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小明同学的化学纠错本上有如下内容,其中原因分析及改正有误的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A:还原性Fe2+>Br-,Cl2先与Fe2+反应,对

B:Na2CO3与CO2反应转化成NaHCO3,不可用来洗去CO2中杂质,NaHCO3与HCl反应无新杂质引入,饱和NaHCO3的溶解度较低,可降低CO2的溶解度,对

C:酚酞的变色范围相对石蕊广,应选择石蕊,酚酞呈现浅红色时溶液PH为偏碱性,错

D:只有相同的原子对电子对的引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呈现非极性,否则呈现极性,对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的比较;除杂实验中对除杂试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考查;极性分子的定义认识是否清晰及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的考查;

解题思路

Fe2+的还原性大于Br-,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l2先与Fe2+反应,然后再与Br-反应;Na2CO3可以与CO2反应,在吸收HCl的同时还会吸收CO2,不可以,需要改成不与CO2反应能吸收HCl的试剂,NaHCO3可以吸收HCl产生CO2,可以作为洗气的试剂;三种酸碱指示剂中甲基橙的变色范围:PH=3.1——4.4由红色变为黄色,酚酞的变色范围:PH=8.2——10.0由无色变为红色,故当酚酞变为浅红色时,滴定尚未完全,未达终点,变色范围广,应选用石蕊,其变色范围相对较窄为PH=5.8——8.0由红色变为蓝色,在PH=7.0附近,溶液显紫色,故应选用石蕊作为指示剂;不同的原子对电子对的引力不同,故在不同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中必为极性分子,同种原子引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故其双原子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易错点

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模糊不清,氧化性的强弱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失误,以及审题不仔细,导致过量与少量的辩证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双原子分子与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分子中的极性与非极性的判断失误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向甲、乙、丙三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和Y,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g)+aY(g)2Z(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分别以下图和下表来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20 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X)=0.0375mol·(L·min)-1

C10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向乙容器中再加入2 mol Z,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乙的体积,Y的转化率增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为甲和乙给的体积和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先用三段式表示出各物质的浓度,图表中

曲线图表示的是生成物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图表情况和上述三段式分析,甲和乙的温度不同,乙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T2>T1,但是甲的Z的浓度比乙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故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A:甲和乙的温度不同,乙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T2>T1,但是甲的X的转化率比乙少,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故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A对

B:由三段式可知,Vx =0.75 mol / L÷20min=0.0375 mol·(L·min)-1,对

C:10min时,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导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对

D:由三段式的比较分析可得,甲、乙、丙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2:1,构成等效平衡,由此可以判断X的转化率乙和丙是一样的,由此亦知Y的转化率没有发生变化,错

考查方向

对平衡常数的理解,看图结合表格分析信息的能力,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因素的考查和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判断其反应的焓变,及转化率和速率的计算的考查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对比,乙达到平衡用时间比甲少,甲乙为进行单一变量实验

一组,其变量反应温度T1T2可以判断出T2>T1 ,结合化学反应式和乙丙的对照实验,通过初始反

应物分压力和最终生成物浓度的比照,可以判断出本题所给选项对错

易错点

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不够,不能够从图中获取足够的信息,导致判断失误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9.冬日,雪花漫舞,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降雪却会导致道路通行问题。现有一种高速公路 的绿色融雪剂-CMA(醋酸钙、醋酸镁固体的混合物,已知醋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醋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其生产常以白云石(主要成分 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和生物质废液——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 甲醇、苯 酚、焦油等杂质)等为原料,流程如下:

(1)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知l mol NaOH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为QkJ);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分析可知其原因主要是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以及____________。

(3)已知CMA中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 效果成正比)关系如图所示,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 n(Ca):n(Mg) 约为____________(选填:A:1:3; B:1:2; C:3:7;D: 2:3)外,另一目的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及干燥。

(5)取akg含MgCO3 ·CaCO3质量分数为b%的白云石,经 过上述流程制备CMA。已知MgCO3·CaCO3的损失率为 c%,步骤④之后到产品CMA的损失率为d%, 则结合(3)可知所得产品质量约为____________kg(请用含相关字母的计算式表达,不必化简)。

正确答案

(1)MgCO3·CaCO3+4CH3COOH=Ca2++Mg2++4CH3COO+2CO2+2H2O

(2)SiO2(s)+2NaOH(aq)=Na2SiO3(aq)+H2O(l);△H=-2Q kJ/mol

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3)C   除去过量的乙酸

(4)蒸发结晶

(5)

解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白云石(主要成分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与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醋酸镁,过滤得滤渣1为二氧化硅,滤液中主要溶质是醋酸钙和醋酸镁,加入活性碳脱色,再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中n(Ca):n(Mg)的值,过滤,除去混合液中固体杂质,得醋酸钙和醋酸镁溶液,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得CMA,

(1)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MgCO3•CaCO3+4CH3COOH=Ca2++Mg2++4CH3COO-+2CO2↑+2H2O,

故答案为:MgCO3•CaCO3+4CH3COOH=Ca2++Mg2++4CH3COO-+2CO2↑+2H2O;

(2)己知lmol NaOH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为Q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O2(s)+2NaOH(aq)=Na2SiO3(aq)+H2O(l),△H=-2QkJ/mol,

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颜色除与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有关外,产生颜色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故答案为:SiO2(s)+2NaOH(aq)=Na2SiO3(aq)+H2O(l),△H=-2QkJ/mol;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3)根据如图2所示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效果成正比)关系,可知,当n(Ca):n(Mg)约为3:7时,出水率最高,所以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n(Ca):n(Mg)约为3:7,步骤④中加入氧化镁的目的是调节钙、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除去过量的乙酸,

故答案为:3:7;除去过量的乙酸;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 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

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5)取akg含MgCO3•CaCO3质量分数为b%的白云石,经过上述流程制备CMA.已知MgCO3•CaCO3的损失率为c%,则可得

步骤④之后到产品CMA的损失率为d%,

则可知所得产品质量约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CMA的工艺流程,侧重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对工艺流程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与条件控制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根据流程图可知,白云石(主要成分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与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醋酸镁,过滤得滤渣1为二氧化硅,滤液中主要溶质是醋酸钙和醋酸镁,加入活性碳脱色,再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中n(Ca):n(Mg)的值,过滤,除去混合液中固体杂质,得醋酸钙和醋酸镁溶液,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得CMA,

(1)步骤①MgCO3•CaCO3与CH3COOH的反应生成醋酸钙和醋酸镁;

(2)己知lmol NaOH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为Q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O2(s)+2NaOH(aq)=Na2SiO3(aq)+H2O(l),△H=-2QkJ/mol,

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颜色除与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有关外,产生颜色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3)根据如图所示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效果成正比)关系,可知,当n(Ca):n(Mg)约为3:7时,出水率最高;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 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

(5)取akg含MgCO3•CaCO3质量分数为b%的白云石,经过上述流程制备CMA.已知MgCO3•CaCO3的损失率为c%,则可得

步骤④之后到产品CMA的损失率为d%,以此计算产量.

易错点

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中计算易出错。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以硫酸工业的SO2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碳酸氢铵和氯化钾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20.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产中,向反应II中的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性很强的对苯二酚等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Ⅰ中需鼓入足量空气,以保证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硫酸钙

b.反应I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c.反应IV需控制在60~70℃,目的之一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

d.反应V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氮肥

23.反应Ⅴ在25℃、40%乙二醇溶液中进行,不断有硫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硫酸钾的产率会超过90%,选用40%乙二醇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4.(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aCO3+2SO2+O2=2CaSO4+2CO2

解析

碳酸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故答案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有关分析与应用。

解题思路

碳酸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分析,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仔细审读题意和流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

解析

对苯二酚具有还原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氨中+4价的硫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有关分析与应用。

解题思路

对苯二酚具有还原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氨中+4价的硫具有还原性;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分析,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仔细审读题意和流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a.过量的空气把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故a正确;

b.反应Ⅲ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CaS+4CO↑,氧化剂为CaSO4,还原剂为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b错误;

c.防止碳酸氢铵在温度过高时分解得不到需要的目标产物,故c正确;

d、氯化铵含N元素,是一种氮肥,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有关分析与应用。

解题思路

a.过量的空气把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

b.反应Ⅲ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CaS+4CO↑,氧化剂为CaSO4,还原剂为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防止碳酸氢铵在温度过高时分解得不到需要的目标产物;

d、氯化铵含N元素,是一种氮肥;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分析,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仔细审读题意和流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K2SO4在40%的乙二醇溶液中溶解度小,能充分析出

解析

反应V中选用了40%的乙二醇溶液,温度控制在25℃,此时硫酸钾的产率超过90%,选用40%的乙二醇溶液原因是利用乙二醇降低硫酸钾溶解度,有利于析出,

故答案为:乙二醇是有机溶剂能减小K2SO4的溶解度,使硫酸钾充分析出;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有关分析与应用。

解题思路

反应V中选用了40%的乙二醇溶液,温度控制在25℃,此时硫酸钾的产率超过90%,选用40%的乙二醇溶液原因是利用乙二醇降低硫酸钾溶解度,有利于析出;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分析,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仔细审读题意和流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NH4)2SO3+2NO2=4(NH4)2SO4+N2

解析

(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二氧化氮亚硫酸铵反应,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铵,本身被还原为氮气,由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4(NH4)2SO3+2NO2=4(NH4)2SO4+N2

故答案为:4(NH4)2SO3+2NO2=4(NH4)2SO4+N2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有关分析与应用。

解题思路

(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二氧化氮亚硫酸铵反应,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铵,本身被还原为氮气。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分析,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仔细审读题意和流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和氯气中燃烧,火焰皆呈黄色,但生成固体颜色不同

B新制饱和氯水和浓硝酸光照下会有气体产生,其成分中有氧气

C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原理是不相同的

D灼烧NaOH固体时不能使用瓷坩埚,因为坩埚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选项钠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为白色固体,火焰呈黄色,颜色不同,故A正确;

B选项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解生成氧气,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故B正确;

C选项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具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褪色,原理相同,故C错误;

D选项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用强碱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2H2O, 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镁的化学性质.

解题思路

①钠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为白色固体,火焰呈黄色。

②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解生成氧气,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

③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具有强氧化性。

④SiO2酸性氧化物能用强碱反应。

易错点

对钠和氯气及其化合物性质了解不全面。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02,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Ag

BFel2

CSO2

DC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17.镁合金是重要的民用和航空材料,镁作为一种强还原剂,还用于钛、镀和铀的生产,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

(1)氧化镁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写出镁与TiCl4在高温条件下制取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用到的主要化学药品有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卣块制备少量Mg(ClO32.6H2O,其流程如下:

已知:I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Ⅱ 可选用的试剂:H2O2,稀硫酸、KMnO4溶液、MgCl2溶液、MgO.

①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步骤X中需将Fe2+转化为Fe3+,所选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③Mg(ClO32加入到含有KSCN的FeSO4酸性溶液中立即出现红色,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2Mg+TiCl4Ti+2MgCl2

(3)石灰乳(或石灰石、生石灰)、盐酸

(4)除去SO42 ;H2O2 ;ClO3+6Fe2++6H+═6Fe3++Cl+3H2O、Fe3++SCN=Fe(SCN)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D将钝化后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性弱于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2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2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

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2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25.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2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2H2O

解析

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 (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 (浓)═Cu(NO32+2NO2↑+2H2O;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若NO2能够被NH3还原,则混合气体的颜色将变浅;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如果能被氨气还原,生成无色气体氮气,则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故答案为: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说明二氧化氮反应的量很少,可能是反应速率降低,或者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较低;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解析

造成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可能原因是: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或NO2的转化率极低导致反应现象变化不明显,故答案为: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依据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如果能被氨气还原,生成无色气体氮气,则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造成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可能原因是: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或NO2的转化率极低导致反应现象变化不明显;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解析

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都不能直接排空,要进行尾气处理才能排空,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O2能被Na2O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Na2O2中O为-1价,可以被NO2氧化,也可以被Na2O2还原,

故答案为:NO2能被Na2O2还原;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EDBDF或EDBF  ;

② 2NO2 + Na2O2 === 2NaNO3

解析

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反应,首先要用E装置制取二氧化氮,因为制取的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而造成干扰,所以要用D装置除去水蒸气,然后较纯净的二氧化氮通过B装置,未反应的二氧化氮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选用图2装置处理尾气,所以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EDBDF或EDBF;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而作还原剂,所以氮元素只能转化为+5价,且生成物是纯净物,所以是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2+Na2O2═2NaNO3,故答案为:EDBDF或EDBF; 2NO2+Na2O2═2NaN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易错点

1、实验过程分析。

2、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

下一知识点 : 氮气的化学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氮族元素简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