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 共4125题
氮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N4,其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相似。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请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据报道,NH3可直接用作车用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3)在T1℃时,将5 mol N2O5置于10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反应至5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50%。
①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数字代入式子即可),上述平衡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②用O2表示从0~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O2)= 。
③将上述平衡体系的温度降至T2℃,密闭容器内减小的物理量有 。
A.压强 B.密度 C.反应速率 D.N2O5的浓度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时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再充入NO2和再充入N2O4,平衡后引起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都引起a减小 B.都引起a增大 C.充入NO2引起a减小,充入N2O4引起a增大
D.充入NO2引起a增大,充入N2O4引起a减小
正确答案
(14分,每空2分) (1) N4(g)=2N2(g);△H=-882 kJ/mol (2分)
(2) 2NH3 + 6OH– - 6e– = N2 + 6H2O (2分)
(3) ① 0.1×0.44/0.32 12.5% ② 0.02 mol/(L·min) ③ AC (各2分) (4)B (2分)
试题分析:(1)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和与生成物键能和之差。∆H=6mol×167kJ·mol–1–2mol×942 kJ·mol–1=–882kJ·mol–1(1molN4中有6molN—N键),故热化学方程式为:N4(g)=2N2(g);△H=-882 kJ· mol–1。
(2)氨气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4NH3 + 3O2 = 2N2 + 6H2O(其产物与燃料反应产物相同),则负极反应:4NH3 - 12e– + 12OH– = 2N2 + 12H2O 正极反应:3O2 + 12e– + 6H2O = 12OH–。
(3) ①设平衡时n(O2)=xmol,则n(NO2)=4xmol,n(N2O5)=(5-2x)mol,n(总)=xmol+mol+(5-2x)mol=(5+3x)mol,由4x÷(5+3x)=50%可求得x = 1,所以平衡时n(O2)=1mol,则n(NO2)=4mol,n(N2O5)=3mol,n(总)=8mol;进一步求出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c(O2)=0.1mol·L–1,c(NO2)=0.4mol·L–1,c(O2)=0.3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1×0.44/0.32,O2的体积分数为φ(O2)=1÷8=12.5%;②υ(O2)= 0.1mol·L–1÷5min="0.02" mol·L–1·min–1;③反应2N2O5(g)4NO2(g)+O2(g)为吸热反应,降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则恒容条件下压强减小且反应速率减慢,故选AC。
(4)由于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所以可改变化学平衡的建立途径。首先把充入的NO2或N2O4放在另一个容器中,让其达到与原容器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保持压强不变与原混合气体混合,此时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仍a,最后把混合后的气体压缩到与原平衡时相同的体积,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故答案为B。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ΔH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量用E1、E2或E3表示)。
(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2。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4)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和2a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和amol CH3OH,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某甲烷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做电极。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见右图)。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
正确答案
(1)CO(g) + 2H2(g) CH3OH(g) ΔH=(E1-E3)或-(E3-E1)kJ•mol-1
(2分,没写物质状态不给分,不写单位不扣分)
(2)加压、等倍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增加甲醇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2分)(任答一个合理答案给分。注:t1时刻不能确认是否平衡)
(3)CD(2分,见错不给分)
(4)(2分)正向移动(2分)增大(1分)
(5)A为CO2(2分)CH4+4CO32--8e- =5CO2+2H2O (2分)
试题分析:(1)由图中可知,E1为断裂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E3为形成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故每生成1mol甲醇的反应热为(E1—E3)KJ/mol。
(2)从图2曲线上可以看出,t1时刻前和t1时刻后,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因素有增压、升温、加催化剂和增大物质浓度。
(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在该反应中,,即
,故A项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态,因此气体总质量和总体积一直不变,密度也一直不变,因此B项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平均摩尔质量,
,因为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目发生变化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会发生变化,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才不再变化,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因此C项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一定,物质间的比例一定,但数值不一定是1:2:1,E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反应消耗CO的物质的量:2a×50%=amol。
CO(g)+2H2(g)CH3OH(g)
初始量:2amol 4amol 0
变化量:amol 2amol amol
平衡量:amol 2amol amol
若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和amol CH3OH,相当于增大气体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原平衡相比,因为增加了CO的量,但容器容积未变,所以CO的浓度增大。
(5)该电池为甲烷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CH4+2O2=CO2+2H2O,电池的电解质为碳酸盐,且电解质溶液组成保持稳定,所以循环的物质应为CO2。燃料电池负极应通入燃料,故负极反应式为:CH4+4CO32--8e- =5CO2+2H2O。
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料。
(1)由石英砂可制取粗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反应SiO2(s)+2C(s)=Si(s)+2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SiO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SiO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粗硅提纯常见方法之一是先将粗硅与HCl制得SiHCl3,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Si(s)+3HCl(g)不同温度及不同n(H2)/n(SiHCl3)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
①X是 (填“H2”、“SiHCl3”)。
②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150℃) K(950℃)(选填“>”、“<”、“=”)
(3)SiH4(硅烷)法生产高纯多晶硅是非常优异的方法。
①用粗硅作原料,熔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10,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硅基太阳电池需用N、Si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作钝化材料,它可由SiH4与NH3混合气体进行气相沉积得到,已知Y中Si的质量分数为60%,Y的化学式为 。
正确答案
(1)①2a+b ② SiO+2NaOH=Na2SiO3+H2↑
(2)①SiHCl3 ②>
(3)Si - 4e- + 4H- = SiH4↑ Si3N4
试题分析:(1)方程式中上式乘2加下式即得;(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确定还原产物为H2, SiO+2NaOH=Na2SiO3+H2↑;(3)随着横坐标数值增大,氢气的含量增大,X转化率增大,所以该物质是SiHCl3;相同比值时,温度越高,SiHCl3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值越大;(3)电解时粗硅溶解结合介质中的H-,故为Si-4e-+ 4H- = SiH4↑;根据质量关系计算物质的量关系确定化学式。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关于CO2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CO(g)+H2O(g)H2(g)+CO2(g) △H=-41.2kJ/mol ,制备CO2与H2的混合气体,并进一步研究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应用。
(1) 已知:850℃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E.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正(CO)<v逆(H2O)
(2) 850 ℃时,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3) 如将H2与C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已知:
CH4 (g)+2O2(g)=CO2(g)+ 2H2O(l) ΔH1=-890.3 kJ/mol
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 熔融盐燃料电池(见图2)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 +4CO32--8e-=5CO2+2H2O。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通入了标准状况下空气448 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CH4____________L。
正确答案
(1)BD(2分) (2)0≤x<3(2分)
(3)CO2(g)+4 H2(g)=CH4(g)+2H2O(l) △H=-252.9 kJ/mol(2分)
(4)2O2+4CO2+8e-=CO32-(2分)、CO2(1分)、44.8L(2分)
试题分析:(1)A、由图可知,平衡时△c(CO)=0.2mol/L-0.08mol/L=0.12mol/L,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H2)=△c(CO)=0.12mol/L,则n(H2)=0.12mol/L×10L=1.2mol,故A错误;B、生成1.2mol氢气,放出的热量为41.2kJ/mol×1.2mol=49.44kJ,故B正确;C、由图可知4min时到达平衡,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故C不正确;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D正确;E、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压强增大,但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和平衡都不变,E不正确,答案选BD。
(2)由图可知,平衡时CO的浓度为0.08mol/L,则:
CO(g)+H2O(g)H2(g)+CO2(g)
起始浓度(mol/L) 0.2 0.3 0 0
转化浓度(mol/L) 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 0.08 0.18 0.12 0.12
故平衡常数K==
=1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即<1,解得x<3,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3。
(3)根据已知反应①CH4(g)+2O2(g)=CO2(g)+ 2H2O(l) ΔH1=-890.3 kJ/mol、②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并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4-①即得到CO2(g)+4 H2(g)
=CH4(g)+2H2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285.8 kJ/mol×4+890.3 kJ/mol=-252.9 kJ/mol。
(4)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则氧气在正极通入。由于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所以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结合CO2生成CO32-,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CO2+8e-=4CO32-。由于负极产生CO2,而正极消耗CO2,所以参加循环的物质应该是CO2;448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448L×20×=89.6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89.6L÷22.4L/mol=4mol,反应中得到4mol×4=16mol电子。甲烷在反应中失去8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6mol÷8=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
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
(1)如果将4mol NH3和5mol O2放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0.8akJ,则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
(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NO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NO的a、b、c三点的反应速率v(a正)、v(b逆)、v(c正)的大小关系是 。
(3)t℃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第2min到第4mim,反应速率v(O2)= ;
②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
③在与第4min相同的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和H2O(g)的浓度都为2moI/L,则该反应 (填“正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方向进行”、“不移动”)。
(4)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尿素(H2NCONH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在温度70—95℃时,工业尾气中的NO、NO2可以用尿素溶液吸收,将其转化为N2,尿素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则1mol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烩变为____ 。
正确答案
(14分,每空2分)(1)80% (2)υ(a正)>υ(b逆)=υ(c正)
(3)①0.75mol/(L·min)(不带单位给1分) ②D ③正反应方向进行
(4)CO(NH2)2+NO+NO2CO2+2N2+2H2O
(5)△H=-867kJ/mol(或-867kJ·mol-1)(无负号不给分)
试题分析:(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若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0.8akJ,则消耗氨气的物质的量是=3.2mol,所以氨气的转化率是
×100%=80%。
(2)根据图像可知,a点煤油达到平衡状态,b和c点NO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属于平衡状态,因此NO的a、b、c三点的反应速率v(a正)、v(b逆)、v(c正)的大小关系是υ(a正)>υ(b逆)=υ(c正)。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min到第4mim内氧气的浓度减少了4.5mol/L-3.0mol=1.5mol/L,所以反应速率v(O2)=1.5mol/L÷2min=0.75mol/(L·min)。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前2分钟内氧气的浓度减少5.5mol/L-4.5mol=1.0mol/L,即第2min时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前2分钟的反应速率,所以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高效催化剂,答案选D。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H3、O2、NO和H2O(g)的浓度(2moI/L)分别是2.0、3.0、2.0、3.0,所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果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和H2O(g)的浓度都为2moI/L,则此时Q=
=0.5>
,所以该反应正反应方向进行。
(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除了生成氮气以外,还有CO2和水产生,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NH2)2+NO+NO2CO2+2N2+2H2O。
(5)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两式相加即得到2CH4(g)+4NO2(g)=2CO2(g)+2N2(g)+4H2O(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574kJ/mol-1160kJ/mol=-1734kJ/mol,则1mol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烩变为△H=-1734kJ/mol÷2=-867kJ/mo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