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居民境外旅游消费以及增长率的情况,从图中可以推断出我国()
1 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呈升值的趋势
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③中等收入群体在不断扩大
④高端消费品生产成本过高
8.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场合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表明同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是维护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
②是基于全人类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追求
③是我国外交政策顺应时代主题变化作出的调整
④有助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9.2015米兰世博会首次以食物为主题,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农业和食品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与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的“民以食为天”不谋而合。这说明了()
①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随时代发展日趋融合
②世博会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舞台
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11.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技术发展和各项数据的支撑下,气候变暖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已经形成共识。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150多个参会国达成新协定,把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之内。人类对气候问题的认识()
2.从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全面落地实施,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面实施营改增旨在()
①合理确定增值税分享比例,调动中央和地方积极性
②优化税制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直接降低企业税费成本,缓解出口经营压力
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资源配置方向
3.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政府可以()
①规定企业在提供养老产品和服务保障的责任
②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培育养老服务市场
③健全社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④出资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统筹安排家庭养老
4.中韩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双方超九成产品有望进入零关税。由于中韩双方出口产品相似,而我国的产品总体仍处在产业链较低端,大规模进口会对国内同类产品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我国企业()
①加快创新步伐,扩大产品出口
2 应用世贸规则,保护合法权益
3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转型
4 ④培育本国品牌,增加产品竞争力
7.某地积极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程项目建议由代表提出、工程立项由代表票决、实施过程由代表监督、建设结果由代表评估,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该做法()
①增强了决策程序和结果的透明度
②完善了人大监督政府的法律制度
③丰富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
④拓展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途径
10.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引力波太弱而无法被探测。100年后,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来自一个双黑洞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这反映了()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认识和利用引力波的可靠保证
②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水平和程度带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引力波的存在和发现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④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2.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堂、廊、亭、榭等建筑的位置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空、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我国园林设计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把握住联系的条件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完成5-6题。
5.从政治生活看,“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①是健全行政行为,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②为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职权范围和权力界限
④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意义重大。要让“容错”成为改革创新的“护身符”与“发动机”,我们应该有的哲学思考是()
①坚持两点论, 既要鼓励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包容各种错误
②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在“容错”过程中及时“纠错”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反对拍脑袋决策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容错”的界限、级别和对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3.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做法:①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新经济发展。
④通过科技创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促使人们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13.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1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戏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戏曲主题仍然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严重偏离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年轻女孩徐秀娟爱岗敬业,不惜牺牲生命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目前,该系列剧演出过百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和水平。
16.有专家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戏曲系列实现了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17.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18.假如某校即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两条宣传语。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