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以下现象能够体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党的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党对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领导,也将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体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指向未来互联网发展,影响广泛,但选项本身不涉及“政治”,不符合题意;B项属于体育或者文化,跟经济政治无关;D项属于政治和文化,不涉及经济。
考查方向
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通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通常从两个方向命题,经济的决定作用、政治的反作用。
解题思路
1.首先明确政治和经济现象,互联网、冬奥会,不属于政治现象;阅兵式不属于经济现象。2.明确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意在政治促进或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分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象,同时要求准确解读选项涉及的内涵,例如A项可能涉及一些经济政治,但影响内容宽泛,指向性不具体。
知识点
2.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三次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如果某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当地人大代表,可以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任免权是人大的权力,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主体不对;C项内涵属于提案权,人大代表不谈调查权;D项决定权也是人大的,不是人大代表的。人大也无权统筹当地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B项正确表明人大代表的权利,体现人大对政府的监督,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这是一个模拟角色、政治参与的试题。考查人大的四权与人大代表的四权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属于教材重难点知识。考查频率较高,主客观题都有涉及,应准确、深刻理解,熟练运用。
解题思路
1.准确获取题干材料信息,主体有人大和人大代表两个,主题是“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角色定位—-人大代表。主体之间关系:人大(代表)与政府。
2.明确人大代表四权: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排除人大四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比对选项与材料,材料属于通过人大代表的质询权,实现人大对政府的监督,确定正确选项。
易错点
1.混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权与人大代表的四权。
2.不能准确解读这些职权的内涵。尤其是人大四权中的“立法权”和“决定权”
知识点
4.“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词“集体议事” 、“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强调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A项只体现出“集中”,而没有体现“民主”;B项是指最终目标,但既没有反映“民主”,也没反映“集中”;C项只体现出“民主”,而没有体现“集中”; D项“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正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表述正确,也复合材料主旨。
考查方向
“民主集中制”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之一,我国的的根本制度,教材重点知识,主客观题都可能考查到。
解题思路
1.准确把握材料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二是“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概括出“民主集中制”。
2.正确解读四个选项内涵,找出体现民主集中制的选项。
易错点
民主集中制的全部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只有民主或者只有集中,都不叫民主集中制。
知识点
6.关于反腐,习近平指出:我们惩治腐败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惩治这一手始终不能软。要保持政治定力,持续强化不敢腐的氛围,使有问题的干部及早收手、收敛,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遏制腐败,需要对权力进行监督,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切入点在于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A项是权力机关的监督;B项中的“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的监督属于民主监督,符合题意要求;C项属于司法监督,不符合题意;D项属于党纪监督,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监督体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抓准材料切入点: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
2.比较不同监督主体,明确不同监督形式的性质。
易错点
这个知识点得区分清楚一下几点:
1.国家机关内部监督和国家机关外部的监督
2.政府部门内部的监督和政府部门外部的监督3.有强制力的监督和没有强制力的监督。
知识点
3.《琅琊榜》热播,麒麟才子”火了。新华网网评《跟“麒麟才子”学用人之道》,指出梅长苏“得之可得天下”之才在于其识人之深、用人之准。文章以梅长苏选择辅佐靖王、物色沈追、蔡荃等事件,指出他的用人之道是“以德为先、选贤用能、公道正派”。并强调,这些剧中为官用人之道也应该成为当下党员干部的自觉坚守,这表明要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关键句是“以德为先、选贤用能、公道正派”,切入点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要求。A项中“清正廉洁”,是对为官者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要求较高,指向党政领导干部。这两点符合试题材料中对相关主体的要求,应选;B项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对国家公务员来说,这个要求太低;C项是对公务员的一般要求,只体现了“能”,而不体现“贤”,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是对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 连“能”都不足,更不体现“贤”,不符合材料要求。
考查方向
考察指向不是很具体的某一内容,与“政府的责任”等知识相关。
解题思路
1.读懂材料在信息:用对人很重要,选人标准“以德为先、选贤用能、公道正派”,材料涉及的主体“国家公务员”.
2.准确解读四个选项,干肢对比。
易错点
本题题干材料较长,抓准关键词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很重要。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深刻理解材料以及四个选项的具体内涵。
知识点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形象地比喻: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也要“把权利放出笼子”。这一比喻概括地说,就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词是“权力进笼子”和“权利出笼子”前者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后者指公民的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使公权力受到制约,因而不会被滥用,这要考法制;公民权利正确充分行使,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意。A项两个方面都体现了,符合题意;B项“对敌专政”与材料内涵不一致,材料讲“民主”,丝毫不设计“专政”;C项“以德治国”与材料内涵不一致,材料中没有这个意思;材料涉及公民权利,但没有公民义务,D项内涵与材料不一致。
考查方向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发扬民主,推进依法治国,这是近年的常规热点,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核心。作为时政热点和教材重点相结合的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解题思路
1.正确理解被 “关进笼子的权力”与被 “放出笼子的权利”。
2.将四个选项各自的两方面内涵与材料两方面内涵对照比较。
易错点
材料内涵涉及两个方面,四个选项也都是两个方面的结合,有些迷惑性。BCD项都有可能错选。
知识点
7.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关键词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A项和B项都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行使权利,不符合题意;C项人民政协是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但不是直接行使权利的渠道;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是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以只有D项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内涵,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渠道。
解题思路
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按照材料要求,首先排除AB两项;然后比较C项和D项。
易错点
分清直接行使的权利(前述);由人大代表代表行使的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行使的权利: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有序参与;基本政治权利: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等等知识。
知识点
8.宝山区举行了一次公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对政府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丁参加了市政府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甲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民主决策”无直接联系,A项与题意不符;乙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了民主监督,而非参与基层民主管理,B项与题意不符;丙参加的是直接选举,只能是县乡两级或者是市辖区的人大代表的选举,所以C项符合题意;丁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了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监督,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1.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四项内容比较。
解题思路
1.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甲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乙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了民主监督,丙参加的是直接选举,丁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了民主决策。
2.准确把握四个选项的具体内涵,逐一对照材料做出选择。
易错点
1.公民行使政治权利与有序政治参与可能混淆
2. 区分不清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四项途径。
3.人大代表的选举与民主选举的内涵区分不清。
知识点
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跨越66年的“世纪握手”,这是大陆与台湾最真切的拥抱,也是双方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出的最强音。“习马会”显示两岸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使两岸关系推展到一个的新境界。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要求找出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A项是我们主张的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方式和途径,而非和平发展的基础;B项是指实现和平统一的政策,而非和平发展的基础;C项是实现和平统一、和平发展可采取的作为,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承认并坚守“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实现两岸统一,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所以D项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前提、可采取的措施等。
解题思路
明确材料要求,分析四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与和平统一的政策容易混淆
知识点
10.“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政府国家关系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就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和为贵”强调“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和谐相处”等;属于处理对外关系的行为准则。A项侧重按照本国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他国的干涉,与题意不符;B项强调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和平共处,,与题意相符,是应选项;C项说明我国外交政策宗旨与当今时代主题相一致,内容很宽泛,比题干“和为贵”的内涵要丰富的多。因而不具有针对性;D项属于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对不同国家交往中有所区别。并非处理对外关系的行为准则,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
解题思路
1.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读懂“和为贵”的含义。
2.准确回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
3.干肢对比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1. 对“和为贵”的理解。
2.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之间容易混淆。
知识点
1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参政权,以下不属于民主党派参政权的有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材料要求选出“不属于民主党派参政权的”内容。B、C、D项都正确指出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因而不符合题意要求;A项错将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表述为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一字之差,提升了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符合我国实际。因此A项本身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要求,是正确选项。
考查方向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
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准确回忆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点的相关知识。
2.看准试题的切入点,要求选的是“不属于”的。
3.干肢对比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参加还是参与国家政权
知识点
15.下列能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改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的是能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改措施。A项直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简介促进居民消费,不符合题意;B项会导致汽油等成品油价格上升,居民对汽油的消费会减少,会减少居民消费,而非促进居民消费;C项措施引起汽车价格下降,居民购车积极性上升,进而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符合题意;D项措施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不是促进居民消费。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国家宏观调控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解题思路
1,抓住材料关键词“直接”,
2.明确影响的主体是“居民”消费
3.影响的作用是“促进”,而非“阻碍”。
4.这样详尽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因主体不对,排掉A项和D项;再因促进而非阻碍排掉B项。
易错点
1.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区分不清易导致错选
2.看不准材料主题---“居民”,可能错选A项。
知识点
16.自2015年11月12日新版百元人民币发行以来,被戏称为“土豪金”的新版人民币在日常消费时受到谨慎对待。由于多数商用点验钞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升级,无法有效识别新版人民币,部分商户甚至拒收新版人民币,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特别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收新币。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要求是因为
正确答案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收新版人民币,是因为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国家法律保障人民币的流通与使用,拒收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所以A项正确;C项表述错误,人民是纸币,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因此纸币没有含金量;D项表述本身正确,但跟材料无关。B项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B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c项本身表述错误,人民币是纸币,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含金量;D项表述本身正确,讲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但没指出央行不许拒收新币的原因。
考查方向
纸币的含义、地位;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性质等知识
解题思路
1.明确材料意思
2.了解纸币以及人民币的地位、本质
3.了解纸币本位制度的含义
4. 懂得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职能。干肢对照,做出选择。
易错点
1.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职能不了解可能解答失误;
2纸币以及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不清可能导致错选。。
知识点
18.按照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各地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7月3日,全国共有14个省市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到了2020元和2030元,均超过2000元。这一调整旨在
正确答案
解析
“最低工资”一般属于初次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旨在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A项和C都属于再分配,和材料内涵不一直,不应选;D项中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客观上可能拉大收入差距,不一定能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等知识,属于近年来的常规热点主客观试题中考查该知识点的频率都很高,应高度重视。
解题思路
1.领会材料内涵
2.舍弃材料中数以再分配的选项
3.找准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易错点
1.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企业中的分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所得、生产要素收入、财产性收入、最低工资等一般属于初次分配;来自财政分配取得的收入,例如转移性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等一般属于再分配。
2.区分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知识点
19.2015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会上李克强强调,要发挥财政、货币、产业、价格等政策的作用,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找准平衡点,稳定市场预期。要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国家应实行的财政政策及其影响的传导机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应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非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正确选项只能是A项或者C项。AC两项比较,C项表述本身错误,“货币供应增加”属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因此正确选项应是A项:扩张性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增加,有利于扩大国内总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考查方向
宏观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逆风向”知识。
解题思路
1.回忆“逆风向”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形势低迷,货币政策就宽松,反之则是从紧。因此排掉B项和D项。2比较A项和C项,C项本身错误,因而选择A项。
易错点
1,财政和货币政策区分不开
2.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导致传导过程正误看不出来。
知识点
11.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英双方达成的成果有59条,涵盖政府间合作、商业、投资、金融、人文交流等方方面面。无论从英方还是从中方看,两国合作都有非常高的“含金量”,两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英关系的发展是基于双方[
正确答案
解析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本身表述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C项本身表述不当,合作的目的是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D项表述不符合当今国际关系的实际。当今总体国际局势不紧张。
考查方向
国际关系相关知识。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冲突的根源等。
解题思路
1.正确解读材料信息。
2.抓住材料的切入点。
3.正确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
易错点
当今国际社会各种“伙伴关系”,它不同于“结盟关系”,二者之间容易混淆。
知识点
13.在中国,一个正式词语如果衍生出各种缩略语,往往是某件事物成为公众关注点的标志。 “全马”(全程马拉松)“半马”(半程马拉松)“上马”(上海马拉松)……类似“跑马”表述在朋友圈和各种健身软件中高热不退。按这个标准衡量,马拉松已成为全民健身热中最热络运动之一。“跑马热”的根本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词是“根本原因”。A项是对我国未来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指导性意见,而非“跑马热” 的根本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上决定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消费结构改善,由满足生存需要到满足发展需要,体育消费热兴起。正确揭示了“跑马热” 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C项带动“跑马”产业的发展,是“跑马热”的结果,而非“跑马热” 的原因;D项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对“跑马热”现状的概括,而非“跑马热” 的根本原因。
考查方向
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解题思路
1.读懂材料体育产业兴起,体育消费增加,表明消费结构改善。
2.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质量和水平提升,根本原因只能在于经济发展。
易错点
1.区分生产和消费。
2.读懂材料“跑马热”属于哪种消费类型。
知识点
14.下图反映的是我国人口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表述本身前后矛盾,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只会短缺而不会充足;B项符合题意,图示表明2010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人口红利必然逐步消失。C、D两项属于人口政策,是根据图示信息做出的推断,而非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
考查方向
我国的人口状况与人口政策。
解题思路
1读懂图中的3条线和一个拐点。
2.明确选项属于图中直接读出的信息,A项和B项属于图中直接读出的信息;还是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的东西。C、D两项属于推断,排除。
3.比较A项和B项,A项本身错误,因而选择B项。
易错点
1.材料信息读不准确。
2.试题要求是从图示中“可以得到的信息”,还是可以推断出的内容。
知识点
17.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再次下调,这是2015年第五次下调。下表是存款基准利率的5次调整的情况:
如果有一笔5万元的人民币现金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10月25日存入会比3月2日存入利息少
正确答案
解析
银行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据此3月2日存入利息为50000X2.50%X1=1250元;10月25日存入利息为50000X1.50%X1=750元,两相比较1250-750=500元。所以答案是C。
考查方向
银行利息的计算。
解题思路
1.读懂材料,区分不同时间段的利息率变化
2.运用利息率计算公式正确运算
3.明确材料切入点没要求是10月25日存入会比3月2日存入利息少多少。
4.不能少了最后一步计算即10月的减去3月的。
易错点
1.银行利息计算公式记忆不准
2.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分不清,可能导致算对而选错。
知识点
20.进口牛奶售出300个集装箱、美国好奇纸尿裤售出80万包……2015年“双11”天猫国际有232个国家参与,物流订单量达到4.67亿。开场仅10分钟就售出来自41个国家的2605个海外商品,海外消费两小时突破1000万元。美、日、韩、德、澳成为进口成交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这一现象表明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解读材料错误,方向相反,材料中意思是我国居民网购国外产品,而非外国居民购买我国产品。是国外买家拓展了我国市场,而非中国卖家拓展海外市场。B项中“我国比较优势”在材料中没有丝毫表现,内涵与材料不一致;材料中“双11”促销活动的国家参与数、短时间内跨国网上交易量等,都表明世界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发展。所以C项是材料表明的,属于应选项;D项不符合当前世界市场实际,也不是材料表明的。
考查方向
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发展、贸易全球化等知识。
解题思路
1. 准确概括材料内涵,外国居民大量网购外国商品。
2.准确解读四个选项内涵。
3.干肢对照选出正确选项。
易错点
1,能否准确概括材料内涵。
2.区分国外产品占领了我国市场,还是我国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
知识点
21.2015年10月21日中国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宣布,就共同修建和运营英国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达成战略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核电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核电企业开展跨国投资经营表明我国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表明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开放水平提高。A项中“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表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是材料所表明的。B项“提高区域抗经济风险能力”不是材料表明的内容,尤其是“区域”二字。C项讲的是“引进来”,材料意指“走出去”.方向相反。D项属于中国“智造”“走出去”表明我国“走出去”水平提高,正式材料所表明的道理。
考查方向
国内内宏观经济形势与我国对外开放的状态、“引进来”与“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
解题思路
1.材料中“零的突破”表明“走出去”达到一个新高度。
2.据一的理解,首先舍弃A、C两项。
3.对比B、D两项内涵,最终舍弃B项。
易错点
1.区分不清“引进来”与“走出去”。
2.弄不懂“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区别。
知识点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围绕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提出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A项符合题意;B想属于哲学基本派别,不符合题意;C项是哲学的另一个对子,围绕着世界的状况怎么样问题,形成两大对立面。属于哲学一个对子,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D项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做出不同回答,因而产生的分歧,区分意识是否可以正确反映物质,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
考查方向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哲学两大对子、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不同回答所表明的立场等等知识。
解题思路
1.确材料指向:哲学基本问题。
2.按照材料要求,逐一对照四个选项。
易错点
1混淆哲学基本问题.
2混淆哲学基本派别与哲学两大对子。
3.混淆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不同回答所表明的立场。
知识点
2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①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正确答案
解析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某一物质----原子,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②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等同于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气;③项把理作为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排序应该是B.②-①-④。
考查方向
1.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2.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区别。
解题思路
1.明确材料要求
2.逐一弄懂四个选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派别或者唯物主义哪种形态。
3.按照要求排序。
易错点
①②③混淆,分不清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知识点
25.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中的“平衡”都蕴含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哲学道理。所以A项符合题意;B 、C两项与材料内涵完全不同,不符合题意;D项内涵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而材料指向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内涵不一直,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这个知识点一般在客观题中出现。
解题思路
读懂材料并正确概括出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答题的关键。
易错点
区分不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就可能发生错选。
知识点
26.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创想”(ideate)——不断想出新的方法来不厌其烦地观察和解读同样的信息和数据,并从中得出越来越深入的结论。他们还要学会试错(risk faliure)——在反复的提出观点—验证观点—推翻观点中不断前行。杰弗里·雷蒙的话表明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关键词:“创想”、 不厌其烦、试错、反复、不断前行。1.四个选项本身表述都是正确的2.材料的主旨是从认识反复性中不断追求真理,所以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查方向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追求真理等知识。
解题思路
1.仔细研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2.依据材料的主旨,准确对接教材知识。
3.干肢对比,找到最能表明材料内涵的选项。
易错点
1.材料信息解读不准确,对接不准教材主干知识。
2.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对材料信息也就解读不准。
知识点
27.“科学家是天生好奇的人,他们试图去发现许多观察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家是有耐性的人,因为自然界在缓慢的展示着它的奥秘。科学家是认真仔细的人,他们必须经常验证他们的结论,他们十分清楚:科学的解释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他们常常是暂时的。”科学家具有天生好奇的品质,以下不能表明这种优秀品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不能表明这种优秀品质的”。材料表明了科学家运用抽象C项思维,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的精神。A项B项C项D项,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因而不是提议要求的;C项表述错误,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为事物本身具有,科学家不能创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因此不能表明材料所指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属于应选项。
考查方向
现象和本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的特点等知识,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涵盖认识论、辩证法等知识。
解题思路
1,认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明确材料内涵表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明确问题的切入点为反向选择。
3.准确解读四个题肢,明确C项否定了联系客观性吗,因而不能表明材料所指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易错点
1.看不清设问中的反向思维,因而可能直接排掉C项这个应选项。
2.对联系客观性特点理解不到位,因而不能正确解读材料和C项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28.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有两个关键句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因此界定材料主要蕴含的哲理是关键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项体现这一观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但与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的哲学道理不一致,所以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两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解题思路
1.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明确材料限定的角度和范围。
2.读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3.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蕴含的哲学道理。
4.干肢对照,做出选择。
易错点
1.抓不住材料的关键句,可能读不准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2.看不清材料限定的角度或范围:“唯物辩证法”,就可能干肢对接失误。
知识点
30.清代诗人袁枚说:“不学古人,法无一不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近代画家张大千说: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袁枚的可以这样理解:不学习古人,好像没有什么可以依照的;如果完全像古人一样,哪里还有自我的东西? 张大千的很明显:既要学古人,又要有自己的独创。二者都强调对古人的东西既要肯定也要有否定即辩证否定。所以D项正确;C项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符合题意;A项和B项豆浆的是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如何正确的肯定和否定,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要“扬弃”。
解题思路
1.深刻理解材料内涵,抓住二者的共同要求即对古人的“扬弃。
2.读懂四个选项意义A、B两项是从同一个角度讲的;C、D两项是从零一个角度讲的。
3.舍弃A、B项,比较C、D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材料读不准,可能导致划分不清肯定、否定的关系和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之间的界限;不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因而无法区分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知识点
29.“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动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有内涵的哲学寓意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A项蕴含整体与部分关系哲理,不符合题意;B项蕴含的哲理是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蕴含事物的发展,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或者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留,都不符合题意;D项蕴含量变引起质变道理,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属于成语典故之类的哲学客观题。这类题寓意深刻,材料不易理解。
解题思路
1.读懂材料并明确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一点一滴进行量的积累,两边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的变化。
2.逐一解读四个选项中蕴含的哲学寓意。
3.对照比较,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1.材料可能读不懂。
2.解读不出或者解读不对材料中蕴含的哲学寓意。
3. 解读不出或者解读不对选项中蕴含的哲学寓意。
知识点
2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这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限定的范围是“辩证唯物论道理”,B、C两项都属于唯物辩证法内容,不符合材料要求,不应选。比较A项和B项,A项更符合题意,适应新常态,创新和思路和方式,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新的思路破解难题,使工作取得新成就,则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项只体现物质决定意识,没有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考查方向
1.区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解题思路
1.抓住关键词句:“适应”、”“创新。。。。思路”、,得出“物质决定意识 ”、“坚持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 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得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根据材料限定的范围:辩证唯物论道理。舍弃不属于此范围的B、C两项。
3.根据材料内涵,比较A、D两项,发现D项与材料内涵相比较,少了一半内涵,最终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1.看不准材料所限定的角度和范围:辩证唯物论道理。
2. 区分不清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论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方法论。
知识点
32.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推出“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将各区县实施的“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两项政策统筹调整为全市统一的老年综合补贴。
这一制度将根据年龄实行梯度标准。具体标准初定为:65-69岁,每月50元;70-89岁,每月120元;90-99岁,每月300元;100岁及以上,每月500元。补贴以货币化形式直接补给老人,既有利于解决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因各区县财力不同、免费乘车制度因出行状况不同产生的不均衡问题,也有利于使获得津贴的老年人拥有更多自主支配权。
(1)请从国家职能和政府建设的角度,简要回答上海市政府推出“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的原因?
(2)从辩证法的角度,概括“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正确答案
(1)国家职能:上海市政府履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国家职能。政府拟推出“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加强社会管理,解决老年人补贴不均衡的问题,兼顾不同的利益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政府建设:政府是人民政府,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上海市政府拟推出“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公平公正地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妥办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2)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第一问属于“原因”型问题,属于“为什么”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政治生活问题,从主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了能怎么样等角度回答。1.设问指定了具体知识点:“国家职能和政府建设”;
2.从材料中对接出具体的国家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的性质、责任等知识。
3.主干知识结合材料内容,正确分析问题即可。第二问属于“是什么”型哲学题。1.指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是限定范围的发散思维。2.问题指向很具体:概括“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3.既要有世界观也要有方法论。
考查方向
第一问考查国家职能、政府的性质、责任等知识;第二问考查辩证法中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 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正确把握材料的主题。
2,研读设问,明确回答问题所运用的知识点。
3.根据设问要求,逐层分析材料,全面准确对接有关知识,调度和运用教材知识。
4.根据材料信息、给定的分数,确定答案的层次,正确描述和阐释现象、分析和论证问题。
易错点
第一问材料解读不准,可能无法正确对接国家职能的具体内容,尤其是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容易混淆。第二问不明确“辩证法”的相关范围,可能导致答题所用知识点超出指定范围;解读材料信息不到位或者是理解不深刻,可能导致对接教材知识失误。
知识点
34.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青蒿素,是中草药和西医技术标准结合而获得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典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后。这一事件也再次引发了中西医之争。有学者认为:中医西医在治疗疾病时各有优势和不足,但二者都是人类医学的瑰宝,惟有互相启发、融合发展,治病救人,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其理由如下:
(1)在外科领域中,面对器质性病变,西医通过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在内科范畴,某些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如典型性肺炎,抗生素药到病除,西医占有绝对优势。(2)在预防疾病、调理亚健康时,中药的药补和调理功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领域,中医能相对有效、低副作用地控制某些疾病,如颈椎病、慢性肝炎等。
请用“一分为二”矛盾分析法评价这位学者的理由能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正确答案
概括评价标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都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
合理性:这位学者在分析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时都只强调了矛盾的一个方面,如“西医在外科手术领域疗效显著,在治疗内科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绝对优势;中医在预防疾病、调理亚健康时药补和调理功能的发挥以及能有效控制某些慢性病”等优势的一面,有其合理性。
不合理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该学者没有看到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时各有不足,如中医在治疗器质性病变、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时的不佳疗效,西医在预防疾病,调理亚健康以及治疗慢性病时的无能为力。该学者没有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正确做法:矛盾及时对立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全面观察和分析中医和西医,看到两种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时的优势和不足,中医和西医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所以。这位学者陈述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解析
1.评析型的试题,先找出评析的理论依据:矛盾就的对立统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析”是答案的主要部分,运用理论依据,逐层分析材料观点:中医的优势、西医的优势。
3. “析”完了之后得出结论,说明“学者的理由能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4.指出正确的观点和做法即对中西医都应该全面地看,看到其优势,也要明确其不足。
考查方向
矛盾分析法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及其方法论。
解题思路
1.先找评析依据,作为标准摆在最前面。
2.依据标准深入分析。合理之处指出来,不合理指出将以纠正。
3.最后一定要做出评价。
易错点
1.不了解评析型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答案就可能没有条理,答非所问。
2.不会将指定知识点分层,导致“析”的过程中角度和层次不全。
3.最忌讳先下结论,直接去“评”。
知识点
31.2015年10月26-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建议》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国家将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于2016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决定通过后将正式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1)上述材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方式?
(2)请运用“党的领导”和“人大制度”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十三五规划纲要按法定程序出台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政策来实施对国家和社会政治领导。所以党要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党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决定,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按法定程序出台。
解析
第一问属于“是什么”型问题,考查基础知识,直问直答。“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表明民主执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科学执政。第二问属于“为什么”型问题,设问中指定了答题所用的知识范围,属于限定范围的发散思维,这类试题先要回忆限定范围内的全部知识点,然后根据材料有效信息锁定答案所需的知识点: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国家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指针,表明党的这政党地位、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也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最后参考分数的多少以及材料有 几层信息来决定,答案写几层,并最终完成答案。
考查方向
党的地位、作用、领导和执政方式;全国人大的地位、作用,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等知识。
解题思路
简答题,直问直答,不展开深入分析。
1. 全面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了解材料内容的层次,明确材料涉及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把握材料的主题。
2,仔细研读设问,看是否指定了回答问题所运用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并全面回忆相关知识。
3.根据设问要求,逐层分析材料,正确对接有关知识,调度和运用教材知识。
4.根据材料信息、给定的分数,确定答案的层次,正确描述和阐释现象、分析和论证问题。
易错点
1.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完整,可能导致指定范围的知识点不清,从而导致无法从材料中读出相关教材知识。
2.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获取材料信息,因而不能正确对接相关知识。
3.审题能力差,不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要求,不能根据指定范围的知识回答问题。
4.材料信息解读不全,审读设问不到位,解答问题的角度不全。
知识点
33.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1)上述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将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同时,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请从“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角度,简要回答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上图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2)所有制结构角度: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及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平等竞争,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角度: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及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能够形成和发展多元投资主体,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开展、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市场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展开充分的市场交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
经济生活问题,两问基本上都属于“是什么”型,第一问是图表材料,第二问是文字材料。第一问最关键的是读全、读准、读懂图表信息,包括图表题目、图形示例、线条变化趋势、柱状图变化趋势、数量关系、时间跨度、图表下面的注脚等等信息。再此基础上正确概括图表信息,如果是2分题,图标材料有什么信息就直接回答什么信息,如果超过2分免责要对信息概括、总结、提升。本题直接回答读出的信息即可:本题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有经济发展情况、非公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化成都,并对市场化成都和发达国家做了比较。第二问指定的答题运用知识的范围,是限定范围的发散思维,根据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依据设问主题,在制定知识范围内对接相关知识,按照“是什么”体型要求回答就可以。
考查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
解题思路
1.大概审读材料,把材料分开层次,概括材料的主要精神
2.认真研读设问,明确设问形式、思维方式,主题和立意、分数设置。
3.根据设问指定知识研究材料。准确定位答题所用知识点。
4.按照“是什么”型试题要求,规范运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
易错点
1.材料信息读不准、读不全。
2.知识掌握不全面,指定范围内的知识调度能力不足。
3.不能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正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
知识点
3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加法”,要补齐短板,扩大有效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从消费的层面来看,我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这导致了“代购潮”“海淘热”“疯抢马桶盖”等现象的出现。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减法”要降低企业成本,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促进经济转型。从产业层面看,传统产业过剩问题严重。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迅速向关联行业传导,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出现大面积过剩,还有一些传统轻工产业如衣服鞋帽玩具等也出现销售困难。
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论述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正确答案
总论点:
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做好“加法”和“减法”,是消费结构进步的要求,也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客观要求,有利于我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分论点: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加法”,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优化。消费具有动力功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对生产结构的优化有导向作用,要求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有效供给,主要是增加高端产品的供给,满足居民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减法”,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客观要求。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不断提高。这要求传统产业要化解过剩产能,产业优化重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参考论点: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是对外贸易结构优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解析
这是一个说明“必要性”,的试题,属于“为什么”的一种具体形式。惯用词是”“是。。。。。的客观要求”、“ 是。。。。。的内在要求”、“ 是。。。。。的必然要求”;还可使用“有利于。。。。”、“能够。。。。。”“可以。。。。。”等等词语。本题就算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生产适应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主题和立意是“供给侧改革”,角度是“经济结构”。从“供给侧改革”的含义、作用入手,从“加法”和“减法”两个角度,分别说明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考查方向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经济调整等知识。是本年度最热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重点知识结合,是出题频率极高的知识点,也必将是高考命题的兴奋点。
解题思路
1.这是一道论述题,知识跨度较大,能力要求很高。先简要指出“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观点和材料结合深刻论证“供给侧改革”的客观必然性。角度必须全面:一个“加法”,一个“减法”。
3.最后提升“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意义。
易错点
1.不懂的“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作答可能无从下笔。
2.材料和设问审读不到位,分析和论证“供给侧改革”客观必然性的时候就不深刻、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