; b.过滤:除去残渣氧化亚铁(FeO)、硅铝酸钠等; c.酸化: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NaAlO2+CO₂+2H₂O=Al(OH)₃↓+NaHCO₃; d.过滤、灼烧 Al(OH)₃得到氧化铝; e.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生成铝
易错点
MgCl2溶液到无水MgCl2的流程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工业制备物质的流程,熟悉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7.已知:2NO(g) +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象可知,采用定一议二法,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NO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O的转化率增大,则p1<p2;压强大,反应速率大,B点压强是p2,所以v(A)<v(B);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A、B两点温度相同,K相同,故C正确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根据图象可知,采用定一议二法,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NO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O的转化率增大,则p1<p2;压强大,反应速率大;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A、B两点温度相同,K相同,据此解答
易错点
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注意应用定一议二法分析图象,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Ⅱ型呼衰时不可能出现
A.皮肤干燥
B.头痛头晕
C.球结膜水肿
D.精神神经症状
E.呼吸深快
正确答案
A
解析
Ⅱ型呼衰者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可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绀,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出现头痛头晕、精神神经症状,由于机体对缺氧有一定的代偿机制,故可出现呼吸加深加快;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故可出现球结膜水肿,皮肤温暖潮湿。因此Ⅱ型呼衰者不可能出现皮肤粘膜干燥。
22.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越稀还原产物价态越低。现用一定量的铝粉与镁粉组成的混合
物与100mL硝酸钾溶液与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气体放出,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00mol/L的NaOH溶液,加入的溶液体积与产生的沉淀
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硝酸根浓度很低时被氧化的产物是铵根离子,因此无气体放出,镁、铝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则离子反应分别为4Mg+10H++NO3-═4Mg2++NH4++3H2O、8Al+30H++3NO3-=8Al3++3NH4++9H2O,故A正确;
B.由图示可以看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从15.0mL到16.5mL区间内发生的反应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由氮原子守恒可知,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原溶液中反应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则原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是(16.5-15)×10-3L×4mol/L=0.006mol,故B错误;
C.从图示提示中看出从氢氧化溶液体积16.5mL到18.5mL区间内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反应,由Al~Al3+~Al(OH)3~NaOH,则Al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再由Mg2++2OH-═Mg(OH)2↓、Al3++3OH-═Al(OH)3↓,沉淀镁离子和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5.0-3.0)mL,由此可知:沉淀镁离子时消耗的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15.0-3.0)×10-3L×4.00mol/L-8×10-3mol×3=2.4×10-2mol,镁离子物质的量为1.2×10-2mol,参加反应的镁与铝的质量之比:8×10-3mol×27g/mol:1.2×10-2mol×24g/mol=3:4,故C错误;
D.由4Mg+10H++NO3-═4Mg2++NH4++3H2O、8Al+30H++3NO3-=8Al3++3NH4++9H2O可知,消耗氢离子为,图中开始3.0mLNaOH溶液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10-3L×4mol/L=0.012mol,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6mol+0.12mol)/2=0.036mol,混合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36mol/0.1L=0.36mol/L,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及其计算
解题思路
A.根据信息中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越稀还原产物价态越低,结合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气体放出,则金属与混合溶液反应生成铵根离子;
B.由图可知,从15.0mL到16.5mL区间内发生的反应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由氮原子守恒可知,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原溶液中反应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C.由图可知,16.5mL到18.5mL区间内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3.0mL到15.0mL区间发生的是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然后利用反应来计算;
D.由4Mg+10H++NO3-═4Mg2++NH4++3H2O、8Al+30H++3NO3-=8Al3++3NH4++9H2O及图中开始3.0mLNaOH溶液消耗的酸,计算混合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易错点
硝酸浓度越低生成的还原产物价态越低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溶液的反应,难度较大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