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如图所示。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不考虑高空处稀薄气体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M点的机械能大于在N点的机械能

B卫星从M点到达N点的过程需克服万有引力做功

C卫星在M点需要向后喷气才能获得动力到达N点

D卫星在M和N点的速度都小于7.9km/s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卫星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卫星从M到N点,万有引力做负功,即克服万有引力做功,故B正确.C、卫星从M点到N点可以无动力飞行,故C错误.D、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所以在N点的速度应小于7.9km/s,但是在M点的速度大于7.9km/s,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卫星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易错点

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知识点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7.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飞行轨道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在P点调整后进入环月圆轨道,再调整后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最后由近月点Q沿抛物线下降,于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虹湾成功软着陆。在实施软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离月球表面4m高时最后一次悬停,确认着陆点.已知嫦娥三号总质量为M在最后一次悬停时,反推力发动机对其提供的反推力为F,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的P点加速,才能进入环月椭圆轨道

B月球的质量为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运动至P点和沿圆轨道运动至P点时,加速度相同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7.太空探索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科技竞争焦点。我国的载人航天已经取得了成功,探月计划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进程中。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线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为

B地球的质量为

C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18.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

(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

(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a.月球的质量M;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正确答案

解:(1)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

(2)

a.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

月球的质量

b.质量为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7. 太空探索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科技竞争焦点。我国的载人航天已经取得了成功,探月计划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进程中。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线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为

B地球的质量为

C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