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废旧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其阴、阳极填充物(铅膏,主要含PbO、PbO2、PbSO4)是废旧铅蓄电池的主要部分,回收时所得黄丹(PbO)、碳酸铅可用于合成三盐基硫酸铅(组成可表示为3PbO·PbSO4·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1)用碳酸盐作转化剂,将铅膏中的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转化反应式如下:

PbSO4(s)+CO (aq)PbCO3(s)+SO42-(aq)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PbSO4的Ksp比PbCO3的Ksp

B.该反应平衡时,c(CO)=c(SO42-)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__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__。

(2)滤液A能用来回收Na2SO4·10H2O,提取该晶体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检验该晶体中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物质X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其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X中残留的SO过,循环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三盐基硫酸铅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铅膏浆液中加入Na2SO3溶液的目的是将其中的PbO2还原为PbO。若实验中所取铅膏的质量为47.8g,其中PbO2的质量分数为15%,则要将PbO2全部还原,至少需要加入__________mL的0.5 mol·L-1 Na2SO3溶液。

正确答案

(1) ①B(2分)  ②Na2CO3(1分);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c(CO32)较大 (1分)

(2)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   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然后用盐酸酸化,再滴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证明该晶体中含有SO42- (2分)

(3)HNO3(1分)浸出时部分铅离子生成PbSO4随浸出渣排出,降低PbSO4的产率(2分)

(4)4 PbSO4 + 6OH- ="3" PbO·PbSO4·H2O + 3 SO42- + 2 H2O   (2分)  

(5) 60(2分)

试题分析:(1) ①对于PbSO4(s)+CO(aq)PbCO3(s)+SO42-(aq)可知:

反应的平衡常数

根据转化关系可知PbSO4的Ksp比PbCO3的Ksp大,A正确;当K=1,平衡时才有c(CO)=c(SO42-),B不正确;C正确。

②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前者c(CO32)较大, PbSO4转化率较大。

(2)滤液A能用来回收Na2SO4·10H2O,提取该晶体的主要步骤有干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检验该晶体中SO42-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然后用盐酸酸化,再滴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证明该晶体中含有SO42-

(3)可循环使用的物质HNO3;若HNO3中残留的SO42-过多,循环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浸出时部分铅离子生成PbSO4随浸出渣排出,降低PbSO4的产率;

(5)由于:Na2SO3+PbO2===PbO+ Na2SO4可知:n(Na2SO3)=n(PbO2)= =0.03mol,故需要加入60mL的0.5 mol·L-1 Na2SO3溶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如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当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试题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由于活动性Al>C,所以Al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逐渐被腐蚀。正确。B.碳粒和炭棒为正极。在正极上发生反应:O2+4e+2H2O=4OH。错误。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正极极相连。错误。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会逐渐被溶解而消耗,而正极材料炭棒和碳粒由于本身不参加反应,所以其质量不会发生改变。错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极a、b均为碳棒,两烧杯中所盛溶液均为500mL1.0mol/L。

(1)A为          池,(填原电池、或电解池),其中的Ag极为       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B装置中的电极b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经过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溶液的碱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若工作一段时间后,当Zn片质量减少3.25g时,a极逸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正确答案

(1)原电池;正;还原

(2)阴;2H+2e=H2↑;2NaCl+2H2O2NaOH+H2↑+Cl2↑;增强; (3)1.12

试题分析:(1)锌与硫酸铜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A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则锌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银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B装置是电解池,b电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电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则B装置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B装置中有氢氧化钠强碱生成,因此溶液的碱性增强。

(3)若工作一段时间后,当Zn片质量减少3.25g时,其中锌的物质的量是3.25g÷65g/mol=0.05mol,根据电极反应式Zn-2e=Zn2可知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5mol×2=0.1mol。a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则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逸出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回答①②:

①若断开K2,闭合K1

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断开K1,闭合K2,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根据图2回答③④:

③将较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a 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________L。

正确答案

(1)①锌不断溶解Cu2+2e=Cu

②锌极镀上一层红色的铜Cu-2e=Cu2

(2)①4OH-4e=2H2O+O2

2Cu2+2H2O2Cu+O2↑+4H ②0.175a

(1)①断开K2,闭合K1,则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Cu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②断开K1,闭合K2,则构成电解池,A极为阴极,有红色铜在Zn极表面析出;B极为阳极,Cu失去电子变成Cu2进入溶液。

(2)①图2中石墨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总电解反应式为

2Cu2+2H2O2Cu+O2↑+4H

②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

×2=×4

V=0.175a 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①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答题卡上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并在图中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I.(1)吸氧(1分) (2)O2+4e-+2H2O=4OH (2分)

II.①(5分,图2分,标注3分)

②该同学将铜棒连接在电源负极上,反应实质为电解水。(2分)

(1)钢铁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其中又以吸氧腐蚀为主。

(2)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因此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3)①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的后面,不能置换出酸中的H,因此要使反应发生,则应该通过电解实现。其中铜失去电子,所以铜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质溶液是硫酸,如图所示(见答案)。

②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这说明碳棒是阳极,铜是阴极,即该同学将铜棒连接在电源负极上,反应实质为电解水。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