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稀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索

C浓硫酸或浓硝酸都能与铝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

D硝酸和硫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N和S元素的化台价一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酸性,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但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所以稀硫酸不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索,故B错误;

C.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与铝发生钝化现象而阻止进一步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能用铝制容器盛装,故C错误;

D.稀硫酸和较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生成硫酸盐和氢气,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I.图1是中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请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试管B中盛装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II.上述装置存在明显的不足,为克服上述缺点,某课外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固体;

③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如图);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⑥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④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6)实验⑥中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3Cu+8H++2NO3-=3Cu2++2NO↑+4H2O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

除去产生的NOx,防止污染空气

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因NO的密度小于CO2,只有导管插入到液面,才能使密度小的NO聚集于试管内

确认反应产生并收集了NO气体

解析

解:I.(1)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铜和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所以看到固体溶解;铜离子在水溶液里呈蓝色,所以看到溶液呈蓝色;该反应中有一氧化氮生成,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但一氧化氮不稳定,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

(3)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氮的氧化物能和碱反应,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产生的NOx,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除去产生的NOx,防止污染空气;               

 II.(4)一氧化氮不稳定,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产生杂质干扰实验,装置中有空气,用碳酸钙固体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排出空气,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不反应.

故答案为: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5)试管中充满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如果导管较短,收集的一氧化氮中含有二氧化碳杂质,只有导管插入到液面,才能使密度小的NO聚集于试管内.

故答案为:因NO的密度小于CO2,只有导管插入到液面,才能使密度小的NO聚集于试管内; 

(6)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无法确认;推入氧气或空气,根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氮颜色确认产生一氧化氮并收集.

故答案为:确认反应产生并收集了NO气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A只有NO2

B只有NO

CNO2和NO

DNO2和H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因先开始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为NO2和NO.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宜春校级模拟)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硝酸或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钠

B氧化铜和稀硝酸

C碳和浓硫酸

D铜和浓硝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稀硝酸和碳酸钠反应表现硝酸的酸性,故A错误;

B、氧化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表现硝酸的酸性,故B错误;

C、浓硫酸和碳的反应表现其强氧化性,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23表现出浓HNO3的酸性,生成NO2表现出浓HNO3的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因浓硫酸有脱水性,把蔗糖里面的元素按照氢氧比例2:1脱去,蔗糖出现发黑现象,故A正确;

   B、因硝酸的不稳定性,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故 B正确;

   C、因碱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强碱、弱碱都可以,故C错误;

   D、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能使铝、铁钝化,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D错误;

   故选:C、D.

下一知识点 : 硝酸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硝酸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