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摆周期公式
- 共1307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 ;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
此外,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再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
A.天平;B.刻度尺;C.弹簧秤;D.电磁打点计时器;E.带夹子的重锤;
F.纸带;G.导线若干;H.铁架台;I.低压交流电源;J.低压直流电源;
G.小车;K.螺旋测微器;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
所选器材
(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
(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示例
B、D、E、F、G、H、I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
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实验
设计
(
正确答案
①l+d/2;②平衡;2t/(N-1)。A、C、E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G/m。
或B、D、F、G、I、K、M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
A、C、E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G/m。
或
B、D、F、G、I、K、M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①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将笫三次的测量数据标在图9中,并在图9中作出T2随变化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是 。
④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①C ②
③T2=4L,(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 ④ 9.86
①摆长为摆线长度加球的半径,A错;测量摆长时,要把摆球与摆线系好,并挂在铁架台上测量,B错;摆球摆动时应偏离竖直方向角度(接近5°),然后静止释放摆球,C对;应测出摆球n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再求单摆振动的周期,可减小误差,D错。
②笫三次的描点在答案的图中,连线时要使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图像在答案中。
③由图可知,T2与L成正比关系T2=kL,从第一次到第五次得,即T2=4L。
④由。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摆球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B.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C.波不但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和传递能量,而且还可以传递信息.
D.实验表明水波到达浅水区后,传播方向朝法线方向偏折,这说明水波的传播与水深有关,浅水区水波的传播速度较大.
E.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
F.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作出证明,使电磁场理论成为世人公认的真理.
G.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H.质能方程E=MC2是相对论的一个重要推论.
②如图所示,OA为一单摆,B是穿在一根较长细线上的小球,让OA偏离竖直方向一很小的角度,在放手让A球向下摆动的同时,另一小球B从与O点等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A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时两球恰好相遇,求B球下落时受到的细线的阻力大小与B球重力大小之比.(取g=10m/s2,π2=10)
正确答案
①
A、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回复力为零,但合力不为零,所以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出现共振现象,故B正确;
C、波既可传播形式与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机械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是不变的,但是由于深水区和浅水区的水的压强不同,分子平均间距发生了变化,物理性质上表现为水的密度就不同了,则有浅水区水波的传播速度较小.故D错误;
E、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象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故E正确;
F、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通过实验作出证明,故F错误;
G、泊松亮斑是光偏离直线方向传播,故其说明光具有波动说,故G错误;
H、质能方程E=mc2是爱因斯坦从相对论中得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结论.质能方程是计算原子核的结合能,并用以解释原子核变化时发生质量亏损现象的理论基础.故H正确;
故选:BCEH
②单摆振动周期公式,T=2π,
则有t=,
由牛顿第二定律,a=,
及运动学公式,at2=L
由于L为下落高度,T为单摆周期,t为相遇时间.
则f:mg=1:5
答:B球下落时受到的细线的阻力大小与B球重力大小之比1:5.
有一单摆,当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
50)时,摆球的速度为零,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求此单摆的周期。
正确答案
T=
机械能守恒:mgL(1-cos)=
L= T=
将地球上一只标准的摆钟搬到月球,则该摆钟是走快了还是走慢了?在12 h内摆钟和标准的摆钟相差多少时间?(g月=g地/6)
正确答案
摆钟慢了 Δt=(12-2) h
对于这种题目我们可以用比较周期的大小来判断摆钟走时的快慢,周期小则走时快,周期大则走时慢.
在12 h内两表走时相差多少可以根据下述思路去讨论:
①由周期公式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两摆钟的时间差ΔT
②求出12 h内月球上的摆钟振动的次数N
③N·ΔT即为两摆钟相差的时间.
由于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所以月球上的摆钟周期大.故钟将走慢.
所以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差是
ΔT=2π-2π
在12 h内月球上摆钟振动的次数为N=
12 h内两个摆钟相差的时间为:
Δt=N·ΔT=·(2π
-2π
)=12(1-
)=12(1-
)=(12-2
) h
当然该题还可以利用比例关系来求解,比例式如下:
=
=
=
上式中t1、t2为摆钟的走时数.其中T与g的关系由周期关系决定,T与f为倒数关系,f与t成正比关系由摆钟内部结构决定,摆钟振动次数越多.当然走时数越多(不管标准还是不标准,摆钟振动一次钟面读数相等).设1为标准钟,2为月球上摆钟.由比例式=
,将g2=
,t1="12" h 代入上式可得
=
,故月球上摆钟的走时数(或者称为报时点)t2=12
h=2
h.所以和标准钟相比,摆钟慢了Δt=(12-2
) 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