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常德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在某个商品市场上,A商品需求函数为Qd=400—P(P为价格),供给函数为Qs=P+100(P为价格)。那么A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对每单位商品征收10元的消费税,那么A商品新的均衡价格为       。  (  )

A250 140

B250 145

C150 140

D150 1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均衡就是指的供给等于需求的一个状态,达到均衡的时候。

需求的价格弹性Ed= - dQ/dP*P/Q。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1)均衡就是指的供给等于需求的一个状态,达到均衡的时候,Qd=Qs,代入公式解得P=150,Q=250

需求的价格弹性Ed= - dQ/dP*P/Q,用点弹性的方法来求,此时dQ/dP的大小即为函数Qd=400-P中P的系数.再带入均衡时的P、Q值得Ed=150/250=3/5

(2)征税对消费者没有影响,影响的是生产者,相当于每件商品在生产的时候涨了10元钱,所以Qs函数变为,Qs=P+110,Qd=Qs同(1)中一样求解,P=145 Q=255。

易错点

(1)均衡就是指的供给等于需求的一个状态,达到均衡的时候。

(2)注意“征税对消费者没有影响,影响的是生产者” 。

知识点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法》,湖南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州将由过去的长沙一地,扩展到所有设区的市和自治州,各市州可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的扩展(  )

①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②能够强化对地方人大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其权力滥用

③体现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直接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去贯彻执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地方立法权的扩展是给予了地方适度的立法权限,因此,不是强化对地方人大的制约和监督,排除第②项。地方立法权的扩展无法体现“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第④项也应予以排除。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①地方立法权的扩展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同时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因此,第①③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误选。

知识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100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 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被观测到,提供了一个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新途径。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 )

①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④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认识真理的过程”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是曲折的,但最终被观测到,而这一观测又提供了一个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新途径。

第①项“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说法不准确,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

第②项“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第③项“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可知论,不正确。

第④项“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认识真理的过程”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误选。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无限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发展新机制,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为推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下列关于“破”与“立”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破”与“立”存在共同的基础和元素,因此要做到“立”中有“破”

②“破”与“立”互为前提和条件,因此要做到“破”和“立”的均衡发展

③“破”与“立”存在互相反对、互相限制的关系,因此要“破”和“立”并举

④“破”与“立”存在着由此达彼的贯通性,因此要顺应“破”和“立”的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矛盾的对立双方的关系”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材料中所指的“破”与“立”的关系实际就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的关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为推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即要做到“立”中有“破”、“破”和“立”并举。“破”和“立”的均衡发展是均衡论,不正确。本题中没有涉及“破”和“立”的转化,因此排除第④项。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矛盾的对立双方的关系”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点不熟导致选择错误。

知识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基于对美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水平的估计,2015年12月1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10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对中国外汇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加剧大陆资本外流的速度

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更具稳定性

③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强化

④将会导致中国股市较大幅度下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对中国外汇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时政材料考查“外汇与汇率”的相关知识点: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⑤有利于境外旅游、留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外汇与汇率”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外汇与汇率”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美联储加息将引发美元的升值,其它币种(包括人民币)将相对而言贬值,于是加剧各国资本流入美国。因此第②项“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更具稳定性”说法有误。由于股票市场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认为将会导致中国股市较大幅度下跌的说法是太绝对了。由此排除第④项。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美联储加息将促使美元升值,于是将加剧大陆资本外流的速度和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强化,因此第①③两项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学生无法从美联储加息联系到美元升值,相对而言人民币贬值,导致选择错误。

知识点

外汇和汇率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为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的原因在于( )

①油价过低,从长期看会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

②油价过高,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③成品油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

④设置调控上下限可以促进成品油市场有序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油价过低将会导致国内油企的利润降低,若低于成本价甚至将导致油企破产,从而削弱了我国石油的自给能力,同时,油价过低还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成品油市场应该由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但国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第②项“油价过高,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说法有误。高油价将促使人们寻找替代品——新能源。因此,应该是应该是“油价过低,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此项应予以排除;我国已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成品油的价格应该由市场进行调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因此第③项“成品油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的说法有误。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从材料可推出油价过低将会导致国内油企的利润降低,若低于成本价甚至将导致油企破产,从而削弱了我国石油的自给能力,同时,设置调控上下限可以促进成品油市场有序竞争。第①④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没有搞清楚“市场资源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导致误选了第③项。

知识点

宏观调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合作新时代。全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采取共同应对措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巴黎协定》的达成( )

①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

②表明了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③说明了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④反映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④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否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体现的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因此,第②项不符合题义,排除;同样,《巴黎协定》的签订也无法反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巴黎协定》的达成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由此,选择①③两项。

易错点

学生无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误选了“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知识点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2015年11月,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时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积极践行上述五大发展理念,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

③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④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指向就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价值观”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要积极践行上述五大发展理念是因为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第②项“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与材料无关;第④项表述不准确,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价值观”相关知识点不熟悉导致选择错误。

知识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国家财政和完善各种制度,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据此,回答4—5题。

4.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2亿,占总人口的16.1%,中国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2016年我国将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涨”。我国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 ( )

①反映了国家财政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②体现出共享改革成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③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等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表现

④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条例》的实施,有利于( )

①减少政府对常住居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②控制乡村人口流动,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③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保障持证人的合法权益

④取消城乡居民身份差别,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作用”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作用”知识点中的第一点,即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方面的作用。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养老金的分配属于再分配的范畴,所以第③项“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等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表现”,说法也是错的,应予以排除。我国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但不能反映“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第④项表述有误,应予以排除;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我国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国家财政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体现出共享改革成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第①②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对对“国家财政的作用”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选择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增强政府对常住居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而不是减少,因此第①项有误;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有利于加强人口管理,但不是控制乡村人口流动。因此,第②项说法有误,排除。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从材料中《条例》的实施反映了第③项“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保障持证人的合法权益”和第④项“取消城乡居民身份差别,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入选。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的知识点,《条例》的实施应该属于法律的保障。由于学生对该知识点不熟悉导致选择错误。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央决定,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据此,回答8—9题。

8.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是因为( )

①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

②只有通过把握局部,才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扶贫的发展

③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

④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解决整体贫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农村扶贫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 )

①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

②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④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直接成为了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扶贫要突出针对性指向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扶贫要统筹性指向要把握全局。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及设问──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点的要求。

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从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分析,与局部无关,因此排除了第②项,第①项中“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方法论,才能找到“……的方法”而不是“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说法有误,也应该予以排除。

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从材料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可以明显推论出第③项“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与第④项“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解决整体贫困”。

易错点

       由于学生没有抓住题目设问中的“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无法联系到“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以及“把握全局”,导致选择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乡风文明应为优秀文化,它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因此第①项入选;

第②项表述有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③项“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

第④项说法有误。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不能直接成为了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它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点造成误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将“乡风文明”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各国或出席国际重大会议时,不仅多次引用国学经典,也入乡随俗,引用出访国家的谚语俗语、名人名言,甚至巧妙地进行中外名言的搭配,生动形象地表达中国发展与各国友好合作的期望,阐述了“开拓与别国合作,欢迎各国搭乘便车”的中国态度。

2015 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2015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5 年11月,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我期待着访问期间同越南领导人进行深入沟通,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越关系发展方向,使中越关系行稳致远。相信只要中越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必将开创中越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越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1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互鉴方式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16.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知识,分析为什么世界各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17.请你就如何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鉴提出两点建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通过文化互鉴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通过文化互鉴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形成平等协商的友好关系。

③通过文化互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上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解析

       根据题目设问中的“文化互鉴方式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意义”的知识点,学生就以上两个主干知识分别结合材料展开论述。

考查方向

       本题以“习近平同志几次关于文化方面的讲话”为材料,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意义”的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看清试题要求,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看范围要求(考查哪一模块知识)、看能力要求(要明确试题是要考查什么能力:是识记?是理解?是运用?)、 看分值要求、看设问要求(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其次,审读材料全文;要审好题,必须做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像分析语文试题

一样,认真阅读材料全文(若是图表题,则要看表头、标题,要把图表内容进行从横比较,要重视表注等)。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1、找出材料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2、归纳出每一段材料意思即“反映了什么”、“说明了说明”。3、 得出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4、 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题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

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最后,联系知识点,组织答案。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列好提纲,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2、 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详略得当,做到“三化 ”( 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3、恰当运用政治术语。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易错点

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关系”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回答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部分离不开整体,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世界各国只有立足共赢、加强团结、相互合作,才能能形成强大的整体功能、实现办大事的目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其中,共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推动世界向共赢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办好事的目的。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着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合作,文化上的互鉴,因此,只有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才能实现办长久之事的目的。

解析

       根据题目设问中的“世界各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点,学生要从联系普遍、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等角度分别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以“习近平同志几次关于文化方面的讲话”为材料为材料,从设问中的“世界各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限定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分析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易错点

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回答问题不全面,或者回答成了发展、矛盾等观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国与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积极主办中外文化年等文化交流活动;以经济为纽带,推动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抓住“如何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鉴”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建议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以提建议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学以致用,主要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相关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高考中开放性试题的命制通常以命题者要考查的知识点,虚拟情境,或取材于时事素材、重要文献或生活实例,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分析材料,解读有效信息,完成答题。此类体的解题要领是: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提取关键词;第二,依据材料中心意思,按照设问的要求确定答题范围。

易错点

学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无法提出建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据统计,我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连续46个月同比下跌,2015年四季度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等行业产品价格环比跌幅依然较大;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同比下降局面,2015年四季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工业企业的库存增速持续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015年四季度两者之间差距为4.3个百分点,企业的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材料二

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2016年2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两个《意见》突出强调,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促进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

13.材料一主要反映出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前化解过剩产能的必要性。

1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中该如何发挥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经济信息:

①我国七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从2008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钢铁、炼油、煤炭等行业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②我国工业产品由于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企业产品库存增加,利润下降。

③上述情况表明,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要性:

①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②如不及时化解严重过剩的产能,就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阻碍产业结构升级;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增加;导致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要先从材料一的图表中正确提炼出所反映的经济信息:我国七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下降,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等。并根据这些信息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的原因。

考查方向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要求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就所提取的信息做原因分析,综合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表主观题一般考查逻辑都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是什么就是描述图表,有时问的是“分别说明”等要求,因此图表要一一描述。如果问到两个图表的联系,一般是因果联系和共性个性的关系,尤其前者居多。主观题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步,审表头:表头的主语可以整理到答案里。但是如果表头主语和表身的主语一致,则可以省略直接从审表身回答开始。

第二步,审表身:单项比(一项一项地叙述)、交叉比(不同项之间比较),然后注意拔高(往知识和热点上拔)。注意如果有明显的拐点也要指出来。(注意,有时单项比或交叉比比不了,那就算了)

第三步,看小注:小注经常在图表题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往往帮助表身描述,也是往知识和热点上拔高。

易错点

学生无法有效提炼、归纳出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回答问题不全面。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中的引导作用。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政府要通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企业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③组织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深入宣传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政策解读,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④加强社会建设职能。政府要通过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产能过剩信息预警机制等措施,为化解产能过剩提供好各种保障性服务。

⑤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要建立产能过剩退出的法律制度,形成法律法规约束下责任清晰的市场监管机制。积极依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⑥坚持科学决策。政府要完善和细化化解过剩产能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为化解过剩产能提供政策保证。

解析

       根据题目设问中的“说明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中该如何发挥作用”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点,学生要从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等分别展开论述。

考查方向

       本题以“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材料,从设问中的“说明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中该如何发挥作用”明确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材料。审材料时注意两点:一是划分材料层次并分别概括出段落大意,并且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注意材料的中心意思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出的原理。本题材料主要围绕着“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问题,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而展开。

其次,审设问。先要分析出角度,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问“说明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中该如何发挥作用”要求学生要从政治生活中“我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点分别联系材料进行回答。

最后,组织答案,解答。组织答案是对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论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都要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尽量用教材上的主干知识语句或材料中的相关语句。二是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总的原则是相关理论+材料分析,千万不要一大段理论知识的罗列堆积。三是理论表述和材料分析要相匹配,理论和材料的结合要分析得体,避免两张皮。

易错点

       由于学生无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知识点,或对“我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点不熟悉导致回答问题不全面。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