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共2171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共2171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北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为     山脉,其以东的自然带是             带。

(2)B地东部的自然带是      带,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      

(3)C地为     盆地,其自然带是             带。

(4)A-C的变化,体现了大陆自然带的     地带性规律,这种分布规律主要以    条件为基础的。

(5)C北侧的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这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       状况差异很大。

(6)C处盆地四周出现的环状绿洲,应属     地带性。

正确答案

(1)大兴安岭  温带落叶阔叶林 (2)温带草原  内蒙古高原  (3)塔里木 温带荒漠  (4)经度  水分 (5)垂直  水热 (6)非

该题以我国北部地区图为切入,考查了自然带分布规律在我国的具体表现。A为大兴安岭,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分界线;B为内蒙古高原,C为塔里木盆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移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A城过境,请预测A城未来72小时的天

    气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而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B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请结合地理环境的基

    本规律,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并推测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还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然后出现阴雨天气,气压降低;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

    有所降低。

(2)C城市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草甸位置越高,食草动物攀爬得也越高,符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随着气温升高还会出现的现象有:雪线上升;山地冰川融化,面积减少;山地上部发生土壤侵蚀,土

    层变薄;发源于B山的河流上游在冬春季节水量增加明显;出现新的湖泊。(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到下列相关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曾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

材料二:

(1)就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试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青藏高原隆起与“5·12”汶川特大地震之间的关联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

    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研究(凡提及青藏高原对气候、大气环流、

    地理环境整体性影响的均可)

(2)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高原季风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一致,使东部地区①夏季风增强,

    降水增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②冬季风增强,冬季气温更低,气温年较差增大。

(3)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并向东挤压;(高原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断层;)汶川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一

    个断裂带上。(地壳运动的能量不断积累,在汶川剧烈释放,形成强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A、B两处中_________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

    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5)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不定选)

[     ]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内力作用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正确答案

(1)褶皱;背;向

(2)A

(3)①;②;②;③

(4)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5)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易导致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 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社团成员们发现,有许多地点经度或纬度相近,但自然现象却差异明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按要求补充下表中内容。

(2)社团成员们调取了①地7 月10 ~13 日气象资料统计表(见下表),请写出该时段影响①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门答腊岛素有,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见下表

(2)冷锋;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

(3)西( 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4)苏门答腊岛位于多火山地震带(或板块交界出),导致周边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地形崎岖,坡度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左)及南美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右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基多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南美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征:四季如春,气候温和;10月~次年4月(5月)为雨季。成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势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带向低纬延伸。

(3)①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②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③山脉东侧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市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分别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区域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甲图所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并简述该区域河流径流的变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分析说明新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图和乙图资料,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补给水源:(高山)冰川积雪融水。变化特征: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季节性河流);年际变化小;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

(2)深居内陆,周围山岭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多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多荒漠;气候干旱和植被稀少导致土壤发育程度低。

(3)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山麓冲积地带,地势较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

        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填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

         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和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

         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地带分

         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正确答案

(1)整体

(2)西风带;西南风,风向略。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纬度;热量;干湿度;水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绿洲”与“沙漠”对大气湿度、降水影响的不同。

    绿洲是沙漠中通过地下水、积雪、冰川融水等灌溉形成的一种景观类型。沙漠中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但其中的绿洲,由于土壤湿度大、蒸发和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比较多,空气湿度比较大,降水也比较多。含水量大的土壤热容量比较大,并且蒸发和蒸腾会对热量进行调节,所以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小。灌溉后的土地也会起到同样的效应。

正确答案

(1)准备实验用品:两只大塑料瓶(带有瓶盖),100瓦白炽灯泡两只,湿度计一支,干燥土壤、湿润土壤若干。

(2)设计

①把两只大塑料瓶分别装于燥土壤和湿润土壤半瓶放在一起,测量瓶中空气湿度值,并作记录。

②拧紧两瓶的瓶盖。

③将两只通电后的白炽灯泡分别置于两只塑料瓶的一侧,照射10分钟。

④关掉白炽灯泡,观察并再次记录两只瓶中空气的湿度。

(3)进行问题研讨你通过两次数值的对比,能发现什么问题?并作何解释?

(4)得出实验结论

①现象:用白炽灯泡照射10分钟后,装湿润土壤瓶子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大,而装干燥土壤瓶内的空气湿度基本没有变化。

②结论:土壤干湿度的大小会影响近地面空气干湿度,即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变化,从而影响大气降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般说来,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图为小尺度范围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的关系。

(3)你认为保护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____。

(4)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你把这些变化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正确答案

(1)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

(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恢复①处的植被

(4)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

地下水:水位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以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

         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

         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

         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腐殖质层、_________、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E、G;A

(3)枯枝落叶层;淋滤层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

(5)温带荒漠;缺水

(6)降水量少于蒸发量;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

    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

    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否则不得分)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整体性;生物(植被)

(2)C;A;B;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