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2015•唐山校级模拟)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性质或用途,其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H4NO2加热易分解,而NaNO2加热难分解,所以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故A正确;
B.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NaNO2是中氮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是氧化剂,故B正确;
C.NaN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化钾,得到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NaCl无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碘化钾,所以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故C正确;
D.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N2转移
个电子,则每产生1molN2转移
mole-,故D错误;
故选D.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______(任写一条)
(2)已知N2(g)+3H2(g)═2NH3(g),△H=-92kJ•mol-1.请回答:
①在500℃、200atm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填“<”“>”“=”)92.4kJ,理由是______.
②为有效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A.降低温度 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F.及时移出氨
(3)已知铂铑合金网未预热也会发热.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增大、减小、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的密闭容器中,将平均式量为8.5的H2和N2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0,此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可做氮肥等
<
在1atm和298K条件下,1mol氮气和3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氨气,放出92.4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又因为反应温度为500℃,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CEF
4NH3+5O24NO+6H2O
减小
因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K会减小.
30%
解析
解:(1)因铵盐的主要用途是用作氮肥,故答案为:可做氮肥等;
(2)①因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到底,放出的热量比完全反应少,
故答案为:<,在1atm和298K条件下,1mol氮气和3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氨气,放出92.4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又因为反应温度为500℃,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②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工业合成氨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提高,但在实际生产中不能用低温,因为温度低化学反应速率慢,故答案为:CEF;
(3)因为NH3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4NH3+5O24NO+6H2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因工业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减小,因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K会减小;
(4)十字交叉法: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5的H2和N2物质的量比=(28-8.5):(8.5-2)=3:1
平衡三部曲:N2 +3H2 =2NH3
起 1 3 0
反 x 3x 2x
末 1-x 3-3x 2x
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10
x=0.3
则H2转化率为×100%=30%
故答案为:30%
化肥的合理利用显示了化学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化肥既属于氮肥又属于钾肥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草木灰K2CO3中含有钾元素,只属于钾肥,故A错误;
B、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只属于氮肥,不属于钾肥,故B错误;
C、K2NO3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属于钾肥,也属于氮肥,故C正确;
D、氨水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选C.
废铁屑(含铁锈)可用于地下水脱氮,某课题小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并研究脱氮原理及脱氮效果.
(1)原料预处理
①先用稀硫酸洗涤废铁屑,其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写化学式).
(2)脱氮原理的研究
如图表示足量铁屑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①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脱氮效果的研究
①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上述KNO3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效果,其原因是______.
②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结合文字和化学用语回答其原因(答两点)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铁的表面的铁锈氧化铁可以和稀硫酸之间反应:Fe2O3+6H+=2Fe3++3H2O,为防止氧气对物质的氧化作用,可以用氮气作保护气,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氮气,
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N2;
(2)①根据图示知道t1时刻前,硝酸根离子、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则是金属铁和硝酸之间的反应,即4Fe+NO3-+10H+=4Fe2++NH4++3H2O,
故答案为:4Fe+NO3-+10H+=4Fe2++NH4++3H2O;
②根据反应:4Fe+NO3-+10H+=4Fe2++NH4++3H2O,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原因是生成的Fe2+水解所致,故答案为:生成的Fe2+水解;
(3)①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上述KNO3溶液中,活性炭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或活性炭吸附作用,降低溶液中NH4+浓度),可以提高脱氮效果,故答案为:活性炭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或活性炭吸附作用,降低溶液中NH4+浓度);
②根据实验原理:4Fe+NO3-+10H+=4Fe2++NH4++3H2O,在酸性环境下,金属铁的脱氮效果更加,但是CO32-+H2O⇌HCO3-+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并且Fe2++CO32-=FeCO3↓,这样碳酸亚铁沉淀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且Fe2++CO32-=FeCO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解析
解:(1)①铁的表面的铁锈氧化铁可以和稀硫酸之间反应:Fe2O3+6H+=2Fe3++3H2O,为防止氧气对物质的氧化作用,可以用氮气作保护气,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氮气,
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N2;
(2)①根据图示知道t1时刻前,硝酸根离子、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则是金属铁和硝酸之间的反应,即4Fe+NO3-+10H+=4Fe2++NH4++3H2O,
故答案为:4Fe+NO3-+10H+=4Fe2++NH4++3H2O;
②根据反应:4Fe+NO3-+10H+=4Fe2++NH4++3H2O,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原因是生成的Fe2+水解所致,故答案为:生成的Fe2+水解;
(3)①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上述KNO3溶液中,活性炭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或活性炭吸附作用,降低溶液中NH4+浓度),可以提高脱氮效果,故答案为:活性炭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或活性炭吸附作用,降低溶液中NH4+浓度);
②根据实验原理:4Fe+NO3-+10H+=4Fe2++NH4++3H2O,在酸性环境下,金属铁的脱氮效果更加,但是CO32-+H2O⇌HCO3-+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并且Fe2++CO32-=FeCO3↓,这样碳酸亚铁沉淀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且Fe2++CO32-=FeCO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015秋•朔州校级期中)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的爆炸事故中,有700t氰化钠放在现场.NaCN为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熔点为563.7℃,沸点为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有剧毒.
回答下列问题:
(1)含NaCN的废液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
(2)常温下,氰化钠能与双氧水反应,生成小苏打和某种碱性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的电子式为______.
(3)常见合成氰化钠的反应有以下三步:
①2Na+2M═2NaNH2+H2
②2NaNH2+CQ+2H2↑
③Q+C2NaCN
反应中M、Q两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在反应②中,若生成1molH2,则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NaCN为易溶于水,易水解,有剧毒的物质,含NaCN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
故答案为:不能;
(2)常温下,氰化钠能与双氧水反应,生成小苏打和某种碱性气体,碱性气体为氨气,NaCN中C为+2价,Na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化合价变化为:C(-2→+4),O(-1→-2),氰化钠溶液的CN-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所以反应为:NaCN+H2O2+H2O═NaHCO3+NH3↑,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双氧水),双氧水属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成键,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双氧水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NaCN+H2O2+H2O═NaHCO3+NH3↑;;
(3)①2Na+2M═2NaNH2+H2,根据原子守恒,反应中2M必含有2个N,6个H,所以M为NH3,Q+C2NaCN,Q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N2,N为-3价,C为+4价,则②反应为2NaNH2+C
Na2CN2+2H2↑,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为:C(0→+4),H(+1→0),若生成1molH2,则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故答案为:NH3、Na2CN2;2NA.
解析
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NaCN为易溶于水,易水解,有剧毒的物质,含NaCN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
故答案为:不能;
(2)常温下,氰化钠能与双氧水反应,生成小苏打和某种碱性气体,碱性气体为氨气,NaCN中C为+2价,Na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化合价变化为:C(-2→+4),O(-1→-2),氰化钠溶液的CN-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所以反应为:NaCN+H2O2+H2O═NaHCO3+NH3↑,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双氧水),双氧水属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成键,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双氧水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NaCN+H2O2+H2O═NaHCO3+NH3↑;;
(3)①2Na+2M═2NaNH2+H2,根据原子守恒,反应中2M必含有2个N,6个H,所以M为NH3,Q+C2NaCN,Q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N2,N为-3价,C为+4价,则②反应为2NaNH2+C
Na2CN2+2H2↑,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为:C(0→+4),H(+1→0),若生成1molH2,则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故答案为:NH3、Na2CN2;2N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