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
- 共187题
5.抛物线(
)上的动点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则
.
正确答案
2
解析
因为抛物线上动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动点到准线的距离,因此抛物线上动点到焦点的最短距离为顶点到准线的距离,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标准方程中的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指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0恰恰说明定义中的焦点F不在准线上这一隐含条件;参数p的几何意义在解题时常常用到,特别是具体的标准方程中应找到相当于p的值,才易于确定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涉及抛物线几何性质的问题常结合图形思考,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几何特征,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直观性.
易错点
焦点与准线的关系
知识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y=
与直线
(
>0)交与M,N两点,
25.当k=0时,分别求C在点M和N处的切线方程;
26.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OPM=∠OPN?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Ⅰ)或
解析
(Ⅰ)由题设可得,
,或
,
.
∵,故
在
=
处的到数值为
,C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故
在
=-
处的到数值为-
,C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或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Ⅰ)先求出M,N的坐标,再利用导数求出M,N.
易错点
本题在用导数求方程过程中易错
正确答案
(Ⅱ)存在
解析
(Ⅱ)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
设P(0,b)为复合题意得点,,
,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
.
将代入C得方程整理得
.
∴.
∴=
=
.
当时,有
=0,则直线PM的倾斜角与直线PN的倾斜角互补,
故∠OPM=∠OPN,所以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Ⅱ)先作出判定,再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即将代入曲线C的方程整理成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M,N的坐标和P点坐标,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将直线PM,PN的斜率之和用
表示出来,利用直线PM,PN的斜率为0,即可求出
关系,从而找出适合条件的P点坐标.
易错点
本题在用导数求方程过程中易错,在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易错。
16.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M为抛物线C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若tan ∠AMB=2,则|AB|=____,
正确答案
8
解析
根据题意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设,
,
,整理可得:
与联立可得,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建立新方程分类讨论
易错点
不会运用转化思想;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理解不透彻
知识点
如图(7),已知抛物线C:=2py (p>0)的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A,B两点.
23.当直线l的倾斜角是45°时,AB的中垂线交y轴于点Q(0,5),求p的值;
24.以AB为直径的圆交x轴于M,N两点,记劣弧的长度为S,当直线l绕点F旋转时,求
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
解析
解:(1) 当
的倾斜角为
时,
的方程为
设
得
得
中点为
中垂线为
代入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设出直线AB方程,再计算出中点从而确定其中垂线方程,最后将Q点坐标代入方程算出P的值(2)根据题意设出直线L的方程,表示出弦AB和圆心D的坐标;令,探索到
,转化为求
的最大值问题。
易错点
对条件的合理转化是本题的突破口也是易错点。
正确答案
(2)的最大值为
解析
解:
(2)设的方程为
,代入
得
中点为
令
到
轴的距离
当时
取最小值
的最大值为
故的最大值为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设出直线AB方程,再计算出中点从而确定其中垂线方程,最后将Q点坐标代入方程算出P的值(2)根据题意设出直线L的方程,表示出弦AB和圆心D的坐标;令,探索到
,转化为求
的最大值问题。
易错点
对条件的合理转化是本题的突破口也是易错点。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2=2px(p>0) 的焦点为F,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A,B异于坐标原点O).若直线AB恰好过点F,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正确答案
y=±2x
解析
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
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
;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A, B
由A,B,F三点共线,可得:,即有b=2a,∴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2x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求得抛物线的焦点,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A,B,再由A,B,
F共线,可得,即有b=2a,进而得到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易错点
混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同时计算容易出现错误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