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守恒定律
- 共299题
1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知识点
20.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2.0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3.0×102m/s水平向右的速度击穿木块,穿出时子弹速度v1=50m/s。设传送带的速度恒定,子弹击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不计木块质量变化,g=10m/s2。
求:
(1)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在被子弹击穿后,木块向右运动距A点的最大距离;
(3)从子弹击穿木块到最终木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
正确答案
(1)设木块被子弹击穿时的速度为u,子弹击穿木块过程动量守恒
mv0-Mv=mv1+Mu 解得 u=3.0m/s
设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ma 解得 a=5.0m/s2
木块向右运动到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设木块向右移动最大距离为s1
u2=2as1 解得 s1=0.90m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子弹射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E=
解得 E=872.5J
(3)设木块向右运动至速度减为零所用时间为t1,然后再向左作加速运动,经时间t2与传送带达到相对静止,木块向左移动的距离为s2。根据运动学公式
v2=2as2 解得 s2 =0.40m
t1==0.60s, t2=
=0.40s
木块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2.1m,
产生的内能为 Q1=μMg=10.5J
木块向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vt2-s2=0.40m,
产生的内能为Q2=μMg=2.0J
所以整个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Q= Q1+Q2=12.5J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选做题:请从以下15、16、17三个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5. 物理·选修3-3
(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B.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在液体表面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E.随着分子阃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在A状态时,其温度=300 K,让该气体沿图中线段AB所示缓慢地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求:
①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温度;
②从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
16. 物理·选修3 -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的平方根成正比,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B.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光在干涉、衍射及折射时都可以发生色散
c.向人体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多普勒效应”
D.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E.狭义相对论表明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是要小于其静止时的质量
(2)如图所示,将平面镜MN放在水平桌面上,紧贴镜面放一厚度为d的足够大的玻璃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玻璃板的正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s,为了从玻璃的上方看不见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不透光的纸片,求所贴纸片的最小面积。
17.物理·选修3-5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____。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卢瑟福通过对c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E.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2)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km的斜劈A和B,其中k=l、2、3、……,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劈A和B的曲面光滑且为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圃面,圆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球位于两斜劈的中间某位置,现给小球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
①当小球第一次从斜劈B滑下离开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大?
②若小球至少两次向右滑上斜劈B,求k的取值范围?
15.(选做题:请从以下15、16/17三个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物理·选修3-3
(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17.物理·选修3-5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____。
16.(1)BCD
(2) 如图所示,
发光面S在在平面镜中的像s′,A为s′的右边缘,如果AO的光线射向O点并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入射角θ恰好为玻璃的临界角.在O点外侧玻璃的上表面不再有折射光线.B点为A在玻璃上方的对应点,则r+OB为玻璃上表面透光面的最大半径.临界角公式:sinθ=,
由几何关系可得:sinθ=
解得:OB=,圆纸片的最小半径:R=r+OB,
圆纸片的最小面积:S=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15.(1)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正确答案
16.(1)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14.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穿一半厚度,如图所示。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知识点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
题作答。
28.(12分)[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B.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D.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状态开始,经历了B、C,最后到D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A→B温度升高,体积不变.
B.B→C压强不变,体积变大.
C.C→D压强变小,体积变小.
D.B点的温度最高,C点的体积最大.
29.(12分)[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待合题意。)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C.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D.用α粒子轰击铍核(49Be),铍核转变为碳核(126C),同时放出β射线
(2)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相碰,碰撞前后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图中θ<45°,则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m1> m2
B.碰撞前两物体速率相等
C.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D.碰撞前两物体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8.(12分)[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