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碳循环,甲、乙、丙、丁构成群落,a-h箭头表示循环过程,据图回答:

(1)a所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镁元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2)图示甲同化的总能量M与乙和丙所同化的总能量之和N的大小关系式为:______

(3)乙和丙互相通过气味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丙通过捕食乙,使乙不会出现过度繁殖的局面,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_____增加.

(4)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丁在生态系统中相当于______成分.

(5)如要预测甲中某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特征.

正确答案

解:(1)a所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镁元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甲→乙→丙.

(2)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甲同化的总能量M大于乙和丙所同化的总能量之和N.

(3)乙和丙互相通过气味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丙通过捕食乙,使乙不会出现过度繁殖的局面,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增加.

(4)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丁在生态系统中相当于分解者.

(5)预测甲中某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种群数量特征中的年龄组成.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呼吸作用   1

(2)M>N     

(3)信息传递   物种多样性

(4)具有全球性   分解者

(5)年龄组成

解析

解:(1)a所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镁元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甲→乙→丙.

(2)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甲同化的总能量M大于乙和丙所同化的总能量之和N.

(3)乙和丙互相通过气味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丙通过捕食乙,使乙不会出现过度繁殖的局面,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增加.

(4)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丁在生态系统中相当于分解者.

(5)预测甲中某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种群数量特征中的年龄组成.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呼吸作用   1

(2)M>N     

(3)信息传递   物种多样性

(4)具有全球性   分解者

(5)年龄组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某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如表是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注: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______(填字母).

(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

(3)该表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若干年后该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填发展、稳定、退化),理由:______

(5)如图1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请将A~E和大气中的CO2库填在相应的空白方框内.

(6)如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供给丙,则丙能量增加M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1)能量金字塔的最下面是生产者,由题意分析已知生产者是B,属于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B.

(2)已知生产者是B,而D、B、A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所以D是第二营养级,B是第三营养级,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9÷141=11.3%.

(3)该表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该系统的总输入量是生产者B固定的能量870.7kJ,总呼吸量是13.1+501.3+0.6+79.1+191.4=785.5kJ,总输入量>总呼吸量,有物质和能量积累,所以若干年后该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是发展.

(5)已知B是生产者,而D、A、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是双向关系,B、D、A、C都被分解者E分解,所以填图如下:

(6)根据题意甲×X×20%+甲×(1-X)×20%×20%=M,则甲= kJ.

故答案是:

(1)B

(2)11.3%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发展   该系统的总输入量(870.7 kJ)大于总呼吸量(785.5 kJ),有物质和能量积累

(5)

 

(6)

解析

解:(1)能量金字塔的最下面是生产者,由题意分析已知生产者是B,属于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B.

(2)已知生产者是B,而D、B、A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所以D是第二营养级,B是第三营养级,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9÷141=11.3%.

(3)该表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该系统的总输入量是生产者B固定的能量870.7kJ,总呼吸量是13.1+501.3+0.6+79.1+191.4=785.5kJ,总输入量>总呼吸量,有物质和能量积累,所以若干年后该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是发展.

(5)已知B是生产者,而D、A、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是双向关系,B、D、A、C都被分解者E分解,所以填图如下:

(6)根据题意甲×X×20%+甲×(1-X)×20%×20%=M,则甲= kJ.

故答案是:

(1)B

(2)11.3%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发展   该系统的总输入量(870.7 kJ)大于总呼吸量(785.5 kJ),有物质和能量积累

(5)

 

(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含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甲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其余为消费者,即乙为消费者.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中山市期末)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

D部分死亡羊的质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羊的同化量有一部分被呼吸消耗,A正确;

B、羊的粪便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然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B错误;

C、羊的同化量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

D、羊死亡后,羊的部分同化量流向分解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

A狼和兔

B免和狼

C草和狐

D草和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草,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第三营养级生物→狐,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H代表的是______,在狐狸遗臭、蜜蜂跳舞、蝙蝠捕食、花香引蝶等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______

(2)在图二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假设 E(20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 (E1+E2+E3=3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图三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______年.

正确答案

解:(1)图一中G表示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硫循环和氮循环,H代表的是信息传递,蝙蝠捕食属于物理信息,狐狸遗臭、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

(2)在图二中,鹰捕食狐狸,同时鹰和狐狸都以鼠为食,则鹰和狐狸是捕食和竞争关系;人、食草鸟、狐狸、鹰属于次级消费者;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20000kJ,牲畜、昆虫和鼠属于第二营养级,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E1+E2+E3=3000kJ,则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3)图三曲线中1-10年时λ>1,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则10-20年种群数量下降.

故答案为:

(1)信息传递   蝙蝠捕食  

(2)捕食和竞争   人、食草鸟、狐狸、鹰  15%

(3)10  10-20

解析

解:(1)图一中G表示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硫循环和氮循环,H代表的是信息传递,蝙蝠捕食属于物理信息,狐狸遗臭、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

(2)在图二中,鹰捕食狐狸,同时鹰和狐狸都以鼠为食,则鹰和狐狸是捕食和竞争关系;人、食草鸟、狐狸、鹰属于次级消费者;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20000kJ,牲畜、昆虫和鼠属于第二营养级,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E1+E2+E3=3000kJ,则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3)图三曲线中1-10年时λ>1,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则10-20年种群数量下降.

故答案为:

(1)信息传递   蝙蝠捕食  

(2)捕食和竞争   人、食草鸟、狐狸、鹰  15%

(3)10  10-2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农田生态系统不断输出农产品,因此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A正确;

B、植物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错误;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大熊猫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不足以维持生存,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形式的能量;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通过______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图甲中能量m2主要来自______作用,图乙中______属于图甲中的Ⅲ.

(3)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稳定性越弱.

(4)若草同化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由1:1变为2:1,则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正确答案

解:(1)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图甲中能量m2表示热能,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图乙中猫头鹰和食虫鸟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图甲中的Ⅲ.

(3)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4)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1: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草的能量为X×10×10+X×10×10×10=550X;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2: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Y,则需要草的能量为Y×10×10+Y×10×10×10=400Y.由于草同化的能量不变,即550X=400Y,因此≈1.38,即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1.38倍.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呼吸    猫头鹰和食虫鸟

(3)抵抗力    恢复力

(4)1.38

解析

解:(1)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图甲中能量m2表示热能,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图乙中猫头鹰和食虫鸟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图甲中的Ⅲ.

(3)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4)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1: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草的能量为X×10×10+X×10×10×10=550X;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2: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Y,则需要草的能量为Y×10×10+Y×10×10×10=400Y.由于草同化的能量不变,即550X=400Y,因此≈1.38,即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1.38倍.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呼吸    猫头鹰和食虫鸟

(3)抵抗力    恢复力

(4)1.38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0%

C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生产者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被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生产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A错误;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

C、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正确;

D、生产者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活跃化学能,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表示______,乙表示______丙表示______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②和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______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______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

正确答案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O2

光合

呼吸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O2

温室效应

解析

解:(1)图中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分解者,丙表示生产者.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②和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CO2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CO2 光合    呼吸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O2 温室效应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