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是

A西咪替丁

B雷尼替丁

C奥美拉唑

D哌仑西平

E丙谷胺

正确答案

C

解析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药,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可逆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对组胺、五肽促胃泌素、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A手术

B抗酸剂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铋剂

E联合治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老年男性患者,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提示幽门管溃疡。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容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较多。而铋剂、抗生素、联合治疗主要应用于Hp相关胃炎治疗。故选A,手术治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错误的治疗是

A使用H2受体拮抗剂

B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C经胃管灌注止血药物

D胃镜下止血治疗

E行胃壁切开电灼止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治疗包括:内镜下止血,经胃管或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注入垂体后叶素或血管收缩剂,生长抑素,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止血手术:缝合法止血、胃切除术,而不能行胃壁切开,会加重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胃溃疡常好发于

A贲门部

B胃底部

C胃大弯

D胃小弯

E胃体后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和胃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53岁,胃溃疡病史7年近半月来症状加重,1 小时前突发穿孔,且全腹症状逐渐加重,最佳治疗方法是

A非手术治疗

B穿孔修补术

C常规胃大部切除术

D全胃切除术

E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胃溃疡外科治疗的适应证:①经短期(4~6周)内科治疗无效或愈合后复发;②较大(直径>2.5 cm)或高位溃疡;③不能排除或已证实有恶变者;④以往有一次急性穿孔或大出血者。该病人年龄53岁,有7年胃溃疡病史,突发穿孔,且全腹症状逐渐加重,最佳治疗方法是胃大部切除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原因是

A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B脑外伤

C乙醇

D幽门螺旋杆菌

E严重烧伤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是损害胃粘膜上层,B和E是应激性溃疡,C为破坏胃粘膜屏障。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角溃疡

B十二指肠球溃疡

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D幽门管溃病

E胃体溃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患者反复上腹部疼痛,多于餐后发作,且频繁呕吐,故考虑为幽门管溃疡引起幽门管粘膜水肿,幽门管腔减小,故餐后频繁呕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球后溃疡的正确描述是

A多发生在距幽门2〜3cm以内

B指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

C易并发出血

D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E内科治疗效果好

正确答案

C

解析

球后溃疡常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近端的后壁,右上腹和背部放射痛更多见,易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6岁,反复上腹痛、反酸3年,进食后加重,空腹减轻。可能的疾病是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十二指肠后溃疡

D十二指肠炎

E胃黏膜脱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胃溃疡的疼痛特点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为:疼痛-进食-缓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3岁。胃溃疡穿孔保守治疗24小时,拟行手术治疗。1年前因为溃疡穿孔行修补术。其手术过程中处理错误的是

A从原切口进入

B全身麻醉

C胃大部切除术

D甲硝唑及生理盐水灌洗腹腔至清洁

E放置腹腔引流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穿孔时间较长,不宜行胃大部切除术,只能行穿孔修补术。

下一知识点 : 胃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