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停止后,再加入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反应激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3Cu+8H++2NO3-═3Cu2++2NO↑+4H2O
稀硫酸中氢离子和硝酸铜中硝酸根离子又构成硝酸,和铜继续反应
解析
解:(1)因反应开始硝酸的浓度大,反应剧烈,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则观察到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故答案为:反应激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2)浓硝酸随反应的进行变为稀硝酸,则反应快结束时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其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氧化性,则能与铜与氢离子、硝酸根离子继续反应生成NO,
故答案为:稀硫酸中氢离子和硝酸铜中硝酸根离子又构成硝酸,和铜继续反应.
(2015秋•晋江市校级期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则I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故A错误;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则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而变黄,故B正确;
C.加入硝酸酸化,原溶液可能含亚硫酸根离子,应加盐酸酸化,故C错误;
D.铜片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不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选B.
某同学利用下面装置实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Ⅰ、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
Ⅱ、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很多的螺旋状
Ⅲ、按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过程Ⅱ将铜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过程Ⅲ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______.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无色气体.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4)将3支盛满红棕色气体的小试管分别倒置在盛有常温水、热水和冰水的3只烧杯中,发现液面上升的高度明显不一致.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查阅资料:
a.NO2与水反应的实际过程为:2NO2+H2O═HNO2+HNO3 3HNO2═HNO3+2NO↑+H2O
b.HNO2不稳定.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稀硫酸和铜锈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当将铜丝做成螺旋状时增大了铜和硝酸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铜丝与酸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3)①利用锥形瓶中气压将浓硝酸压入玻璃管使浓硝酸和铜反应,要想使该实验发生,需将止水夹a和b打开,从注射器中推入空气;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碳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a和b,从注射器中推入空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玻璃管中存有二氧化氮,影响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实验,如果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排出了二氧化氮,所以可见无色气体.所以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NO2排出,
故答案为:将玻璃管中的NO2排出;
(4)①根据表格知,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故答案为: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②HNO2不稳定,分解生成一氧化氮,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说明HNO2分解产生的NO气体量越少,一氧化氮所占体积越小,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故答案为:温度低,HNO2分解量减少,分解产生的NO气体量减少,且生成的NO所占体积小,所以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增大.
解析
解:(1)稀硫酸和铜锈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当将铜丝做成螺旋状时增大了铜和硝酸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铜丝与酸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3)①利用锥形瓶中气压将浓硝酸压入玻璃管使浓硝酸和铜反应,要想使该实验发生,需将止水夹a和b打开,从注射器中推入空气;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碳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a和b,从注射器中推入空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玻璃管中存有二氧化氮,影响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实验,如果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排出了二氧化氮,所以可见无色气体.所以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NO2排出,
故答案为:将玻璃管中的NO2排出;
(4)①根据表格知,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故答案为: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②HNO2不稳定,分解生成一氧化氮,温度越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说明HNO2分解产生的NO气体量越少,一氧化氮所占体积越小,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越多,
故答案为:温度低,HNO2分解量减少,分解产生的NO气体量减少,且生成的NO所占体积小,所以进入试管中的溶液体积增大.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
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2H5OH为易燃品,不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故A错误;
B.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和
,故B正确;
C.NaOH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盐酸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强的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2013春•福州期中)将25.6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1.3mol,产生的气体标况下的体积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n(Cu)==0.4mol,根据铜原子守恒、硝酸根离子守恒得起酸作用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2n(Cu(NO3)2)=2n(Cu)=0.4mol×2=0.8mol,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1.3mol,则0.5mol硝酸作氧化剂,生成氮氧化物,则n(NOx)=n(HNO3)(氧化剂)=0.5mol,
则气体体积=0.5mol×22.4L/mol=11.2L,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