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的铜片和过量的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个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欲使反应现象更明显,应向小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a.粗铜片 b.纯铜片

如果反应中加入的是含少量铝的粗铜,则反应中会形成无数微电池。请写出微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3)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吸收NO和NO2的混合气体,常使用NaOH溶液。欲使NO和NO2被充分吸收,则NO和NO2的体积应满足_________。(NO+NO2+2NaOH=2NaNO2+ H2O)

a.V(NO)>V(NO2)

b.V(NO)2)

c.V(NO)≤V(NO2)

正确答案

(1)①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慢慢溶解并逐渐消失;②小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成蓝色;③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后来慢慢变成无色;④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

(2)a;2H++NO3-+e-=NO2↑+H2O

(3)反应体系密闭,无氮氧化物逸出,不污染环境

(4)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通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为NO气体

(5)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没有处理尾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图甲中装置甲是某种不溶于水的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以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氨水、大理石、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X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②所选择的药品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 c是___________。

③下列装置乙和丙,能代替装置甲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___(填“乙”或“丙”)

④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⑤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气体的实验现象有哪些,请依次逐步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质量均过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所得到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Cu2+浓度差异引起了这种现象,你认为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种意见是:溶液呈绿色可能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请简述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 NO;② a稀硝酸;b铜屑;c蒸馏水;③ 乙;④3Cu+8HNO3=3Cu(NO3)2+2NO↑+4H2O;⑤试管a的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试管a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又变无色

(2)不正确;依据是:铜片质量相同,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且硝酸过量,故生成的Cu2+的浓度相同

(3)方案及实验现象:将绿色溶液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说明后一种推断正确(其它合理方案均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I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2)①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到干燥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

(4)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NO3-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_____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不能;因为圆底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会与NO反应生成NO2,出现红棕色

(2)①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的液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面位置保持不变,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其它合理答案);②铜片溶解,且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

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防止污染环境

(4)0.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a g纯铁粉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300 mL 6.00 mol/L的稀硝酸,铁粉恰好完全溶解。

(一)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1)燃烧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证明气体产物为NO,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

(二)产物中铁元素价态探究:

(3)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产物中有+3价铁;假设2.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分别取小烧杯中反应后溶液装入两支试管甲、乙,在甲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乙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为:____________,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____________,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____________,则假设3正确。

(5)a值范围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除去广口瓶内的氧气,避免干扰气体检验

(2)打开止水夹,向瓶内通入少量氧气

(3)产物中只有+2价铁元素;产物中既含+2价又有+3价铁元素

(2)①甲试管溶液无明显变化,乙试管溶液变红色;②甲试管溶液紫色褪去,乙试管没有明显变化;

③甲试管溶液紫色褪去,乙试管溶液变红色

(3)25.2≤a≤37.8

下一知识点 : 硝酸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硝酸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