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解:A、根据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0.3mol硝酸氧化0.075mol铁为三价铁离子,剩余0.025mol铁会继续和生成的0.1mol三价铁离子反应,依据反应2Fe3++Fe═3Fe2+ 可知,剩余0.025mol铁全部溶解需要三价铁离子0.05mol<0.075mol,铁全部溶解,故A正确;
B、二氧化锰越浓盐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铝不能完全消耗,故C错误;
D、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D错误.
故选:A.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管①中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图知,Cu有剩余,硝酸不足量,向③中加入稀硫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相当于又有稀硝酸,则硝酸和铜又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生成的无色气体NO不稳定,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NO2,同时Cu片溶解
所以看到的现象是铜片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故选D.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Cu与HNO3溶液中,若为浓硝酸,发生Cu+4HNO3═Cu(NO3)2+2NO2↑+2H2O,若为稀硝酸,
则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①符合题意;
②Cu与FeCl3溶液中,无论浓度大小都只发生Cu+2FeCl3═2FeCl2+CuCl2,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Zn与H2SO4溶液中,若为稀硫酸,发生Zn+H2SO4═ZnSO4+H2↑,若为浓硫酸,
则发生Zn+2H2SO4(浓)ZnSO4+SO2↑+2H2O,故③符合题意;
④Fe与HCl溶液中,无论浓度大小都只发生Fe+2HCl=FeCl2+H2↑,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右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3)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溶解、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酒精灯稍加热烧瓶,试管中冒气泡,撤掉酒精灯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表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用酒精灯稍加热烧瓶,试管中冒气泡,撤掉酒精灯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3)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所以金属铜会溶解,溶液中因为生成硝酸铜而变蓝色,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迅速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解析
解:(1)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酒精灯稍加热烧瓶,试管中冒气泡,撤掉酒精灯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表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用酒精灯稍加热烧瓶,试管中冒气泡,撤掉酒精灯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3)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所以金属铜会溶解,溶液中因为生成硝酸铜而变蓝色,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迅速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有下列三种制Cu(NO3)2的转化途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途径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途径③: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②反应中都体现了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A正确;
B、途径①、②中,HNO3的利用率分别是、
,所以①、②中,HNO3的利用率较高的是途径②,故B错误;
C、三种途径分别制取1 mol Cu(NO3)2时,消耗铜的量相同,所以转移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
D、途径③无污染且HNO3利用率100%,故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