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2)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热较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可以用作火箭燃料。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通入肼的一极为    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碘被称为 “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可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阴、阳两极均用惰性电极,阴极室与阳极室用阳离子交换膜隔开)请回答下列问题: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负极 ; N2H4 + 4OH-4e= N2↑ + 4H2O ; 减小 

(3)2I-2e=I2 或 I-6e+6OH=IO3+3H2O;

试题分析:(1)作原电池正极或作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则铁应作电解池阴极,所以开关K应该置于处N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铁作正极而被保护,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燃料肼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电池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反应生成水,OH-浓度减小,则pH减小;(3)电解时阳极附近的阴离子有碘离子、碘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解过程中阳极上碘离子失电子生成碘单质,电极反应式为:2I--2e-=I2或 I-6e+6OH=IO3+3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3月模拟化学试卷)

硼、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已知: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利用硼镁矿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硼砂中B的化合价为        ,溶于热水后,常用H2SO4调pH2~3制取H3B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为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其与Mg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l2·7H2O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其阴极反应式为                 

(3)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Mg2++2H2O,则正极反应式为                  。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pH=2时溶液中Mg2+离子浓度为       。已知Ksp[Mg(OH)2]=5.610-12,当溶液pH=6时       (填“有”或“没有”)Mg(OH)2沉淀析出。

(4)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I3,BI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现将    0.020g粗硼制成的BI3完全分解,生成的I2用0.30mol·L-1 Na2S2O3(H2S2O3为弱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盛装Na2S2O3溶液的仪器应为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该粗硼样品的纯度为       。(提示:I2+2S2O32-=2I-+S4O62-)

正确答案

(1)+3(2分) B4O72-+2H++5H2O= 4H3BO3(2分)Mg+B2O3===2B+3MgO(2分) 

(2)防止MgCl2水解生成Mg(OH)2(2分) 

2H2O+Mg2++2e-= H2↑+Mg(OH)2↓(2分)

(3)H2O2+2H++2e-=2H2O(2分)    0.045 mol·L-1(2分) 没有(2分)

(4)碱式(2分)  99%(2分)

(1)根据硼砂的化学式Na2B4O7•10H2O和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B的化合价为+3;B4O72-与2H+反应可得H3BO3,离子方程式为:B4O72-+2H++5H2O= 4H3BO3;X为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为B2O3,与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B2O3===2B+3MgO。

(2)MgCl2为强酸弱碱盐,能发生水解反应,所以MgCl2·7H2O在HCl氛围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MgCl2水解生成Mg(OH)2;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阴极反应为H2O电离出的H+放电,电解方程式为:2H2O+Mg2++2e-= H2↑+Mg(OH)2

(3)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正极为H2O2放电,电极方程式为:H2O2+2H++2e-=2H2O;起始电解质溶液pH=1,pH=2时反应的H+为:0.1mol•L‾1—0.01mol•L‾1=0.09mol•L‾1,根据Mg+H2O2+2H+==Mg2++2H2O,可得Mg2+离子浓度为0.045 mol·L-1;溶液pH=6时,c(OH‾)=10-8mol•L‾1,Q [Mg(OH)2]=" 0.045" mol·L-1×[10-8mol•L‾1]2=4.5×10-18 < Ksp[Mg(OH)2],所以没有Mg(OH)2沉淀析出。

(4)Na2S2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Na2S2O3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内;根据元素守恒和离子方程式可得:2B ~ 2BI3 ~ 3I2 ~ 6 S2O32-,所以粗硼样品的纯度为:0.018L×0.30mol•L‾1×1/3×11g/mol÷×100% = 99%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X,Y,Z,M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元素,在常温下都不和冷水反应。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气体放出;若电解Y2+离子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在X和M的阳离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M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的沉淀,试写出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

正确答案

X>M>Z>Y,X>Z>M>Y或M>X>Z>Y。

【错解分析】考虑不周,漏写答案,顺序错误。

【正解】运用原电池原理和电解电极放电顺序可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在原电池中是活泼金属失电子,所以X的活泼性强于Z;在电解中不活泼的金属离子氧化性强,先得电子,所以Z的活泼性强于Y。根据题目给的另一信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M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的沉淀。在已学的金属活动顺序中,镁以后的较多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难溶沉淀物,如氢氧化镁、氢氧化亚铁等等,因此该沉淀可以是多种氢氧化物。另一方面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不生成沉淀的原因有:①比镁活泼的金属,如钠离子等不发生反应(不适合本题);②溶于过量强碱溶液的金属离子有铝离子和锌离子,而铝锌的活泼性恰在镁铁之间,因此X的活泼性可能强于M,即X为铝或锌,M为铁,其顺序为X>M>Z>Y或X>Z>M>Y(当X为铝时,Z还有可能为锌);也可能弱于M,即M为镁,X为铝或锌,其顺序为M>X>Z>Y。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形成原电池装置。

(1)若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极(填“锌”或“铜”,下同),溶液中的H+ 移向    极,铜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若电解质溶液是硫酸铜溶液,铜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    g。

正确答案

(1)锌(1分); 铜(1分) ;  2H++2e-= H2↑(1分);

(2)Cu2+ +2e- = Cu(1分); 0.1 (1分)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1)如果是稀硫酸,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锌,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铜电极移动,方程式为2H++2e-= H2↑。

(2)如果是硫酸铜,则正极是铜离子得到电子,方程式为Cu2+ +2e- = Cu。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转移0.2mol电子,生成0.1mol铜,消耗0.1mol锌,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是6.5g-6.4g=0.1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请根据反应:Fe + Cu2+  =  Fe 2++ Cu 设计原电池:

(1)   (2分)画出实验的简易装置图:(用铅笔画图)

(2)(6分)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6.4g,则反应共转移了的电子数是           

正确答案

(2)  Cu2+ + 2e- = Cu     、  Fe – 2e- = Fe2+     

0.2mol(1.204×1023 )

活泼金属做Fe(负)Fe – 2e- = Fe2+   Cu(正) Cu2+ + 2e- = Cu  

0.4mol   0.2mol    NA=0.2NA=1.204×1023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