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
- 共571题
房地产市场需求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房地产需求总量调研
B.房地产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调研
C.房地产消费动机调研
D.房地产销售动向调研
E.房地产消费者购买意向调研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定,允许公司出售经政府许可但未用完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给其他公司,这种做法称为( )。
A.产权交易
B.用者付费
C.内部市场
D.放松管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产权交易基于这样的假定:市场通常是最有效的配置工具,政府通过产权拍卖,在没有市场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建立起市场。政府通过一定数量的为消费者指定的资源和可转移的产权而建立起市场,这可以创造人为的稀缺,并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用者付费是指政府对某种物品、服务或行为确定“价格”,由使用者或行为者支付这种 费用,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来。 内部市场是将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政府部门人为地划分为生产者和购买者两方,这样在政府组织内部就产生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色。一个政府可以雇佣或付费给其他政府以使提供公共服务。 放松管制,就是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公司出售经政府许可但未用完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给其他公司即属于产权交易。
李某是从事建材销售的个体户。不久前,他收到一名老客户王某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公司最近会大批量购进本地板。为了储备充足的货源,李某遂向某木地板生产企业购进了大量不同型号和品种的木地板,不料当年由于一种新型替代材料的出现导致木地板滞销,王某等老客户也纷纷选择了新材料,李某所购的木地板存货则无人问津。则李某购买木地板的行为:
A.是有效行为,因为该行为效力与木地板市场行情之间无内在联系
B.是有效行为,因为李某对行为虽存在误解,但意义并非重大
C.是可撤销行为,因为李某对行为后果存在重大误解
D.是无效行为,因为李某购进木地板是受到了王某的误导,其意思表示不是真实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点是对重大误解的理解。《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但依照大陆法的理论,重大误解不包括动机误解。本题中,李某的误解属于动机误解,不为重大误解。其购买木地板的行为有效,A项正确。
假设有A、B两家公司,其资产性质完全相同,经营风险也一样,两家公司每年的息税前收益都为100万元。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所有的净收益都将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A、B两家公司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同。A公司全部采用股权融资,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为1000万元,则股权资本的投资报酬率为10%;B公司则存在一部分的负债,其负债价值为400万元,负债的利率为5%,假设B公司剩余的股权价值被低估,为400万元,则B公司总的市场价值为800万元。问市场是否存在套利机会请作说明。
正确答案
假设有A、B两家公司,其资产性质完全相同,经营风险也一样,两家公司每年的息税前收益都为100万元。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所有的净收益都将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A、B两家公司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同。A公司全部采用股权融资,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为1000万元,则股权资本的投资报酬率为10%;B公司则存在一部分的负债,其负债价值为400万元,负债的利率为5%,假设B公司剩余的股权价值被低估,为400万元,则B公司总的市场价值为800万元。问市场是否存在套利机会请作说明。
解析
[解] 市场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下面的交易实现这一无风险套利行为:卖空1%的A公司的股权,买入1%的B公司的股权和债权。下面解释为什么这一交易过程会使投资者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得到额外的收益。
(1)交易发生时
该投资者卖空1%的A公司股权可以获得的收入为1%×1000=10(万元);买入1%的B公司的股权和债权所需要付出的资金为(-1%)×400+(-1%)×400=-8(万元)。因此,在交易完成时,投资者获得的净收益为10-8=2(万元)。
(2)未来的每年
由于该投资者卖空了1%的A公司股权,相应地他要承担起偿付这一部分股权的股利的义务,因此该投资者在未来每一年都要付出的现金为(-1%)×100=-1(万元)。另一方面该投资者买入的1%的公司的股权和债权使得他每年都可以获得1%×(100-20)+1%×20 =1(万元)的股利和利息。
由此可见,该投资者在当前通过这样一笔交易可以获利2万元;同时在未来的每一年他获得的股利和利息又刚好可以弥补其承担的股利偿付义务。这名投资者并不需要为他当前的收益承担任何风险。这一交易过程所产生的所有的现金流如表1所示。
1990年,张某将其研究数年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申请国家专利,经审查张某的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被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由于该专利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侵犯张某专利权的情况也比较多,下列哪一项属于侵犯张某专利权的行为
A.张某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后,甲未经张某许可,将该产品出口到 A国
B.2000年,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并销售了一批不知道是未经张某许可而制造的专利产品。在得到张某通知后,乙仍然继续销售其库存的该侵权产品,直到库存清空为止
C.2006年,某厂厂长丙为了打开产品销路,未经张某许可,指令工人将张某的该项发明用于生产产品进行销售,并获利若干
D.某大学教授丁授课时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了该专利技术,并收取讲课费若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
[解析] 四个选项中,有的属于侵权行为,有的则是合法使用。参见《专利法》第11条、第63条。注意B项,《专利法》第63条第2款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乍一看,B项似乎属于这种情况,但是该规定的立法用意是为了赦免善意侵权者,乙在得到权利人通知后仍然在继续实施侵权行为,此时已非善意,因此B项当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