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族元素简介
- 共57题
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锶(38Sr)元素广泛存在于矿泉水中,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20Ca和56Ba同属于第ⅡA族。
(1)碱性:Sr(OH)2 ______Ba(OH)2(填“>”或“<”);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类似,
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锶是最重要的锶化合物。用含SrSO4和少量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的天青石制备SrCO3,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将天青石矿粉和Na2CO3溶液充分混合,过滤;
Ⅱ.将滤渣溶于盐酸,过滤;
Ⅲ.向Ⅱ所得滤液中加入浓硫酸,过滤;
Ⅳ.向Ⅲ所得滤液中先加入次氯酸,充分反应后再用氨水调pH约为7,过滤;
Ⅴ.向Ⅳ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NH4H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净,烘干,
得到SrCO3。
已知:ⅰ.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BaSO4<SrCO3<SrSO4<CaSO4
ⅱ.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能与盐酸反应溶解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关于该工艺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工艺产生的废液含较多的NH4+、Na+、Cl-、SO42-
b.Ⅴ中反应时,升高温度一定可以提高SrCO3的生成速率
c.Ⅴ中反应时,加入NaOH溶液一定可以提高NH4HCO3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
(1)<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
① SrSO4+Na2CO3=SrCO3+Na2SO4
② SrCO3 BaCO3 FeO Fe2O3 Al2O3
③ 将Fe2+氧化为Fe3+,使Fe3+和Al3+沉淀完全
④ a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两个学习小组用图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①按接口顺序:a﹣b﹣c﹣d﹣e﹣f﹣g﹣h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E中溶液变浑浊,D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证明分解产物有_________.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
①将接口a与j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F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从A﹣F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D的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实验后用F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另选试剂).
正确答案
(1)CO2;充分除去CO2;溶液褪色或变浅; CO;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OOHCO2↑+CO↑+H2O,故答案为:HOOC﹣COOH
CO2↑+CO↑+H2O;
(2)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a﹣d﹣e﹣j;取F中的固体,滴加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发生了反应;若不变浑浊,则未发生变化.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在锥形瓶中加人2﹣3 mL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B. 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
D.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银氨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g的单质磷(P)在3.2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共放出X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相应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1molP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热Y kJ。写出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P2O3 P2O5 2.75g 3.55g
(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工业上制备下列金属,采用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还含有CCl4、I2、I-)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X应在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进行,简述得到溶液B的过程:将混合溶液静置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三颈瓶中将溶液B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C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4)某含碘废水(pH约为4)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或IO3-。可以使用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下同)溶液检验可能存在的I—或________溶液检验可能存在的IO3-。
在检验该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或IO3—前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
b.用NaOH溶液将溶液调节到中性
c.向溶液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
正确答案
(1)离子方程式为SO32-+ I2 + H2O → 2 I-+ SO42-+ 2 H+;该操作的目的是使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
(2)分液漏斗(填写仪器名称)中进行;将混合溶液静置后,打开分液漏斗上部盖子,旋开活塞,放出下部液体。待下部液体完全分离后,关闭活塞,从上部倒出剩余液体。
(3)原因是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华或防止I2进一步被氧化);溶液为NaOH溶液。
(4)试剂FeCl3(合理即可,下同)或试剂Na2SO3;a、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1)稀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向滤渣B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现象是____________。
上述流程中加入MnSO4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a由一系列操作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
(4)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操作a能析出A12(SO4)3·18H2O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l2O3+6H+=2Al3++3H2O;
(2)MnO4-+5Fe2++8H+=Mn2++5Fe2++4H2O
(3)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加入MnSO4,除去过量的MnO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4)①加热蒸发,使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②降温使硫酸铝的Ksp减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N3,其后又陆续制取出N5、含N5+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N5+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N60与C60结构相似,并在受热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释放出。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