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
- 共1255题
用力推一个静止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就停下来,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由于惯性仍继续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C正确;
D、力作用在物体上,能够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CD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也会运动,故A错误;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可知,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可以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初始位置,故C错误;
D、物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加速度最大,但速度可以为0,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可以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
C、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
故选:BD.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错误;
B、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必定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联系,故C正确;
D、重力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测量.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D错误;
故选:C.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体速度不断增大,一定具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一定不为零,故A正确;
B、物体位移不断增大,表示速度不为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可能不受力,故B错误;
C、物体朝某个方向运动,沿着该方向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该方向可能不受力,故C错误;
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可能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可能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