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Ⅰ、某课外研究小组取一定量的稀硝酸与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对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1)溶液中不可能含有铁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反应后溶液溶质是NH4NO3和Fe(NO3)2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铜片、浓硫酸、浓NaOH溶液、KMnO4溶液、K3[Fe(CN)6]2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Ⅱ、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流程如下
(3)滤液Ⅱ中除了SO42-和Mg2+外还有一定量的Ca2+,操作Ⅱ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过滤。
(4)滤液Ⅰ中还含有Al3+、Fe3+、Mn2+、Ca2+,沉淀B中含有Fe(OH)3、Al(OH)3、MnO2。操作Ⅰ包括①先加入硼镁泥、②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然后趁热过滤。
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中NaClO溶液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铁离子会与过量的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2)
(3)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4)①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中的Al3+、Fe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
②Mn2++ClO-+H2O=MnO2↓+2H++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
②打开活塞A,往U型管右侧漏斗中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稀HNO3接触到A处橡皮塞为止; ③关闭活塞A,观察实验现象。
(2)记录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观察到的现象有:U型管左侧铜丝逐渐溶解,有__________色气体产生,溶液呈蓝色,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最后反应自行停止,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证明反应确实生成的NO,还需要的操作及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将2.56 g 铜粉与100mL稀硝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体积为1.12L,测得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则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无 ; 3Cu+8H++2NO3-=3Cu2+ +2NO+4H2O
(3)打开活塞A,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1.5 mol/L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 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正确答案
(1)3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 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的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有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 mL(质量分数为 65%,密度为1.4 g/mL)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②将铜丝和铁丝同时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只需 1~2 s)指向铁丝一端。
③用盛有5.0 mL蒸馏水的注射器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注视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在指针恰好发生反转又指向铜丝时停止实验,记录此时已注入的水的体积。重复实验三次获得的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装置中仪器a因其作用而被称为___________;指针指向铁丝时,铁丝为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65%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在未注水前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 T1_____________(填“>”“<”或“=”) T2。
(4)在本实验温度下,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浓度为_____________%;利用本实验数据判断,若用45%的硝酸进行实验(不再注水),则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向__________(填“铁”或“铜”)电极。
(5)该实验装置上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盐桥 ;正
(2)14.4 mol/L ;NO3-+e-+2H+=NO2↑+H2O
(3)=
(4)48 ;铜
(5)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应在两侧支管口处均连接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过程在烧瓶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
(3)学生乙认为,甲用装置Ⅰ实验,无法说明问题。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甲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下列药品,并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该实验。
请你根据他的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稀硝酸 锌粒 石灰石固体
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aCO3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橡皮塞并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ⅰ)步骤①②目的是____________;
(ⅱ)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ⅲ)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的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Cu + 8HNO3===3Cu(NO3)2 + 2NO↑+ 4H2O
(2)2NO+ O2 ===== 2NO2 (3)(ⅰ)排除装置中的氧气
(ⅱ)检验生成的NO气体
(ⅲ)不同意 ; 铜片质量相同,该液体体积相同;生成的Cu2+浓度相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