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下列反应中,能说明硝酸既有酸性又有强氧化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Na2CO3+2HNO3=2NaNO3+H2O+CO2↑,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能体现硝酸的氧化性,硝酸全部生成硝酸盐,则只体现酸性,故A错误;
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为C+4HNO3=CO2↑+4NO2↑+2H2O,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全由+5降低为+4,则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故B错误;
C、铜与稀硝酸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硝酸中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硝酸表现强氧化性,并且生成硝酸铜,则表现酸性,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为NaOH+HNO3=NaNO3+H2O,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能体现硝酸的氧化性,硝酸全部生成硝酸盐,则只体现酸性,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的HNO3,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粒子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①NO3-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开始反应生成NO2,随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会变低,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硝酸过量时生成三价铁,铁过量时,生成亚铁离子,
若铁粉过量,体系中大量存在NO3-、Fe2+、NO2、NO;
若HNO3过量,体系中大量存在NO3-、Fe3+、H+、NO2,
一定大量存在为:NO3-、NO2,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室中的浓硝酸呈现黄色,是因为硝酸不稳定,分解产生二氧化氮,不是氧化性,故A错误;
B、两者都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故B错误;
C、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法,故C错误;
D、构成原电池腐蚀了锌保护了铁,故D正确.
故选D.
某合金(仅含铜、铁)将其全部投入50mL 某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Fe+2H++NO3-=Fe 3++NO↑+H2O、3Cu+8H++2NO3-=3Cu 2++4H2O+2NO↑、Fe+2Fe3+=3Fe2+ Cu+2Fe3+=2Fe2++Cu2+,
A.若金属有剩余,原溶液中存在硝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溶液中相当于又有硝酸,所以金属又开始溶解,故A正确;
B.若金属全部溶解,如果铜和铁离子完全反应,则溶液中一定不含Fe3+,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知,如果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则一定存在亚铁离子,故C错误;
D.根据方程式知,溶液中可能只有Fe2+ 和Cu2+,故D正确;
故选AD.
用铜来制备等质量的Cu(NO3)2,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方案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来制备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u与浓HNO3反应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与稀HNO3反应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O与稀HNO3反应式为:CuO+2HNO3═Cu(NO3)2+H2O
Cu(OH)2与稀HNO3反应式为::Cu(OH)2+2HNO3═3Cu(NO3)2+2H2O
从以上方程式可知,生成等量硝酸铜,消耗硝酸的量,浓硝酸与铜反应消耗硝酸最多,其次是稀硝酸与铜反应,
CuO与稀HNO3反应、Cu(OH)2与稀HNO3反应消耗硝酸相等.从产物看,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为污染气体,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为污染气体,所以A、B不是最合理的.从C、D选项看,产生等量硝酸铜,需氧化铜的质量和生成水的量都较氢氧化铜少,故C是最佳的.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