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两会上,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下,国家考虑将对太阳能汽车给予补贴,补贴力度不小于锂电池补贴方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补贴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可示意为(Y表示价格,X表示需求量,实线表示补贴前消费量,虚线表示补贴后消费量)( )
2.2017年3月8日,某校为全体女教师打造了一个“女神节抽奖有惊喜”活动,小李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抽取到以下“惊喜”:
①面值为10元的“顺风券”一张,可抵扣10元车费
②20000元的理财保险一份,收益率为5%,期限3天,到期后本金还给学校,收益则在一周内取现
③金额为3.80元的红包3个
④“奶牛梦工厂”折扣券一张,购物满100元享受8.9折优惠
在该活动中,小李老师收获实际收益(金额以人民币为单位)最大的是( )
4.2016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青岛海尔整合通用电气下属家电业务相关资产,金额达351亿,打造家电行业全球领导者;美的集团斥资292亿收购德国KUKA公司94.55%股权,进入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基于( )
①适应贸易全球化趋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
③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企业跨国经营步伐
5.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法制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 )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②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具有立法职能 ③公民可以通过社会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7.2016年是中国外交空间开拓之年。我们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中有进,努力维护周边睦邻友好大局,深入拓展发展中国家朋友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国际形势的风云激荡中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国际格局的加速演进中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③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④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10.教育部发文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14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8年抗战到14年抗战中认识的变化说明
①史学家的探索实践是推动全面抗战认识变化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总在不断被推翻中向前发展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增长率6.7%,较去年略微下降。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51.6%,相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平均高出第二产业20%。由此推断( )
①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②第三产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
③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略微减少
6.我国有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因而要对民族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要厚爱一分”。这要求( )
①给予民族贫困地区更多的自治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督促相关国家机关落实民族政策
③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④政府完善和实施好差别化支持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11.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对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打造体现了(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
②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2.漫画《拆东墙、垒西墙》揭示的哲理是( )
①官员干部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②只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的面对公义与私利作出不同选择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8-9题。
8.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人在传承“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宇宙观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谣、谚语等。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对二十四节气的继承是发展文化的必要前提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之一
9.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域气候条件存在差异,“二十四节气”在各地也有不同表述。有关于春分的农谚,华北地区是“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华南地区则是“春分在前,斗米斗钱”。这体现了( )
①不同地区的农业总结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对“春分”的不同描述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④对“春分”的不同描述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新常态之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粮食进口量也不断增长,不少国产粮食严重积压。我国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农业资源长期透支,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持续。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使农业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材料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13.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紧迫性,(6分)并提出合理建议。(8分)
1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怎样才能在方向性问题上不出偏差、不犯颠覆性的错误?(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合理性,其中许多人文故事、哲学思想、典章文稿,之所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不仅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还蕴含着宝贵智慧和正确的价值理念。
曾经,我们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盲目追寻西方文化。年轻人热闹地庆祝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中国的元宵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要面对彼此之间的冲突,也要共同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挑战。不同民族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加强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价值。
开放的中国在品尝别人带来的文化快餐时,不应忘了备好自己的文化盛宴去款待客人。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独特气派。
1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应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16.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的关系。(12分)
17.“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自信的民族不能没有偶像。”请你给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偶像”下一个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4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