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请你列举一项能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

(2)医疗上,“胃得乐”(主要成分MgCO3)常用作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其原因是______

(3)2013年上半年H7N9禽流感在我国多个省市都有确诊病例,H7N9病毒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简述高温下该病毒不能存活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可以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使用氢能源等,

故答案为:少用化石燃料或开发新能源;

(2)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胃得乐”中的碳酸镁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常用作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

故答案为:“胃得乐”中的碳酸镁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

(3)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高温条件下,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故答案为:高温条件下,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解析

解:(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可以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使用氢能源等,

故答案为:少用化石燃料或开发新能源;

(2)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胃得乐”中的碳酸镁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常用作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

故答案为:“胃得乐”中的碳酸镁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

(3)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高温条件下,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故答案为:高温条件下,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方法有(  )

A戴上呼吸面具

B把垃圾倒入河水

C开发新能源

D大量使用塑料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戴上呼吸面具与污染源没有关系,故A错误;

B.把垃圾倒入河水增加污染,使污染更严重,故B错误;

C.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正确;

D.大量使用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使污染更严重,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1______+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正确答案

光合

呼吸

C2H4

①③

解析

解:(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呼吸作用的原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光合;呼吸;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生成的这种化工原料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C2H4

故答案为:C2H4

(3)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的主要方法一是开发利用新的清洁的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二是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故选①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科学

B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为发现新元素、合成新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C绿色化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必须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化学是研究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知道了物质的用途,我们就需要制取该物质,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制取新物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化学的实验得到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许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解决,故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不同位置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所以,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为发现新元素、合成新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故B正确;

C.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把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所以,绿色化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不是必须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而是尽可能把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故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在生物体内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CSO2和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多空轨道易于蛋白质形成配离子,形成配离子后蛋白质功能就丧失,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及变性,故A正确;

B.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但NxOy组成未知,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的成因之一,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减少有毒物

B杜绝污染源

C处理废弃物

D治理污染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减少有毒物、处理废弃物以及治理污染点都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含义,而杜绝污染源是从源头消除了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含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显示了人类发展史上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产生污染的工业设施

D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可以采取“边污染,边治理”的策略,故A错误;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也需要治理;故B错误;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但是工业可以环境协调发展,故C错误;

D.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①碳的氧化物、②氮的氧化物、③浓烟中的炭粒、④硫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其中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有毒气体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浓烟中的炭粒,可导致pM2.5的污染问题;

②氮的氧化物与酸雨有关,符合题意;

③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CO有毒,但与酸雨无关;

④硫的氧化物与酸雨有关,为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与温室效应有关,与酸雨无关;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等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造成的空气污染

B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活性铁粉

D用浸泡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M2.5为固体颗粒物导致的空气污染,而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为酸雨,故A错误;

B.棉、麻属于纤维素,含有C、H两种元素,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还有其它物质生成;合成纤维是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出C、H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如N元素等,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还有其它物质生成,故B错误;

C.铁是较活泼的金属,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防止食品被氧化和受潮,作用侧重在除氧剂,故C错误;

D.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吸收乙烯,则用浸泡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于都县校级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涂油漆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钢铁表面涂油漆可以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防止铁生锈,故A正确;

B.PM2.5是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颗粒,1微米=1000nm,“PM2.5”是细小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不是胶体,故B错误;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C正确;

D.重金属离子有毒,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知识错误的是(  )

A赤潮不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B震惊世界的日本水蜈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C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可用沉淀法

D混凝法中明矾处理污水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A13++3H2O⇌Al(OH)3(胶体)+3H+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造成海域富营养化,促进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赤潮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故A错误;

B.水俣病是鱼虾被甲基汞污染,震惊世界的日本水蜈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重金属能使人体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正确;

C.沉淀法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作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析出,从废水中分离出去,故C正确;

D.混凝法中明矾处理污水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A13++3H2O⇌Al(OH)3(胶体)+3H+,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使悬浮的不溶性固体颗粒凝聚在一起,形成大颗粒沉淀,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滕州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增白剂中的成份CaO2具有强氧化性

BCaO能与SO2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它们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aO2中的氧为-1价,类比过氧化钠的性质可知,过氧化钙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所以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故B正确;

C.机动车尾气含有氮的氧化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减少了氮的氧化物,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故C正确;

D.胶体的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为1-100 nm,而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μm即2.5×10-6m的颗粒物,故形成的不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大量使用农药会引起食品污染,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故A错误;

B.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硅用作太阳能电池以及计算机芯片,故B错误;

C.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次能源,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新能源,故C错误;

D.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可回收的应回收利用,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106t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和酸雨

B赤潮

C白色污染

D破坏大气臭氧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煤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则三峡工程减少火力发电,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和酸雨,故A选;

B.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与火力发电无关,故B不选;

C.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污染,与火力发电无关,故C不选;

D.臭氧层破坏与含氟化合物排放有关,与火力发电无关,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①生活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会大大增加生态压力,一次性纸巾使用后应投入贴有______(填字母)标志的垃圾桶内.

②漂白粉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______(填化学式).治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用沉淀法.例如,往含铬(Cr3+)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使Cr3+转变为______(填化学式)沉淀而除去.

③铁器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铁锈的化学式是______发生该腐蚀时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④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一次性纸巾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所以应投入贴有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内,

故答案为:B;

②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往含铬(Cr3+)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使Cr3+转变为Cr(OH)3沉淀而除去,故答案为:Ca(ClO)2;Cr(OH)3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铁锈(Fe2O3•x H2O),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Fe2O3.xH2O;O2+2H2O+4e-=4OH-

④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故答案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解析

解:①一次性纸巾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所以应投入贴有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内,

故答案为:B;

②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往含铬(Cr3+)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使Cr3+转变为Cr(OH)3沉淀而除去,故答案为:Ca(ClO)2;Cr(OH)3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铁锈(Fe2O3•x H2O),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Fe2O3.xH2O;O2+2H2O+4e-=4OH-

④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故答案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