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守恒定律
- 共299题
33.选考题(请考生选一道题作答)
33.略
34.【物理——选修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钟偏快时可缩短摆长进行校准
B.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D.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短一些
E.光从水中射入玻璃中,发现光线偏向法线,则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一定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如图所示,折射率为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右端垂直地放置一标尺MN。一细光束以
角度入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会在标尺上的两个位置出现光点,若两光点之间的距离为a(图中未画出),则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是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细光束在玻璃砖下表面的第二次反射)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m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E.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长为L的木板B,其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很小的滑块A以初速度
从右端滑上B并以
的速度滑离B,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A、B、C的质量均为m,试求:
①木板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②圆弧槽C的半径R
33.选考题(请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每科选一道题作答)33.略 34.【物理——选修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4】
(1)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的绚丽的彩虹
B.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
D.眼睛透过纱巾看到的灯光的条纹
E.眼睛眯成一条线看到的发光的电灯周围有彩色花纹
(2)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半径为R的黑球,距球心为2R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最大为多少?
34.【物理——选修3-5】
(1)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电子处在n=5轨道上比处在n=3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___ (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
处在n=3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___条。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木板。以地面为参照系。
①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②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33.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4】
(1)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
34.【物理——选修3-5】
(1)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电子处在n=5轨道上比处在n=3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___ (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
处在n=3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___条。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木板。以地面为参照系。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2.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装置,轴间距离AB长l=8.3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
=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u=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达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总内能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动量守恒
解得:=3m/s
木块向右作减速运动加速度m/s2
木块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
解得t1 =0.6s<1s
所以木块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向右运动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移动距离为,解得s1=0.9m.
(2)在第二颗子弹射中木块前,木块再向左作加速运动,时间t2=1s-0.6s=0.4s
速度增大为v2=at2=2m/s(恰与传送带同速)
向左移动的位移为
所以两颗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间隔内,木块总位移S0=S1-S2=0.5m方向向右
第16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移动的位移为
第16颗子弹击中后,木块将会再向右先移动0.9m,总位移为0.9m+7.5=8.4m>8.3m木块将从B端落下.
所以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16颗子弹击中.
(3)第一颗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木块向右减速运动过程中板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产生的热量为Q2=
木块向左加速运动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产生的热量为
第16颗子弹射入后木块滑行时间为t3有
解得t3=0.4s
木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S=v1t3+0.8
产生的热量为Q4=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15(Q1+Q2+Q3)+Q1+Q4
解得Q=14155.5J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在底端0处固定一垂直斜面的档板,斜面上OM段光滑,M点及以上均粗糙。质量为m的物块A在M点恰好能静止,有一质量为2m的光滑小物块B以初速度自N点滑向物块A,已知MN=L,AB间每次碰撞后即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每次AB与档板碰撞后均原速率弹回,求:
(1)A、B第一次碰撞后紧靠在一起的初速度;
(2)物块A在M点上方时,离M点的最大距离s;
(3)系统由于摩擦和碰撞所产生的总内能E。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