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铜与浓硫酸反应结束后,烧瓶中铜片未完全溶解.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结束后,浓变稀,溶液中有未反应的硫酸,所以铁要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铁粉溶解,故A错误;
B、滴入NaNO3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与铜片反应,所以铜片溶解,故B错误;
C、加入银粉,银粉不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反应,所以银粉不溶解,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与未反应的硫酸反应,强酸制弱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故选AB.
(2015秋•沈阳校级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随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浓的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罐车运输浓硫酸,故B错误;
C、加入NaHCO3,氯气和水的平衡正向移动,次氯酸根离子浓度变大,氧化性增强,故C错误;
D、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盐酸,所以盐酸有剩余,故D正确;
故选BC.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须存放在棕色瓶中;氯水见光会分解,应盛放在棕色瓶中,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硫化钠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铂的活泼性较弱,与浓硝酸不反应,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C可选;
D.SO2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氯水褪色;Na2SO3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氯水褪色;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图中,a是250mL的烧瓶,其中盛有标准状况下的空气(O2占
)和1.2mol•L-1硝酸10mL;b是未充气且放有0.384gCu粉的气球;c是夹紧的弹簧夹;d是盛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e是充有CO2的注射器,整套装置不漏气.
(1)将气球b中的Cu粉小心倒入烧瓶中,要使Cu粉发生反应,是否一定需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加热______(填是或否),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充分反应后Cu粉有剩余,在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u粉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还有①______,②______.
(2)欲加快铜与硝酸反应速率,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措施,若采用化学试剂法,下列试剂中可以使用的是(填代号)______.
A.蒸馏水 B.无水醋酸钠 C.石墨 D.AgNO3溶液(少量)
(3)将烧瓶不断振荡,发现气球逐渐变小,直至被吸入烧瓶内,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打开弹簧夹将CO2推入干燥管内继续振荡,使气体与气体,气体与液体间充分接触,可使剩余铜粉完全溶解,上述过程中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烧瓶内整个过程用一个总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______,在此过程中,至少需要CO2______mL(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解:(1)金属铜和稀硝酸之间的反应无需加热,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则观察到溶液变蓝色,生成NO气体,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变大,即现象有:溶液变蓝色,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否;3Cu+8H++2NO3-=3Cu2++2NO↑+4H2O;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胀大;
(2)A.加入蒸馏水,会将硝酸稀释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醋酸钠会和硝酸反应生成醋酸,酸由强酸变为弱酸,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
C.石墨、金属铜以及硝酸形成的原电池,金属铜做负极,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加入AgNO3溶液(少量),金属铜会置换出金属银,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铜为负极,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D.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均可以和氧气按一定比例被水吸收得到硝酸溶液,因此气体逐渐减少,氮的氧化物转化为硝酸发生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故答案为: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
(4)③n(Cu)==0.006mol,由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被硝酸氧化的Cu为
=0.0045mol/L,则被氧化的Cu为0.006mol-0.0045mol=0.0015mol,
由2Na2O2+2CO2═2Na2CO3+O2、4NO+3O2+2H2O=4HNO3,3Cu+8H++2NO3-=3Cu2++2NO↑+4H2O,总反应为2Cu+4HNO3+O2═2Cu(NO3)2+2H2O可知,2Cu~O2~2CO2,n(O2)=0.003mol×22.4L/mol=0.0672L=67.2mL,a中盛有标况下的空气(氧气占五分之一),烧瓶为250mL,则氧气占(250-10)×0.2=48mL,所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67.2mL-48mL=19.2mL,V(CO2)=2×19.2mL=38.4mL,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Cu+4HNO3+O2═2Cu(NO3)2+2H2O;38.4mL.
解析
解:(1)金属铜和稀硝酸之间的反应无需加热,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则观察到溶液变蓝色,生成NO气体,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变大,即现象有:溶液变蓝色,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否;3Cu+8H++2NO3-=3Cu2++2NO↑+4H2O;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胀大;
(2)A.加入蒸馏水,会将硝酸稀释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醋酸钠会和硝酸反应生成醋酸,酸由强酸变为弱酸,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
C.石墨、金属铜以及硝酸形成的原电池,金属铜做负极,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加入AgNO3溶液(少量),金属铜会置换出金属银,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铜为负极,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D.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均可以和氧气按一定比例被水吸收得到硝酸溶液,因此气体逐渐减少,氮的氧化物转化为硝酸发生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故答案为: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
(4)③n(Cu)==0.006mol,由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被硝酸氧化的Cu为
=0.0045mol/L,则被氧化的Cu为0.006mol-0.0045mol=0.0015mol,
由2Na2O2+2CO2═2Na2CO3+O2、4NO+3O2+2H2O=4HNO3,3Cu+8H++2NO3-=3Cu2++2NO↑+4H2O,总反应为2Cu+4HNO3+O2═2Cu(NO3)2+2H2O可知,2Cu~O2~2CO2,n(O2)=0.003mol×22.4L/mol=0.0672L=67.2mL,a中盛有标况下的空气(氧气占五分之一),烧瓶为250mL,则氧气占(250-10)×0.2=48mL,所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67.2mL-48mL=19.2mL,V(CO2)=2×19.2mL=38.4mL,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Cu+4HNO3+O2═2Cu(NO3)2+2H2O;38.4mL.
写出Cu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解析
解: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硝酸铜溶液呈蓝色,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看到的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