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来进行“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上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正确答案

检查装置气密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KMnO4

KBr溶液(含Br-的溶液)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没有处理尾气

解析

解:(1)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这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常见方法,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硝酸进行的稀释,反应变缓,同时因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3NO2+2H2O=2HNO3+NO,c中气体颜色变浅,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铜与浓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

铜与稀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的NO也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

此过程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环保且没有多消耗原料,故答案为: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2KMnO4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再利用产生的氯气与KBr溶液反应得到溴:Cl2+2KBr=2KCl+Br2,所以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同时要注意尾气吸收,

故答案为:KMnO4;KBr溶液(含Br-的溶液);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没有处理尾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上海校级月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的不稳定性

B常温下,铝制品可盛放浓硝酸,说明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C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浓硝酸,试纸先变红再变白,说明浓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

D二氧化氮受热后颜色变深,说明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共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硝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硝酸显黄色,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故A正确;

B.常温下,浓硝酸和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故B错误;

C.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浓硝酸,试纸先变红是酸性,再变白是强氧化性,所以体现浓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故C正确;

D、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氮是可逆反应,所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可逆过程,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进行,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

B用水就可以一次性鉴别溴苯、苯、乙酸三种物质

C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物质可以是H2O、Ba(OH)2、Na2CO3、H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石灰可以吸收氨水中的水,让其中的氨气挥发出来,可以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故A正确;

B、溴苯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混合后分层,上层是水,下层是溴苯,苯和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混合后分层,上层是苯,下层是水,乙酸和水互溶,不分层,故B正确;

C、Cu、Zn均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一氧化氮,但是用排水量气法时,洗气瓶的导管要短进长出,故C错误;

D、粗盐的提纯步骤:先溶解粗盐,再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钡,除去粗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铁离子等,再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最后加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碳酸钠必须加在氢氧化钡的后面,最后加盐酸,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河南校级月考)下列对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硝酸和稀硝酸氮元素具有最高价,发生化学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降低,都具有氧化性,而且遇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是形成氮的氧化物,故A正确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铜与硝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

C、浓硝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水和氧气,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C正确;

D、铁和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上饶校级期末)常温下能在浓HNO3中溶解的金属是(  )

AAl

BFe

C.Pt

DCu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常温下,Fe、Al和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反应,该现象是钝化现象,Pt的活泼性很差,和浓硝酸不反应,铜和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铜,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硝酸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硝酸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