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NaNO2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1)将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便可制得NaNO2,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当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3)亚硝酸(HNO2)是与醋酸酸性相当的弱酸,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要得到稳定HNO2溶液,可以往冷冻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磷酸

(4)工业废水中的NO2-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NaAlO2、NaNO2、NaOH、NH3、H2O六种物质,将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后废水的pH值将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若改用电解法将废水中NO2-转换为N2除去,N2将在______(填电极名称)生成.

(5)若工业废水中的NO2-的浓度约为1.0×10-4mol/L,取工业废水5mL于试管中,滴加2mL 0.1mol/L的硝酸银溶液,能否看到沉淀?______(计算说明)(已知Ksp(AgNO2)=2×10-8mol2∙L-2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信息: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便可制得NaNO2,即NO+NO2+2OH-═2NO2-+H2O,故答案为:NO+NO2+2OH-═2NO2-+H2O;  

(2)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时,所有的碘元素化合价升高了2价,消耗碘离子是2mol,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2mol的亚硝酸钠得到2mol电子时,则需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为+2价,所以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NO;

故答案为:NO;

(3)浓NaN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通入二氧化硫,会被亚硝酸氧化为硫酸,即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亚硝酸具有氧化性导致,故选bc;

(4)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金属铝具有还原性,碱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一水合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NaNO2+NaOH+2H2O=2NaAlO2+NH3.H2O;该反应中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的pH减小;用电解法将废水中NO2-转换为N2除去,根据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N2将在阴极产生,

故答案为:NaNO2;2Al;下降;阴极;

(5)2滴溶液所消耗的亚硝酸钠:n(NO2-)=mL×0.1mol/L=0.01 mmol,

则C(NO2-)•C(Ag +)=mol/L×1.0×10-4 mol/L=2.0×10-7>KSP(AgNO2)=2×10-8 mol2•Lˉ2,则证明能看到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2滴溶液中:n(NO2-)=mL×0.1mol/L=0.01 mmol,则C(NO2-)•C(Ag +)=mol/L×1.0×10-4 mol/L=2.0×10-7>KSP(AgNO2)=2×10-8 mol2•Lˉ2),则证明能看到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能.

解析

解:(1)根据信息: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便可制得NaNO2,即NO+NO2+2OH-═2NO2-+H2O,故答案为:NO+NO2+2OH-═2NO2-+H2O;  

(2)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时,所有的碘元素化合价升高了2价,消耗碘离子是2mol,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2mol的亚硝酸钠得到2mol电子时,则需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为+2价,所以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NO;

故答案为:NO;

(3)浓NaN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通入二氧化硫,会被亚硝酸氧化为硫酸,即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亚硝酸具有氧化性导致,故选bc;

(4)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金属铝具有还原性,碱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一水合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NaNO2+NaOH+2H2O=2NaAlO2+NH3.H2O;该反应中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的pH减小;用电解法将废水中NO2-转换为N2除去,根据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N2将在阴极产生,

故答案为:NaNO2;2Al;下降;阴极;

(5)2滴溶液所消耗的亚硝酸钠:n(NO2-)=mL×0.1mol/L=0.01 mmol,

则C(NO2-)•C(Ag +)=mol/L×1.0×10-4 mol/L=2.0×10-7>KSP(AgNO2)=2×10-8 mol2•Lˉ2,则证明能看到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2滴溶液中:n(NO2-)=mL×0.1mol/L=0.01 mmol,则C(NO2-)•C(Ag +)=mol/L×1.0×10-4 mol/L=2.0×10-7>KSP(AgNO2)=2×10-8 mol2•Lˉ2),则证明能看到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些建筑工地的食堂中,常发生将工业用盐当作食用盐而引起中毒的现象.该盐的化学式为(  )

AMgCl2

BKCl

CNaNO2

DMgSO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具有防腐作用.因此人们有时误把亚硝酸钠当作食盐食用,而引起中毒.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食品工业或餐饮业中使用量特别要注意严加控制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谷氨酸钠

C蔗糖

D亚硝酸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化钠虽说不能吃太多,对心脏不好,但不需要严格控制,且是常用的咸味剂,故A错误;

B.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过多食用,吃多了容易脱发,但也不需要严格控制,故B错误;

C.蔗糖能为人体补充能量,是常用的甜味剂,虽不宜多吃,但不需要严格控制,故C错误;

D.亚硝酸盐有致癌的作用,故需要严格控制,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废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中NH4+的过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H4+(aq)+O2(g)═HNO2(aq)+H+(aq)+H2O(l)△H=-b kJ•mol-1

②2HNO2(aq)+O2(g)═2NO3-(aq)+2H+△H=-a kJ•mol-1

A将NH4+转化为NO3-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H4+(aq)+2O2(g)═NO3-+2H+(aq)+H2O(l)△H=-(b+)kJ•mol-1

B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弱

C常温下,若HNO2溶液中c(H+)=0.1 mol•L-1,则该溶液的pH>1

D若上述两次转化完全,不考虑其它杂质离子的存在,则:c(NH4+)+c(OH-)═c(NO3-)+c(H+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已知:①NH4+(aq)+O2(g)═HNO2(aq)+H+(aq)+H2O(l)△H=-b kJ•mol-1;②2HNO2(aq)+O2(g)═2NO3-(aq)+2H+△H=-a kJ•mol-1

①+②×得到:NH4+(aq)+2O2(g)═NO3-+2H+(aq)+H2O(l)△H=-(b+)kJ•mol-1,故A正确;

B、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一直在增大,故B错误;

C、常温下,溶液中c(H+)=0.1 mol•L-1时,溶液的pH=1,故C错误;

D、若上述两次转化完全,则溶液中不存在NH4+,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藏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僵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酥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本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制取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设计割取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0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__

(3)甲同学梭在完气密往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NaNO2的纯度较低.乙简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其改进措施是______

(4)丙同学撩B中的药品进行了更换,也提高了NaNO2鲍纯度.丙更换的药最是______

【实验Ⅱ】测定甲、乙同学制取样晶中NaNO2的含量

步骤: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0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分别称量0.10g甲、乙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贴上标签甲、乙.再分离别取5mL甲、乙待测液,各加入1mL M溶液,均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分别与标准色阶比较.

(5)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甲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乙待测液颜色与④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纯度是______%.

(6)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正确答案

解:(1)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一氧化氮氧化,反应的实质是:5NO+3MnO4-+4H+=5NO3-+3Mn2++2H2O,故答案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2)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得的一氧化氮中含有水,水会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产生氧气,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氧气极易把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即2NO+O2=N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

(3)由于获得一氧化氮所用的硝酸具有挥发性,这样会干扰实验结果,可以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减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

(4)由于获得NO的过程中伴随的杂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采用的干燥剂和除杂试剂可以选择碱石灰或是氧化钙,故答案为:碱石灰或氧化钙;

(5)甲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纯度是×100%=40%,故答案为:40;

(6)要和(5)中的贾同学的实验方案形成对比试验,同样可以是先取5mL甲待测液,然后加入维生素C,并加入1 mLM溶液,最后加入蒸馏水至10mL,若紫红色比③色阶浅,说明亚硝酸钠的含量低,则可以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故答案为:实验方案:取5mL甲待测液加入维生素C,振荡,再加入1 mL M溶液,加入蒸馏水至10mL;实验现象:紫红色比③色阶浅.

解析

解:(1)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一氧化氮氧化,反应的实质是:5NO+3MnO4-+4H+=5NO3-+3Mn2++2H2O,故答案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2)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得的一氧化氮中含有水,水会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产生氧气,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氧气极易把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即2NO+O2=N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

(3)由于获得一氧化氮所用的硝酸具有挥发性,这样会干扰实验结果,可以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减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

(4)由于获得NO的过程中伴随的杂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采用的干燥剂和除杂试剂可以选择碱石灰或是氧化钙,故答案为:碱石灰或氧化钙;

(5)甲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纯度是×100%=40%,故答案为:40;

(6)要和(5)中的贾同学的实验方案形成对比试验,同样可以是先取5mL甲待测液,然后加入维生素C,并加入1 mLM溶液,最后加入蒸馏水至10mL,若紫红色比③色阶浅,说明亚硝酸钠的含量低,则可以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故答案为:实验方案:取5mL甲待测液加入维生素C,振荡,再加入1 mL M溶液,加入蒸馏水至10mL;实验现象:紫红色比③色阶浅.

下一知识点 : 硝酸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硝酸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