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于2016年11月27日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庄严承诺。党和国家重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①说明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6.“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史记·礼书》)在中国,规矩是人生智慧,是道德传统,更是公序良俗。今天对于党员而言,讲干部规矩、守纪律就是要( )
①把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把内化于心的规矩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党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时刻牢记这一根本政治规矩
④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
7.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西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西藏精准扶贫( )
①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生活的差异
②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贯彻了共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2016年以来,我国PPI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实现4年半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对于PPI持续回升的态势,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压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②释放经济回暖信号,对提振投资动具有重要作用
③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④反映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积极效应
2.某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一套能同时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市民生活和政府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贯穿了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采摘收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
①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③改善了生产和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3.2016年9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讲话中,习主席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①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
②维护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
③有利于发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④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发展
5.在营改增之后,当前消费税已经迎来改革的窗口期,以纳税范围、征收环节、税率为核心的调查有望加速推进。近日有消息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高档消费品以及高档服务将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该项改革旨在( )
①引导消费方向,促进合理消费
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环境保护
④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
8.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其立法过程堪称中国开门立法的典范。《慈善法(草案)》的酝酿起草过程中全国人大多次召开研讨会,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邀请多方参与,得到民间的积极回应。《慈善法》开门立法旨在( )
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哲学角度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④“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
11.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
①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③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
④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
12.古人教诲我们要慎独、慎微、慎初,其实身处团队最难做到的还是“慎众”。有时候,有众人脚步的裹挟下,往往会在相互映衬的善恶含混中迷失自我。怎样“慎众”?永存善念,不为众人裹挟,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内心始终有盏“良知”的明灯。这表明 (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于多数人的意志
②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个人的内心
③正确价值观的坚守需要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
④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团队建设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
材料一
目前,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但是我国存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科技“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前用不上;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先进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
材料二
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主要破除了以下障碍:取消审批程序,由高校院所自主决定转让;收益权、分配权由高校自己按照规定程序自主处理;要促进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推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的落地转化;加强技术市场的建设,培育一支既懂产业又懂科研的专门从事转化服务的队伍。2016年3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提出,要加大源头供给,促进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转移;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
1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说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14分)
14.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修订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智慧。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有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
材料二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高楼大厦栉次鳞比。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之间的情感。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推动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5.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12分)
16.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我们在推动城市发展就有的思路。(10分)
17.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4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