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石家庄校级月考)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元凶

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防止龋齿

D化学药品着火,都要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有多种,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

B.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能大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

C.F元素是牙齿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使用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防止龋齿,故C正确;

D.化学药品着火,不一定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如钠的燃烧,只能用沙土来灭,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分析选用灭火剂,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DCO2的水溶液呈酸性,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填埋法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法

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任意排放

C汽车排气管上的“催化转化器”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垃圾填埋是现在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给土壤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故不是最佳方法,故A错误;

B、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气体形成的,故B错误;

C、汽车尾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把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故C正确;

D、玻璃中含二氧化硅,遇见碱反应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能把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不容易打开,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和NO2的排放能引起酸雨,还可能引起光化学烟雾

B太阳能电池与普通电池相同,都可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含有重金属盐的皮革废料经水解制成的粉状物可掺入奶粉中

D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而普通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故B错误;

C.重金属盐有毒,食用后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故C错误;

D.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与普通玻璃的成分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关,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B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

C对塑料等垃圾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处理

D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A错误;

B.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错误;

C.对塑料等垃圾进行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导致环境污染,故C正确;

D.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污染的是(  )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火力发电厂的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不选;

B.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作燃料,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B不选;

C.大量使用超薄塑料袋易造成白色污染,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不选;

D.氮、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能造成造成赤潮现象,对水体造成污染,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为某汽车在不同速率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按汽车平均行驶1km计算)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污染物中CO含量最高

B汽车速率为120km•h-1时,污染最严重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km•h-1

D汽车速度增加时,氮氧化物的质量增加得最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汽车行驶时,在不同的速率CO的质量都最大,故A正确;

B.汽车速率为120 km•h-1时,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质量之和最大,污染最严重,故B正确;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80km•h-1,此时污染物的质量之和最小,故C错误;

D.汽车速度增加时,氮氧化物的质量以此递增,且质量变化最大,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环境问题正成为21世纪世界的热点问题,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氯烃中,能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______和二氧化氮;能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和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

②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其氧化性比氯气、臭氧等更强,遇水易变化,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被还原为Fe3+.高铁酸钾除能消毒、杀菌外,还能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常采用______法消除污染

(2)食品和环境关系人的生存和健康.

①城市餐饮业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地沟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综合利用“地沟油”的一种方法是将“地沟油”中的油脂水解以获取甘油和______(填名称).

②棉花纤维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填化学式).

③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丰富的______;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的可行措施是______

④居室装修所使的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长期接触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该挥发性物质是______

(3)生活中的很多物质不能混合使用,而也有很多物质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请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84”消毒液是常见的家庭用消毒剂和去污剂,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洁厕净”可以洗去马桶中难以除去的“尿垢”.“84”消毒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下同),“洁厕净”显______性.

②有人为了增加洗涤、去污效果,将“84”消毒液和“洁厕净”混合使用,结果去污效果大大降低,而且还发生了吸入有毒气体中毒事件,请你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解释原因:______

③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草帽漂白,有人认为,若两者同时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该观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说明你的观点: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2)①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故答案为:高级脂肪酸;

②棉花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能够水解生成多分子的葡萄糖,所以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

故答案为:(C6H10O5n

③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海带不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食物,吃海带时一定要适量,不要把海带视为主菜天天吃,因为摄入过多的碘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食盐是人的日常必需调味剂,加入碘酸钾的食盐可以为人体补碘,并且食盐的用量是受控制的,

故答案为:碘元素;食盐加碘;

④甲醛来自人造地板、家具以及装修粘合剂,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该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

故答案为:甲醛(或HCHO);

(3)①“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84”消毒液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溶液显碱性,“洁厕净”可以洗去马桶中难以除去的“尿垢”,“洁厕净”显酸性,

故答案为:碱;酸;

②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盐酸有还原性,次氯酸钠能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离子反应为:ClO-+Cl-+2H+═Cl2↑+H2O,氯气有毒,所以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中毒事故,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

③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体积比1:1)一起漂白一种物质时,发生Cl2+SO2+H20=2HCl+H2SO4,盐酸、硫酸均不具有漂白性,则漂白效果减弱,

故答案为:SO2+Cl2+2H2O═2HCl+H2SO4

解析

解:(1)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2)①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故答案为:高级脂肪酸;

②棉花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能够水解生成多分子的葡萄糖,所以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

故答案为:(C6H10O5n

③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海带不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食物,吃海带时一定要适量,不要把海带视为主菜天天吃,因为摄入过多的碘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食盐是人的日常必需调味剂,加入碘酸钾的食盐可以为人体补碘,并且食盐的用量是受控制的,

故答案为:碘元素;食盐加碘;

④甲醛来自人造地板、家具以及装修粘合剂,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该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

故答案为:甲醛(或HCHO);

(3)①“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84”消毒液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溶液显碱性,“洁厕净”可以洗去马桶中难以除去的“尿垢”,“洁厕净”显酸性,

故答案为:碱;酸;

②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盐酸有还原性,次氯酸钠能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离子反应为:ClO-+Cl-+2H+═Cl2↑+H2O,氯气有毒,所以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中毒事故,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

③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体积比1:1)一起漂白一种物质时,发生Cl2+SO2+H20=2HCl+H2SO4,盐酸、硫酸均不具有漂白性,则漂白效果减弱,

故答案为:SO2+Cl2+2H2O═2HCl+H2SO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C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D汽车排放的尾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空气污染,故A符合;

B、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产生有毒气体,故B符合;

C、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能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

D、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的气体,故D符合.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杆--防止污染空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气体--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而不是水土流失,故A错误;

B、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能污染空气,故B正确;

C、含磷洗涤剂的使用能使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现象,故C正确;

D、汽车尾气的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Cl2、N2、酸雨

BHCl、O2、N2、粉尘

CSO2、NO2、CO、粉尘

DNH3、CO2、NO、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2不是污染物,Cl2、酸雨不是主要污染物,故A错误;

B.O2、N2不是污染物,HCl不是主要污染物,故B错误;

C.SO2、NO2、CO都是有害气体,烟尘为可吸入粉尘,对人体有害,为污染物,故C正确;

D.CO2不是污染物,NH3不是主要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指出各国应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冶

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

B.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

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使资源匮乏,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起到节能、减排、环保作用,符合题意,故A正确;

B.将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能达到节能目的,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增大能源浪费且增大产生污染的物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起到节能作用,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增大原料利用率,能起到节能、减排、环保作用,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家电网表示促进新能发展和大范围优化配置,是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下列关于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核能发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的SO2和CO2的排放问题

B氢能是洁净的能,具有热值高、资丰富的优点

C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城市照明

D车用乙醇汽油具有提高燃油品质、无二氧化碳排放、燃烧充分等优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核电是清洁能源,可减少火力发电的SO2和CO2排放,故A正确;

B.氢能是清洁能源,氢能可以从水中制取,具有热值高、来源丰富的优点,故B正确;

C.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D.乙醇汽油是由汽油和乙醇(C2H5OH)混合而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届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继续发展核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①正确;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使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②正确;

③减少使用汽车的使用,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③正确;

④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可减少碳的排放,故④正确.

⑤垃圾的处理不能进行填埋处理,而应进行分类处理,故⑤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