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图是一个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名称是         ,N的电极反应式为         ,加入乙醇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2)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为     L(标准状况下);若此时乙池溶液的体积为400mL,则乙池中溶液的pH为   

(3)若在常温常压下,1g 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铁 阴极  4OH—-4e—   2H2O+O2↑

C2H5OH-12e+16OH—=2CO32—+11H2O(2分)

(2)0.224        1

(3)C2H5OH(l)+3O2(g)    2CO2(g)+3H2O(l)△H=-1366.7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2)铁、铜、铝是生活中使用广泛的金属,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      ,正极反应式为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           

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6分)

(1) Pb+SO42-–2e-=PbSO4(2分) PbO2+SO42-+4H++2e-=PbSO4+2H2O(2分)

(2) 2Fe3++Cu=2Fe2++Cu2+(2分) Cu(1分) Fe3++e-=Fe 2+(2分)

(3)  B(1分),Al+4OH-–3e-=AlO2-+2H2O(2分)

(4)① a(1分),CH4+10OH–8e=CO32++7H2O(2分) ②减小(1分)

试题分析:(1)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总的反应式可知,Pb是负极,失去电子,二氧化铅是正极得到电子,因此电极反应式分别是,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SO42-+4H++2e-=PbSO4+2H2O。

(2)氯化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所以如果要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应该是铜,正极是铁离子得到电子,则正极反应式为Fe3++e-=Fe 2+

(3)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此时铝是正极,铜是负极。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铝是负极,铜是正极,答案选B。其中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Al+4OH-–3e-=AlO2-+2H2O。

(4)①甲烷失去电子,所以在负极通入,因此电池的负极是a。由于电解质是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

②由于反应中有碳酸钠生成,消耗氢氧化钠,所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结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9分) (1)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  Zn+CuSO4=ZnSO4+Cu    B  NaOH+HCl=NaCl+H2O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

(3)某烷烃的蒸气质量是相同条件下氢气质量的36倍,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烃同分异构体中有4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的该烃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                                       

正确答案

(1)   A    (1分)

(2) Cu2++2e-=Cu (1分)Zn-2e-=Zn2+ (1分)(正极材料只要合理均可)(2分)

(3)C5H12  (1分) (1分)   2-甲基丁烷(或异戊烷)(1分)

(1)因为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所以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即选项A正确。

(2)根据反应式可知,锌是还原剂,失去电子,作负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在正极得到电子析出。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反应: Zn-2e-=Zn2+、正极反应:Cu2++2e-=Cu。装置图如图所示:

(3)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2=72。所以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分子式为C5H12。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正戊烷有3种氢原子、异戊烷有4种氢原子,新戊烷有1种。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属于                (填装置名),其中正极材料为         ,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   

(2)乙池属于           (填装置名),铁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      若乙池转移0.01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100 mL,则溶液混匀后的[OH‾]=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Ⅱ.(1)如图所示,烧杯中为CuCl2溶液,在图中画出必要的连线或装置,使连接后的装置为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

铁板:                       ;碳棒:                         

(2)铜片、锌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当导线上通过3.01×1022个电子时,锌片质量减少________g。铜片表面析出氢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Ⅰ.D、F、G Ⅱ.(1)Fe-2e-=Fe2+  Cu2++2e-=Cu

(2)1.625g   0.56L

试题分析: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知:

A、该装置只有一个电极材料,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B、该装置只有一个电极材料,且石墨和电解质溶液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C、两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错误;

D、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E、酒精不是电解质,铁和酒精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F、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G、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H、该装置两电极间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答案选D、F、G

Ⅱ.(1)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是活泼的金属,所以铁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再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是Fe-2e-=Fe2+、Cu2++2e-=Cu。

(2)铜片、锌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是Zn-2e-=Zn2+、2H++2e-=H2↑。3.01×1022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2÷6.02×1023/mol=0.05mol,所以锌片质量减少0.025mol×65g/mol=1.625g,铜片表面析出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0.025mol×22.4L/mol=0.56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